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2-18樊薰勤左毅钱雪丰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3期
关键词:肩袖损伤

樊薰勤 左毅 钱雪丰

[摘要]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6日~2017年11月26日期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袖损伤82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41例患者进行传统缝合技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的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VAS评分。 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肩关节镜;单排缝合技术;肩袖损伤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3-0049-04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ingle-row suture technique on shoulder sleeve injury

FAN Xunqin ZUO Yi QIAN Xuefeng XU Ninglu ZHANG Mingyong LIU Shu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iany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ngle-row suture technique under shoulder arthroscopy in treating shoulder sleeve injury.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shoulder sleeve injury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iany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November 26, 2015 to November 26, 2017 were selected(implementing envelope random grouping mode). 41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suture technique. 41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arthroscopic single-row suture technique. The uplift, adduction, abduction, extension, flex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urgery time, complication rate, Constant score, ASES score, UCLA score,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program. Results 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SES score, UCLA score and Constant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ope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ingle-row suture technique on shoulder sleeve injury patients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rthroscope; Single row suture technique; Shoulder sleeve injury

肩袖損伤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是导致肩功能受限、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具有预后差、合并症多、病残率高、发生率高等特点,经研究统计,其发生率高达17%,约占肩关节各种相关病变的16.9%,若干预不及时,可加重关节功能障碍和关节疼痛症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3]。为了改善预后,还需加强手术治疗,其能够恢复肩功能,但创伤性较大,不利于推广于中老年人群,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完善,肩关节镜开始广泛用于临床,其能够发挥微创性、安全性、疗效性等优势,目前常用的肩关节镜手术包括单纯肩关节镜下清创术、小切口辅助下肩袖修复术、肩关节病变清除术、肩袖修复术、肩峰下减压术、单排缝合技术,其各具有优劣性,相比之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更能够改善预后,降低肩关节张力,增强肩功能[4,5]。而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肩袖损伤患者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26日~2017年11月26日期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2例),采用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即两组各41例。入选标准:(1)患者经X线、MRI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2)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肩峰形态异常,但可发现关节腔积液和肩袖损伤;(3)患者均存在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抬举无力;(4)患者均存在手术适应证;(5)本次实验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抵触情绪患者;(2)排除存在精神类家族史;(3)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89±4.16)岁,平均病程(12.65±1.75)个月;受伤部位:右肩受损19例,左肩受损2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15±4.27)岁,平均病程(12.98±1.21)个月;受伤部位:右肩受损18例,左肩受损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技术,根据术前影像学结果,完成缝合技术,与观察组相同。

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后,实施全身麻醉,并将躯体抬高60°,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肩胛区、啄突、肩峰等位置,术中配合相应的降压工作。首先向肩关节注射等渗生理盐水40~60 mL,再置入肩关节镜探查情况,按照原则,需分别在后外侧、正中外侧、前外侧入路,且观察盂唇止点、关节软骨、二头肌长头腱受损情况,对于关节囊粘连、挛缩患者,还需松解关节囊,随后在肩胛下入路对异常增生滑膜组织进行清除,探查肩袖止点情况,并在关节镜引导下,处理破裂口,完全暴露肩袖止点处,同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合并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还需肩袖磨钻,完成肩峰成形术,避免再次撞击肩峰,增加肩峰下间隙。对于中小型撕裂患者,還需进行缝合修复(1~3根缝合线),对于大型撕裂患者,还需固定肩袖中间。同时在肱骨头软骨边缘15 mm处置入带线柳钉,在关节镜下固定、缝线[6]。

肩关节活动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前屈(0°~180°)、后伸(0°~50°)、外展(0°~180°)、内收(0°),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位),移动臂为肱骨,轴心为肩峰予以测量。外旋(0°~90°)、内旋(0°~90°),固定臂垂直地面,移动臂为尺骨,轴心为鹰嘴予以测量;水平屈曲(0°~135°)、水平伸展(0°~30°)固定臂为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移动臂为外展90°后进行水平面移动的肱骨长轴,轴心为肩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onstant评分[7]、ASES评分[8]、UCLA评分[9]、VAS评分[10]。Constant评分(肩关节评分),分值在0~12分,主要评价患者力量测试、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等情况,若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分数越高。VAS评分:总分为10分,若患者疼痛感越强,分数越高。ASES评分:主要评价患者生活功能和疼痛感,分数越高,代表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UCLA评分:主要评价患者活动度和力量测试,总分为35分,其中患者满意度为5分,前屈力量测试为5分,主动前屈活动度5分,功能性10分,疼痛10分,若患者分数越高,代表恢复情况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VAS评分、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ASES、UCLA评分比较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Constant评分比较

观察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观察组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肩部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肩袖撕裂损伤引起的,目前关于病因有两种说法,即肩峰撞击学和外伤学说,若干预不及时,可引起继发性关节挛缩症、关节不稳定、肩袖性关节病、关节功能病变等合并症,而通过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能够及时确定病情、立即处理,改善预后,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感[11]。

通过分析肩袖撕裂损伤临床特点后,我院实施了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其能够为肌腱止点处的生物学愈合创造理想环境,有效固定肌腱断端,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重建肩袖的力学平衡,同时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关节功能,解除患者疼痛感,阻断疾病发展、恶化,与传统手术相比,疼痛感更小、创伤性更轻,且利于伤口愈合、肢体功能恢复[12,13]。除此之外,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能够减少间隙形成,增加初始固定强度,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腱骨接触面积,降低张力性,且通过固定整个肩袖,能够修复肌腱的强度,促进愈合,达到明显的缝合固定效果,减少一个缝钉所承受的负荷,提高疗效性[14]。分析本次实验,观察组上举、内收、外展、后伸、前屈度、Constant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能够促进肩袖骨愈合,增加腱骨接触面,发挥明显牢固效果,且能够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增强肩关节功能,改善预后。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仍有1例并发症,对此还需注意适应证的筛选,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常规情况下,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适应证为:(1)巨大肩袖撕裂;(2)病程较长者,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存在明确的外伤史,通过1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且无效者;(4)肩袖损伤诊断明确[15]。

总而言之,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作用性强、推广性强等特点,用于肩袖损伤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小飞,谢文瑾,盛路新,等.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13(37):90-91.

[2] 黄宁庆,刘大圣,张斌,等.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163-165.

[3] 陈波,邵长青,王涛,等.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2):2255-2258.

[4] 朱雪坤,徐斌,徐洪港,等.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的效果评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7):1309-1313.

[5] 蔡万松,陆志剀.80例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761-763.

[6] 杨睿,陈仲,邓海权,等.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例特点和关节镜治疗策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8):703-707.

[7] 史晓鹏,汪志芳,程峰,等.肩关节镜下单滑轮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7,47(7):717-720.

[8] 姚晓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關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21):6204-6205.

[9] 王峰,吴仁春,韩望春,等.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0):1048-1052.

[10] 沈冬君,贾学文,陈茂西,等.肩关节镜联合药物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 37(6):342-343.

[11] 李嘉,徐丛,常乾坤,等.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撕裂的中长期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16):2260-2262.

[12] 傅仰攀,黄长明,尹宗生,等.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0):1839-1843.

[13] 沈中鸣,施春香,周萍,等.新型肩关节镜侧卧位牵引架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70-71,76.

[14] 高绪仁,李洪伟,葛保健,等.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J].江苏医药,2014,40(23):2904-2906.

[15] 高绪仁,李洪伟,葛保健,等.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所致急症肩痛[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11):747-749.

(收稿日期:2018-05-28)

猜你喜欢

肩袖损伤
MR肩关节造影用于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研究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研究
MRI不同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价值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浅谈对肩袖损伤者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及钙化性肌腱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