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对花椰菜上3种鳞翅目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

2018-12-19吴燕君洪文英姚荣建马海芹李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斜纹菜青虫小菜蛾

吴燕君,洪文英,姚荣建,马海芹,李丹

(1.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9; 2.杭州及时雨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浙江 杭州 311113; 3.浙江农资集团金泰贸易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小菜蛾、菜青虫和斜纹夜蛾均属鳞翅目,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田间发生频率高,为害损失大,严重影响叶菜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斜纹夜蛾近年来成为夏秋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昼伏夜出、寄主范围广、世代重叠严重,食性杂,可为害99科290多种植物,以十字花科蔬菜和水生蔬菜受害最严重[1]。3种害虫繁殖能力强,田间常混合发生,其科学用药技术的制定事关叶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主要方法,多年来新型防治药剂不断出现,但由于部分常用药剂连续、频繁、高剂量使用,致使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抗药性不断上升,常规药剂防治效果逐年下降,生产上防治难度逐年加大[2-3]。根据2017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抗药性监测,目前长三角、华南蔬菜产区小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部分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4]。不合理用药造成抗药性上升和防效下降,菜农只能增加用药次数和加大农药用量,使抗药性进一步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上升,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控制效果的高效低毒低风险杀虫剂,明确其对多种鳞翅目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从而针对田间多种害虫混发的情况制定可行的用药方案,为杭州及相似地区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产品),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产品),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品),10% ZN2185 悬浮剂(尚未商品化,浙江农资集团金泰贸易有限公司提供),怀农特(美国奥罗阿格瑞国际有限公司产品)。

1.2 处理设计

试验在杭州市滨江区顺坝村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排灌条件较好,地块水、肥条件良好。试验作物为花椰菜,品种为丽松80(台湾谊禾种苗有限公司生产),露地栽培。防治对象为小菜蛾、菜青虫和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试验期间日平均温度22.3~25.6 ℃,日最高温度27.8~33.1 ℃,日最低温度19.0~22.5 ℃,日相对湿度56%~88%,降雨日3个,最高日降雨量3.2 mm。

试验共设11个处理: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10% ZN2185悬浮剂2 500倍液、1 500倍液、1 000倍液,10% ZN2185 悬浮剂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清水对照。各处理重复3次,共33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于2017年9月12日施药1次,采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7 mm,工作压力0.29~0.39 MPa)均匀喷雾,每667 m2用药液量30 kg。

1.3 调查与统计

于施药前,9月12日调查虫口基数。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定2株,每小区调查10株。调查记载标记株整株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不同龄期的活幼虫数,计算百株虫量作为药前基数。药后24 h、3 d、6 d分别调查残余活虫数,计算百株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采用SPSS 17.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Duncan’s新复极差法)。

试验期间观察各处理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明确药剂的安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在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各药剂处理对露地栽培花椰菜上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试验结果见表1。药后24 h,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10% ZN2185悬浮剂2 500倍液、1 500倍液及与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均为100%,击倒力较强;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处理防效56.2%,速效性一般;其他药剂处理也有较好防效。药后3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处理防效上升为100%,10% ZN2185悬浮剂2 500倍液、1 500倍液及与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仍有较好的防效,为100%,其他处理的防效介于73.4%~88.2%。药后6 d,10% ZN2185悬浮剂1 500倍液与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最佳,其次为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和10% ZN2185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防效90.4%~95.3%;10% ZN2185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防效为64.6%,与10% ZN2185悬浮剂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相比防效差异较大,说明加助剂怀农特对药剂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明显。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注:表中的药前基数、残虫量、虫口减退率、防效均为各重复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2~3同。

2.2 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在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各药剂处理对露地栽培花椰菜上菜青虫均有较好的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药前调查,菜青虫平均百株虫量为176.7~283.3头;药后24 h,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 000倍液、10% ZN2185 悬浮剂 1 000倍液及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最佳,速效性好;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 000倍液、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处理防效分别为79.7%、72.1%,速效性一般;其他处理防效介于91.1%~97.8%。药后3 d,各处理防效均在88%以上,以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 ZN2185 悬浮剂2 500倍液和1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其他处理防效介于91.5%~98.6%。药后6 d,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00倍液处理防效降至72.1%;其余各处理防效仍保持91.2%~100%,各药剂对菜青虫均有较好的防效。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花椰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2.3 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3。药前调查,斜纹夜蛾平均百株虫量为1 386.7~7 193.3头;在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药后24 h,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3 000倍液和10% ZN2185 悬浮剂 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最佳,为100%;其次为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 000倍液、10% ZN2185 悬浮剂 1 500倍液处理,防效为97.6%~99.7%;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00倍液处理防效一般,为65.8%;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处理速效性较差,防效仅8.2%。药后3 d,各处理对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为99.1%。药后6 d,各药剂处理对斜纹夜蛾的防效为94.1%~99.8%,均有较好的防效。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处理速效性较差,但药后3 d防效上升较快,10% ZN2185悬浮剂 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混配处理与10% ZN2185 悬浮剂单剂的各浓度处理相比防效上升,但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花椰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2.4 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未发现触杀性药害和抑制生长等现象,各药剂在试验浓度下使用对花椰菜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在小菜蛾、菜青虫和斜纹夜蛾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各药剂处理对3种鳞翅目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但不同药剂对害虫作用特点有差异,10% ZN2185悬浮剂单剂不同浓度处理及10% ZN2185悬浮剂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处理对3种鳞翅目均有优异的防效,在各药剂处理中总体综合防效最优,其中,与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优于单剂处理,说明10% ZN2185悬浮剂中加助剂怀农特有较好的增效作用;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总体防效相当,对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效果,试验期间调查,对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其他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兼治作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对菜青虫、小菜蛾总体防效更优,防治斜纹夜蛾速效性一般;生物农药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处理药后24 h防效较差,药后3~6 d防效上升较快,速效性相对较差。因此,综合各处理对花椰菜上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防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混发期按推荐浓度交替用药,其中,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速效性一般,可与化学药剂配合使用,推荐施药浓度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45%甲维·虱螨脲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 0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10% ZN2185悬浮剂1 500倍液+怀农特1 000倍液。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傍晚进行。为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建议生产中不要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药剂。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小菜蛾、菜青虫和斜纹夜蛾等各类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措施中最广泛、最高效的措施,但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常带来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和天敌杀伤等问题[5-6]。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同属于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对节肢类益虫安全[7]。其中,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属微毒级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比食盐还要低,安全间隔期为1 d[8];但有研究报道,部分地区小菜蛾等害虫对该类药剂抗性上升[4]。本试验研究显示,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仍有较好防效,对斜纹夜蛾防效一般,从抗药性治理的角度,建议在生产中加强施药次数的控制。溴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相比,杀虫谱更广,除咀嚼式口器的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外,还能防治半翅目等刺吸式口器害虫[9-10],可在叶菜类蔬菜上多种害虫混发时使用。甲维·虱螨脲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虱螨脲复配而成,2种有效成分增效作用明显,互补了2个单剂的防治范围,不同的杀虫机理有助于延缓害虫抗性发展[11]。甲氧虫酰肼为新型酰基肼类杀虫剂,可模拟昆虫蜕皮激素的功能,通过作用于蜕皮激素受体而导致昆虫出现致死性蜕皮,对鳞翅目昆虫具有高度的选择毒性,并且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12]。乙基多杀菌素是由多杀菌素里的特定成分经化学修饰后改造而成,与多杀菌素相比,具有光稳定性好,杀虫活性高和杀虫范围广,用量更少等特点[13],有研究表明其为低抗性风险药剂[14],在生产中也常与甲氧虫酰肼混配使用防治鳞翅目害虫。短稳杆菌是我国利用短稳杆菌GXW15-4发酵技术自主创制的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虫剂[15],本试验研究表明,其防治3种鳞翅目害虫虽速效性较差,但后期防效上升快,总体防效较好。10% ZN2185悬浮剂为新化合物,尚未商品化,其不同浓度处理对3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与怀农特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总体优于单剂处理,说明加入助剂怀农特对该药剂有较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因此,在田间鳞翅目害虫混发时的综合用药防治,应结合各药剂的特点,在多种害虫混发时选用溴氰虫酰胺等杀虫谱广的药剂,发生程度不均衡时需选用专治性强的药剂,合理选用怀农特等助剂混配以实现增效。至于更经济有效的用量及对其他害虫的控制效果,将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斜纹菜青虫小菜蛾
卷心菜上的菜青虫
叶子国漫游记
新衣软又暖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清新格纹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