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诞生记

2018-12-19刁明康

百姓生活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个体户营业执照工商户

刁明康

58岁的章华妹是浙江温州人。1978年开始在温州市解放北路摆摊卖纽扣、拉链等小商品,遇到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人员来检查就收摊躲藏。1979年,章华妹到温州市鼓楼工商所登记办理营业执照,1980年12月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来,章华妹创建了温州华妹服装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18岁在家门口摆摊卖纽扣

坐在自己创建近20年的“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责任公司”里,章华妹短发、T恤、九分裤的打扮和脸上不时露出的笑容,让她看起来依然年轻和干练。

章华妹今年58岁,经商刚好40年。几个月前,她宣布“退休”,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但她每天都会到公司来转转,“年轻人马虎,体会不到我们这一代人创业的艰辛。”

1960年,章华妹出生在温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全家一共9口人。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上完初一后,她就辍学回家了。

1978年,18岁的章华妹去地下市场买回纽扣、钥匙扣等小商品,学着邻居,偷偷摸摸在家门口摆摊销售。

“家门口摆摊的好处是,打击投机倒把的人一来,可以马上收摊进屋。”章华妹回忆,由于当时整个温州只有解放北路形成了地下交易市场,小摊生意很好,一颗纽扣大约有5厘钱的利润,平均每天能收入一至两元的纯利润。

“那时候我们一家9口人,一天买米、肉和菜总共要花一元钱。而我摆摊一天能赚回一两元,感觉赚大了。”章华妹笑着说。

成为中国个体工商户第一人

1979的一天,正在家门口摆摊的章华妹一抬头,猛然看见一位工作人员正朝她走来。她慌忙收拾货物准备进屋,却被来人叫住:“现在国家政策放开了,允许私人销售货品,你们来工商局登记领证,就可以合法经营了。”

原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二年,允许各地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个体劳动。

章华妹展示她的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当天晚上,章华妹向父亲说了此事,父亲建议她去办一个证。

“第二天我就去鼓楼工商所,没有交钱,就是填写了个人信息、经营内容,然后提交了两张照片。”章华妹说,工作人员告诉她,提交照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证件被多人使用。

一年后的1980年12月,章华妹从鼓楼工商所拿到了由毛笔书写的“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证号为“10101号”,经营范围为“小百货”,开业日期为“79年11月30日”。

章华妹没有想到,她拿到的是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她也成为了中国个体工商户第一人。

1982年温州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0万余户

在章华妹领到营业执照的同时,温州另外1843人也陆续领到了执照。

据温州都市报报道,1980年左右,温州市有2000多无证商贩,其中80%的人原来没有工作。为了让这些待业人员就业,1980年7月11日,原温州革命委员会签发了《关于对个体工商户举行全面登记、整顿、发证工作的报告》。

时任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经济管理科科长的陈寿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80年,温州市发出了全国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共1844户。这在当时是个创新举措,引起了全国关注。

“当时由于国家没有营业执照样本,我就自己设计,并用毛笔画了一份个体营业执照,包括名称、地点、生产经营范围、开业日期等信息,再到温州市新华印刷厂印了2万本。”陈寿铸说,第二年,个体户政策在全市扩大了范围,又发出了2万余份个体户营业执照。到1982年,温州市申领个体户营业执照的数量达到了10万余户,很多人成了老板,温州市区也先后出现了三大市场——铁井栏、环城路、木杓巷,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猜你喜欢

个体户营业执照工商户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约占总量三分之二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个体工商户不能通过变更登记方式转为企业
营业执照百年进化史
基于做好对个体工商户帮扶视角的国外税务组织机构设置借鉴及建议
从“倒爷”到8000万大军 个体户占市场主体已超六成
我国个体户今年注册量高于去年同期住宿餐饮业复苏缓慢
10月底前可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美国个体户如何生存
个体尸暴富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