“退休保平安”已成痴心妄想中纪委谈59岁落马现象
2018-12-19翁宏业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59岁落马”已不再稀奇,退休多年被查处的也大有人在,“退休保平安”已成痴心妄想。《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评论文章称,人重晚节,田看收成。人生在世,晚年失节不仅落魄颓唐,更为奇耻大辱。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落马的官员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重庆市环保局原党组成员陶志刚、青海省商务厅原党组成员王熙惠、唐山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刘建立、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俊良等人,都是在59岁这个年龄倒下的。图为梁国华
4月2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剑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从年龄看,此人是一名倒在59岁的厅官,未能完成安全着陆。
今年5月,成为又一个“59岁落马”典型的青海厅官王熙惠被双开。
6月19日下午,广东省河源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梁国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悉,1958年7月出生的梁国华于1979年12月参加工作,本应再过十几天就可以退休了。
“59岁落马”现象频发有三点原因
公开简历显示,梁国华2003年进入河源市财政局,在该部门工作十年,其中任局长一职的时间就有近8年。2013年,55岁的他当选河源市政协副主席,晋升副厅级。去年1月又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临近60岁,也成为了落马官员出事比较集中的时间点之一,甚至出现了“59岁现象”。
对此,有媒体分析原因称,这些党员干部意志衰退,倒在“59岁”的槛上,一是“最后捞一把”。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干工作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却职务不高、钱财也不多,便想在即将从位子上退下来之前,为自己留条后路,为子女留点财富。
二是居功自傲。自以为对党和人民贡献很大,对比自己的所得,内心失落,心态失衡,于是产生了赶快补偿的错误心理。
三是经不住诱惑。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特别是在灯红酒绿面前,失去定力,“心花、头晕、目眩”,对奢靡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终于“潇洒”掉了自己的晚节。
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原副市长谢春森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这名当了长达13年副市长的厅官,在2017年初刚刚卸任。1957年3月出生的他已经年满60周岁,本应即将退休,但还是没能成功“平安着陆”。经查,谢春森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并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子的经营活动谋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个人或伙同其子收受巨额财物等,涉嫌受贿犯罪。
其实,类似谢春森这种在即将退休时轰然倒台的案例并不鲜见。有的还差半年,有的甚至只差3天就能含饴弄孙,结果还是没能逃脱党纪与法律的制裁。
省部级贪腐案中的“59岁现象”
“59岁现象”在已查处的各类官员腐败案件中均有体现,对我国1986-2015年30年间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1986年时任安徽省副省长洪清源因受贿和滥用职权被查处至2015年3月份福建省副省长徐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的近30年间,我国因腐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达204人。其中,临近退休落马的人数占比较大,呈现出明显的“59岁现象”。
具体而言,统计期内落马的省部级高官平均年龄58.8岁,年龄区间在48~83岁,且集中分布在51~65岁之间,56~60年龄区间内尤多。我国官员退休年龄通常为60或65岁,而落马官员落马时年龄明显集中地分布在60岁左右,57~62 岁之间人数达 91 人,“59岁”现象突出。十八大后查处的“大老虎”平均年龄下降,有年轻化倾向,但总体呈现类似的年龄分布规律,56~60年龄区间内的占比极为突出,“59岁现象”依然突出。
晚年失节不仅落魄颓唐,更为奇耻大辱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近日发表评论文章写道:人重晚节,田看收成。人生在世,晚年失节不仅落魄颓唐,更为奇耻大辱。曾经不少贪腐官员在任时日夜盼退休,怕的就是不可告人之事大白于天下,一生经营毁于一旦。
然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59岁落马”已不再稀奇,退休多年被查处的也大有人在,“退休保平安”已成痴心妄想。事实说明,领导干部人生进入后半程,更应常自警自省,别入“歧途”,更警惕“翻车”。
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中,经历抛物线式人生的不在少数。
贵州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谭定华前半生堪称励志成才的典范,从基层干起,一路升至集团副总,然而他拿着优厚年薪仍不知足,想退休前再捞一把,亲手葬送了晚年幸福生活。从技术员到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的王晓林、从机械工人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鲁炜、从乡镇企业出纳到陕西省副省长的冯新柱等无不如此。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了人生“下半场”,面对着“一升一降”考验,如果放松了党性锤炼,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停滞甚至倒退,没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力,就可能在飘飘然自我陶醉中遭遇前功尽弃的危险。
守好后半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惩前,也在于毖后。一朝违纪违法、终身不得安宁,雷埋得再深,终将在某个瞬间爆炸,这种违纪必被纠的确定性预期,必将使得不敢腐的震慑进一步升级、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