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非遗文化的转化和发展

2018-12-18孙军

牡丹 2018年27期
关键词:锡剧泥人培训

孙军

无锡市新吴区长期以来坚持非遗文化“传习、培训、普及、交流、服务”五位一体的文化惠民工程,以传习为目的、培训为手段,带动各基层服务点和学校交流互动,积极推广普及,做到区域性全覆盖,繁荣了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了新吴区的吴文化传承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其重大意义之一就是在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同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有助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无锡市新吴区的传统文化根深底厚,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璀璨的非遗传统文化,如吴歌、泥人、评曲、锡剧、泰伯庙会、太湖渔歌、剪纸及年画等。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人们应做好文化传承工作,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活起来、用起来,把转化发展的优秀作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为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创新传统文化,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

一、传习与培训

依托各基层服务点和辖区各学校共建的吴文化传习学校,新吴区辖区内校园可以开设非遗传承培训课程。在新吴区,无锡泥人和地方戏锡剧很有影响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4年开始开设少儿泥人和少儿锡剧培训课程,至今已有四年。两个项目的培训都采用系统性、计划性、标准性和持久性教学模式,以点带面,目标是将覆盖面逐步扩大到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每个学校均设立三年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校的需求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提供最优秀的老师、最优质的课程,采取阶梯形、阶段性培训。完成三年初级课程后,根据学校需求将升级培训课程,进一步传授中级课程,上满中级课程可再继续上高级课程。

(一)少儿锡剧班

少儿锡剧传习基地从2014年起设立在江溪南丰小学,至2017年已经授课满四年,圆满完成所有教学计划内课程,共计320课时。锡剧培训教师选拔学生采用双向选择,首先要求学生对此非遗项目有浓厚兴趣爱好,然后从爱好者中选择条件优秀的学生进行培养,教学从零基础教起,循序渐进,逐步进阶,到学员可规模性地参加相关赛事,并屡获嘉奖。在南丰小学少儿锡剧培训的优秀成果影响下,新吴区辖区内的其他中小学纷纷要求开设此课程,以点带面的成效显著,目前开设的少儿锡剧班又在新区实验小学开班,学生对此课程兴趣浓厚,2017年度课程完成后,学生已具备坚实的锡剧知识基础,并学会了锡剧表演中的全部基础动作要领,能够进行简单锡剧表演试唱。

(二)少儿泥人班

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专业师资,通过系统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惠山泥人的制作技法,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系统规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从零基础学起,教师一招一式制作示范,分段分部解读要领,从理论和制作两个方面进行传授。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泥人简单制作掌握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领悟泥人制作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和丰富性。

(三)成人锡剧班

锡剧传习班自2014年开班以来受到了戏曲爱好者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市区级比赛中,屡获嘉奖。目前,成人锡剧班设立在梅村街道二胡文化园,每周五上课,学员达几十人,班里除了新吴区本辖区的戏曲骨干外,还有来自锡山区等地区的戏迷朋友。把无锡本土艺术——锡剧带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用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精彩纷呈的师生互动,满足了戏迷票友和学生“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了传统艺术的普及和传承。

二、普及與交流

通过前期开设的少儿锡剧和少儿泥人培训课程,新吴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锡剧小学员和泥人小学员。为加快促进这两项非遗文化的普及,新吴区组织锡剧和泥人学员分别带着自己的作品(节目)走进辖区内各中小学进行交流展示,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显著,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传承学习的积极性。以泥人项目“泥人大师·阿福传人”校园巡礼为例,新安小学传习基地的小学员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泥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打磨、上色等基础技能。教师带着学生以及他们的作品走进春城实验小学,春城的师生现场观摩新安学员的制作成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现场讲解、简单制作和交流互动,新安小学传习基地师生更直观地向春城的学生展示了泥人这门传统技艺的奇妙精湛之处,这次活动成功地使得春城实验小学开设了泥人培训课程。

在前期开设的泥人、少儿锡剧课程之上,2017年,新吴区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普及推广服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又精心挑选了纸马、太湖船点、剪纸、糖画等非遗项目,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组织开展了“「新」吴文化——校园之旅”非遗展示系列活动。人们带着这六个非遗项目走进新吴区辖区内的中小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吴文化的魅力,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此活动短时间内成效卓著,口碑良好,覆盖全、时效长、影响广、受益多,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是一项优秀额非遗普及推广与交流展示活动。

三、服务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转化发展的宗旨就是实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依托建立基层服务点和中小学,坚持落实非遗文化普及推广与展示服务。通过展览、演绎和送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为全区老百姓提供文化惠民服务产品、繁荣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其也助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展览

自2014以来,新吴区先后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巡展共60次,包括新区“运河遗韵(江苏)”摄影巡展、“2015中国剪纸展”无锡新区巡展、江苏省优秀农民画巡展、“精彩江苏-丝绸之路”群星摄影作品无锡高新区巡展、无锡市首届女书文化展以及中国年画精品巡展等。中国书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传承着华夏文明,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从美学角度而言,它是孕育和发展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起点,书画艺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丰富全面推广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经验。

(二)演绎

新吴区开展了“民乐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全区的校园,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新」吴文化——民乐进校园”系列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民族乐器的讲解、曲目的演奏、现场教学。民乐包括笛子、二胡、琵琶、古琴、古筝等五种。首先通过专业教师讲解乐器起源发展让学生对这种民乐有初步认识,然后进行民乐节目演出展示,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最后让现场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以及提问式解答,融会贯通。这种形式的活动走进校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民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活动本着继续弘扬民族艺术的宗旨,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化艺术熏陶,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同时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三)送戏

成人锡剧班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锡剧人才,他们组成了新吴区百姓艺术团,其中团队的骨干队员组成演出队伍,以“票友敬老情”、文化志愿者“公共文化宣传月”、“千古梁孟”百姓艺术大舞台、新区文化惠民百场演、“文化精准服务月”、“泰伯至德”——新吴区百姓艺术团演出季等为主题的文化惠民送戏演出,走进新吴区各街道社区、敬老院,上门为群众送演出。2014以来组织开展以地方传统戏为特色的文化惠民送戏演出共计286场。新吴区百姓艺术团团员的演出形成了文化品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成果,观众人数达上万人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编排的精品锡剧节目也不断走进辖区内各社区敬老院,用传统文化滋润老年朋友的心灵,给他们送去温暖和欢乐,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无锡市新吴区教育文体局)

猜你喜欢

锡剧泥人培训
我是“泥人罗”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捏泥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泥人刘
面馆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