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杉叶锈病化学防治试验

2018-12-18李福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叶锈病效果

李福

摘  要:青海云杉是青海地区的主要优良树种,它为当地组成了大面积天然水源涵养林,但多年来青海云杉深受叶锈病病害侵袭,它严重影响了青海地方的营林效益发展。

关键词:叶锈病;青海云杉;病原转主寄主调查接种;化学防治试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31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内的重要优良乡土树种,它目前已经在省内的各个地区种植栽培,成立专门林区。不过根据2005年调查结果发现,青海云杉叶锈病严重危害到了其在地方天然成林,主要是苗圃及人工幼林相继受到严重损害,病株针叶出现了早期、快速脱落、次年推迟发芽甚至不发芽、枝叶稀疏且叶色黄绿、种籽不饱满且球果较少等不良现象,极大程度影响了云杉天然育苗造林和天然更新等林区的正常营林进程。

1     青海云杉的叶锈病病害发生症状基本情况

青海云杉叶锈病多发于地方林区苗圃及人工林中,已经成为当地云杉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26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叶锈病病害蔓延非常快速。根据青海省互助农村社会服务中心配合地方林区技术人员的专业调查发现,在病害初期云杉针叶上就会出现大量的淡黄色段斑,且在段斑上集生了大量的尖状小突起病菌性孢子器,也被称之为锈孢子器。当这些锈孢子器陆续破裂以后就会散出大量的黄色粉状锈孢子,直接导致病叶呈现土黄色干枯脱落。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还发现,叶锈病害所侵害的青海云杉孢子在初期的I-III阶段会在针叶叶面上形成孢子器,但到了IV阶段其孢子会转主寄主到青海杜鹃的叶背面上。一般在每年的6月上旬开始萌发孢子,7月形成云杉针叶孢子器,在7月下旬锈孢子器会破裂释放大量锈孢子,侵染转主寄主形成孢子堆。因此为了对青海云杉的叶锈病病害提供较为科学的化学防治依据,还应该从它的锈孢子病原转主寄主调查与接种试验开始展开研究。

2   青海云杉叶锈病病原的转主寄主调查与接种试验分析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在每年的6—7月份,海拔2600m以上的青海云杉人工幼林及苗圃中展开该试验,可选择3~5株已患病青海云杉幼树,选择标准枝作为基础标记,保证2~3d观察1次叶锈病病害症状变化,并在锈病发生区域内设置调查样地,同时观察周围100株青海云杉幼苗的病害发展及感病指标,看其林下植被是否存在锈孢子寄生情况。

试验从6月上旬开始,保证每隔5d进行1次云杉幼苗可疑转主寄主叶片锈孢子收集,并在无菌水中将染病孢子的云杉针叶捣碎,配制成孢子悬浮液,再对其它当年生云杉针叶进行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在时刻观察并等到云杉病株针叶锈孢子器完全成熟开裂后,收集其中的锈孢子配合无菌水再次配制成孢子悬浮液,对可疑的转主寄主当年生云杉针叶叶背进行孢子悬浮液的涂抹接种。上述2种方法需要保证利用无菌水清洗干净云杉病株枝条,然后配合塑料袋与牛皮纸袋为涂抹接种孢子悬浮液的枝条保湿,再在完全无光的暗处静置48h左右。定期观察枝条及针叶叶面的病斑变化情况,形成一般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云杉针叶叶面与配合无菌水涂抹接种的相互观察对照过程。

2.2     试验结果分析

进行上述试验对比2种情况发现当年生云杉针叶叶面在一般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情况下染病初期会出现淡黄色段斑,随后在针叶尖端位置会出现黄色丝状蜜露小点,该小点在经过3~5d会转变为黄褐色,最后生成黑褐色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周围还会出现微微隆起的长条形锈孢子器,当锈孢子器突破表皮破裂后就会释放大量的黄色锈孢子,导致云杉针叶呈现土黄色干枯脱落死亡。反观无菌水配合下的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则在症状表现方面相对缓慢,甚至不生成锈孢子器,根据服务中心及当地林区技术人员的共同研究結果发现,这是因为在配合了无菌水的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的云杉幼苗上出现了转主寄主接种现象,锈孢子因为受到无菌水影响环境其孢子转主寄主到了青海杜鹃的叶片背面,间接实现了锈孢子隔离转移接种。以当地的百里香杜鹃为例,它的可疑转主寄主发病总株数在经过该试验后就有所上升,染病总株数相比于一般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云杉情况高出20%左右,染病指数达到72.5%。在无菌水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情况下,锈孢子不会出现针对云杉的交互隔离接种感染,所以云杉可能不会发病,这就说明叶锈病在病原方面具有一定的专化性特征[1]。

3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化学防治试验分析

基于上述的青海云杉叶锈病转主寄主接种试验结果,结合化学防治试验对其进行科学性治理,保证青海云杉远离叶锈病侵扰,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2600m海拔高度的青海人工云杉林区,同时选择立地、林分等条件都相同的幼林(保证苗木株高均在3m以下)作为主要试验区。试验云杉苗木株数大约在100株左右,设置为2~3行并配置隔离行,主要是便于喷雾防治试验操作。最后还要选择40~60株的转主寄主百里香杜鹃,对每一株杜鹃进行编号,作为锈孢子堆的灭生试验备用。

试验中采用三唑酮乳油(2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石硫合剂(0.5Be)等药剂。在试验云杉病株的病害侵染期(6月中上旬)进行大量的喷射防治试验,同时与喷无菌水试验进行对比,然后按照上述试验方法将云杉针叶上的锈孢子在无菌水中捣碎配制具有无菌水环境的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云杉病株叶面、套袋保湿48h过程中对其发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3.2     试验结果分析

在7月上旬可获得化学防治试验的最终结果,此时可对林区内的病株林木感病指数进行全面调查,得出防治效果公式为:

青海云杉叶锈病防治效果=(对照区感病指数-

防治区感病指数)÷对照区感病指数×100%

如表1。

在选择对云杉病株喷药5~6d后,其转主寄主的处理样株会相对分散,可在各个方向随机采集20片针叶叶片进行分析(东西南北每个方向采集5片),主要用以统计云杉针叶叶面的孢子堆枯萎率,其公式应该为:

云杉孢子堆枯萎率=枯萎孢子堆数÷孢子堆总数×100%

按照云杉叶面孢子堆数的校正枯萎率统计其防治效果,最后再得出孢子堆的校正枯萎率应该为:

孢子堆校正枯萎率=(处理孢子堆枯萎率-对照孢子堆枯萎率)÷(1-对照孢子堆枯萎率)×100%

从上述试验实践中发现,如果配合使用三唑酮乳油(20%)、萎锈灵乳油(20%)500倍液,再添加1g/L的明胶或洗衣粉可取得最好的喷雾防治效果,防治率可达到95%。

当然,也可在转主寄主百里香杜鹃上进行喷雾,可选择的药剂为三唑酮乳油配合萎锈灵乳油。对百里香杜鹃进行喷雾试验,其对孢子堆的灭生效果最高能达到85%以上,孢子堆的校正枯萎率也可达到90.5%以上,显著性表现较好。在用药5~6d以后,孢子堆会从原来的桔红色转变为黑褐色然后枯萎死亡,此时孢子堆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对云杉的致病能力[2]。

4     总结

在针对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化学防治方面应该以转主寄主涂抹接种试验作为開端,同时观察云杉及新寄主杜鹃的发病情况。再配合转主寄主集中成片,在试验区域内保证作业条件良好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萎锈灵、三唑酮乳油500倍液进行喷雾化学防治,防治作业应该选择在晴天进行,但考虑到青海地区6月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高,可选择在药液中适当加入1g/L的洗衣粉或明胶,保证最大限度消除试验区内的叶锈病感染源。

参考文献

[1]李龙章.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64,166.

[2]曹秀文.云杉叶锈病化学防治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2000   (1):43-45.

猜你喜欢

叶锈病效果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