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蓟马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8-12-18张鹏李增明张学明姚环宇郑亚杰陈玉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蓟马生物防治

张鹏 李增明 张学明 姚环宇 郑亚杰 陈玉波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在草莓田造成危害和进行防治报到增多。蓟马隐匿性强,繁殖能力强,易产生抗药性不易防治。笔者概括了在草莓田进行蓟马防控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为生产上防治草莓蓟马提供参考。

关键词:蓟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157.4+3                                 文獻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05

蓟马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其攻击超过100种植物,包括辣椒、草莓、番茄、甜瓜、豆类和许多其他蔬菜,水果和观赏作物[1]。蓟马种类繁多,危害草莓的主要是西花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等[2,3]。近年来,草莓蓟马已成为危害草莓的重要害虫之一[4],在四季草莓上危害特别严重。

1     发生规律

蓟马体型微小,以锉吸式口器锉伤花器或嫩叶等,严重时导致花朵萎蔫或脱落,花变褐不能结实,植株矮小、生长停滞,造成茶褐色草莓果, 丧失商品价值。另外,蓟马还可在取食过程中传播病毒且因传毒为害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直接为害。蓟马1a能繁殖多代,化蛹和越冬在土壤和栽培基质里,造成虫害连年发生,危害严重。

温室栽培草莓,蓟马危害为定植后入冬前和春季气温回升后有2个危害高峰;大棚和露地栽培从春季气温回升就开始危害,直至秋季温度冷凉后减弱。环境条件影响蓟马危害的严重程度和种群密度。降雨抑制蓟马的种群。露地栽培喷灌比采用滴灌灌溉的蓟马问题少。干热天气加重蓟马的损失,而冷的天气作用相反。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清洁田园

及时清理草莓园及周围的杂草,去除可能的宿主植物。在有蓟马危害的草莓田附近的委陵菜等田间杂草的花器中有大量蓟马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干净,短期内会大量繁殖,再次危害草莓。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部分成虫和若虫。草莓园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给蓟马提供躲避和越冬的场所。

2.1.2     提高抗虫力

通过设置合理的栽植密度、轮作制度,以及合理的水肥管理、培养健壮植株以提高抗虫力。

2.1.3    指示植物

种植指示植物是早期预警害虫或病害发生的较好方法。据报道矮牵牛被带毒蓟马取食后几天,就可以表现出番茄斑萎病毒症状,已被广泛应用作蓟马指示植物。

2.2     物理防治

2.2.1     使用粘虫板

不同的蓟马具有趋蓝色和黄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和黄色黏虫板混合使用诱杀成虫。黏虫板高度与植株高度持平,也可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阻隔[4,5]。

2.2.2     覆盖地膜

大多数蓟马具有入土化蛹的习性,地膜覆盖可以通过阻止蓟马入土化蛹,减少了蓟马幼虫,而达到减少蓟马数量的目的[6]。另外,银灰色地膜对膜还对蚜虫还有趋避作用。

2.2.3     紫外线照射

蓟马在紫外线UV-A辐射下几乎不移动,种群增长也变慢。

2.3     生物防治

2.3.1    捕食螨的应用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花蓟马在世界各地蔓延后,捕食蓟马的捕食螨筛选在世界各国大量展开。其代表性天敌品种有巴氏新小绥螨、黄瓜新小绥螨、斯氏钝绥螨、卵圆真绥螨和高山小盲绥螨。目前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草莓上防治蓟马的天敌投放量一般为第1次释放加州新小绥螨36只/株或斯氏钝绥螨36只/株,或混合使用,第2次开始18只/株,30d释放1次,草莓结束前1个月停止使用[7]。

2.3.2    诱虫植物

捕食性蝽可捕杀草莓蓟马。为了吸引和留住小花蝽,在试验地点放置引诱剂甲基水杨酸和香雪球植物[8]。

另有报道指出,正在开花的菊花可作为蓟马的诱虫植物,成为控制蓟马种群数量的综合治理策略之一,且模拟试验已经证明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诱虫植物增加了其控制害虫的有效性[9]。

2.4     化学防治

2.4.1    用药时期

在蓟马危害高峰到来前进行调查,使用天敌进行预防。只有当达到经济域值的情况下才使用杀虫剂。EIL(经济损失允许水平)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每朵花4只蓟马成虫,当存在一定密度的天敌的情况下,密度可以提高到8只以上,才使用杀虫剂[10]。为了减少对传粉昆虫和天敌的不良影响,在开花期间应禁止喷洒杀虫剂和减少喷洒数量。

2.4.2     用药种类

目前,对蓟马等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的杀虫剂主要有: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 吡虫啉、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啶虫脒等杀虫剂[11-16]。但是要避免使用单一杀虫剂减缓产生抗药性的压力[17]。优先选用低毒型,对环境危害小的农药。

2.4.3     杀虫剂的轮用和复配

2005年多杀菌素开始在保护地草莓中应用。2007年第1例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的抗药性被证实。研究表明,一旦产生抗药性,平时剂量的10倍也不能杀死。蓟马1a能繁殖多代,抗药性形成的特别快。依靠一种产品会导致抗药性,应使用多种杀虫剂,每次防治时轮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吉沐祥用多杀霉素和苦参碱以 2:1复配对草莓花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3%多杀·苦参碱悬浮剂对草莓花蓟馬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18,19]。

3     展望

明确蓟马的危害规律,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方法,做好害虫的预防。遇到害虫爆发期不得不使用杀虫剂后,应结合生物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减少杀虫剂使用量。优先使用环境友好的防治措施,农药应选用低毒型农药。通过复配、轮用和混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而降低杀虫剂选择压力是延缓或者避免害虫抗性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综合措施降低草莓蓟马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保证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安全。

参考文献

[1]Yan Chen,Steven Arthurs,Dennis Ring.Chilli Thrips Control,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Louisiana Agriculture,016,59(2):26-27.

[2]张长波,李利华,孙红霞,等.草莓苗圃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监测[J].科技通报,2008(03):344-349,354.

[3]王娜,孙红霞,李利华,等.草莓苗圃主要昆虫种群动态监测[J].浙江农业学报,2007(05):346-351.

[4]于丹. 棚室草莓田蓟马有逐年加重趋势[N]. 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01-13(003).

[5]郭晓峰,向征,李涛.不同因素对温室草莓西花蓟马诱捕效果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8):1255-1257.

[6]韩云,唐良德,吴建辉.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163-174.

[7]肖婷,刘宝生,郭建,等.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草莓花蓟马的诱集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1(01):159-160.

[8]徐学农,吕佳乐,王恩东.国际捕食螨研发与应用的热点问题及启示[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2)163-174.

[9]夏西亚,付步礼,李强,邱海燕,唐良德,刘奎.蓟马类害虫诱控技术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7,7(02):31-35.

[10]G.van Kruistum,E.den Belder.Towards a system of non-chemical flower thrips control in strawberry production[J].Acta Horticulturae,2016:133-188.

[11]Clare Sampson,William D.J. Kirk.Predatory mites double the economic injury level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in strawberry.BioControl: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Biological Control, 2016,61(6):661-669.

[12]单彩慧,王鸣华,范加勤,等.西花蓟马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J].农药,2010,49(10):768-770.

[13]王健立,郑长英.8 种杀虫剂对烟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300-302.

[14]袁盛勇,孔琼,张宏瑞,等.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6):54-57.

[15]袁盛勇,孔琼,张宏瑞,等.蜡蚧轮枝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毒力测定[J].北方园艺,2011(10):131-133.

[16]余德亿,胡进锋,姚锦爱,等.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与防控药剂配方筛选[J].热带作物学报,2011,32(3):480-484.

[17]付步礼,曾东强,刘奎,等.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4,4(03):28-34.

[18]吉沐祥,吴祥,肖婷,等. 多杀霉素与苦参碱复配对草莓蓟马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J]. 江苏农业科学,2013(07):

101-103.

[19]霍恒志,糜林,李金凤,等.几种生物农药对草莓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2(09):66-68.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蓟马生物防治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