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践为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研究

2018-12-18宋志伟解丽萍任广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践

宋志伟 解丽萍 任广萌

摘要: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践为中心”是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在顶层设计、教学模式、过程管理等方面贯彻“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念,重视专业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它更强调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所区别,在培养模式上也应有别于学术学位。但是目前不少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延续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定式,没有突出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如何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以实践为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当前很多高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上缺乏“以实践为中心”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很多在学校层面缺乏整体规划,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实践为中心”的研究不够,没有强调实践的有效性。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够,缺乏学校统一建立的、涵盖各专业学位的高质量实践基地,高校与基地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造成基地缺乏稳定性。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缺乏“以实践为中心”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性,但是很多高校课程开设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授课教师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课程讲授缺乏实践内容,授课方式还延续学术研究生的课堂讲授、小组作业等,缺乏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实践观摩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手段。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缺乏“以实践为中心”

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过程包括教学过程、实践过程、学位申请过程等,在教学过程中,管理部门对教师采取的实践授课缺乏评价标准,对于实践教学实施的形式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专业实践时,对实践基地的管理欠缺,缺乏校外导师实践指导的标准,对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难以控制,没有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督导队伍;在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只有学位论文形式的标准,没有形成其他形式,例如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毕业作品标准。

二、“以实践为中心”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以实践为中心”是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对其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有“以实践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作为保障。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专业学位培养成功转型的关键,将“以实践为中心”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相互贯通,才能真正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以实践为中心”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能力应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而专业实践就是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将知识转化为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实践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可促使研究生锻炼创新思维,发挥创造性,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实际操作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以实践为中心”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施研究

以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为中心”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实施研究。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该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念,指导各专业学位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例,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专业实践的考核标准等。学校与研究生管理部门须将“以实践为中心”有机融入到管理过程中,统筹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专业实践阶段等培养过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上达成共识。

(二)统筹规划,建立高质量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完成专业实践的根本保证,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能够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制定实践基地导师的聘任标准,导师数量应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在基地建设、联合培养、导師管理、学生管理、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在实践基地得到良好有效的实践训练。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优化培养方案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优化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模块,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具有专业实际操作特色的选修课程,课程的选择要以学科前沿发展为指导,与学生就业需求相结合;更改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应用型课程的设置,着眼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探讨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与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相关的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应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减少学术活动的要求,增加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完成相应领域的职业技能考核,全程贯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职业性”。

(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专业实践模式与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以“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实践途径多元化。校内实训可集中进行,整合交叉学科的优势和资源,依托校内仿真基地、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建立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课程的实践教学或者集中的专业实践都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践主要在企业里由校外导师指导进行实践训练,专业实践的内容应紧密结合研究生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动态分类设置,以强化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五)以专业问题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以解决专业问题为导向,依托科研项目等形式,改革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制定系统的实践课程计划、编写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确定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实践性强、有前沿性的内容;最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案例教学、團队合作、协作完成项目等形式,着重提升研究生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课程教学模式能与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衔接和融合。

(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导师团队

“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所在,既要选聘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又要调整校内导师的结构,构建一支“双师型”导师团队。高校应将校外导师的选聘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培训、考核,提升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的聘任,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单独标准,将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或者与企业有项目合作作为选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首要条件。健全双导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双导师在研究生指导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统一。

(七)强化分类管理,保证各环节实效

为突出“以实践为中心”,高校应实施专业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分类管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实践教学指导细则,成立实践教学督查小组,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实践计划,按计划完成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结束后由校内外导师、学校、基地三方给予考核评定,保证专业实践考核有依据,实践有效果;在对学位论文的评价方面,鼓励学生以工程设计、项目研究、产品开发、调研报告等形式完成毕业论文,邀请企业专家和学校共同制定非论文类毕业作品须达到的标准,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质量的提升都要依靠实践能力的提高来保障,因此只有在顶层设计、教学模式、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等方面贯彻“以实践为中心”的理念,重视专业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东海.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及其成效研究——基于传统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J] . 中国高教研究,2017(6):82-89.

[2] 李珏.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探究[J]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81-83.

[3] 周玲.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13-115.

[4] 王应密,张乐平,朱敏. 试论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教育,2012(12):6-10.

[5] 邓艳,吴蒙.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质量保障制度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46(10):134-136.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践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