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汨罗江江水倒流的秘密

2018-12-18陈春全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8年9期
关键词:投江端阳深潭

陈春全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境内幕阜山脉黄龙山梨树埚,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属于洞庭湖水系。它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潭(大丘湾)汇合后便称之为“汨罗江”。因为屈原投江的传说,汨罗江一直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千百年以来,每逢端阳节前后,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端阳水”的汨罗江洪水便会如期而至。更为诡异的是,在“端阳水”泛滥期间,汨罗江水就会开始倒流。

汨罗江自东向西流经湖南省平江县和汨罗市,它原本只不过是洞庭湖水系的一条小河,但却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名扬天下。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人。他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先后做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阊大夫等大官,其地位相当显赫,一度是楚国内政外交的关键人物;后遭奸臣排挤、诬陷而屡次被革职、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彻底击垮了屈原的“雄心壮志”,他昏昏沉沉地独自走了几天,来到汨罗江边。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在万般绝望和无比悲愤之下,怀抱着一块大石纵身跳进汨罗江溺水而亡。

传说当屈原跳进汨罗江之后,原本平静的江面立刻便浊浪滔天。附近的群众闻讯而来,有的顺着汨罗江向下游搜寻屈原的遗体,有的则划船于江面打捞。但找了很久都一无所获,于是大家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米团等食物。

久而久之,民间便有了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传说,屈原遗体并没有按照常理顺流而下,反而是逆行了30里,漂到了汨罗江的上游才最终被人们发现。

每年端午节前后,原本平静清澈的汨罗江就会突然变得泥沙翻涌,巨浪滔天。千百年来,这种端午节前后突然出现的洪水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端阳水”。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之中,突发的洪水并不鲜见。但最匪夷所思的是在每年“端阳水”发生时,汨罗江都会发生江水倒流的奇怪现象。

为了揭开汨罗江端阳节期间江水倒流的神秘面纱,一支科考队来到湖南省汨罗市,对汨罗江的这一奇特现象展开了详细调查。

科考队一行风尘仆仆抵达汨罗江边的时候恰好是端午节前,当地群众便告诉他们说“端阳水”具有“流得很凶”“有旋涡”等特点。

果然,就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据当地人介绍,越是临近端午节这样频繁的降水就越容易导致“端阳水”的出现。这场大雨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随后,科考队便发现在暴雨之后,汨罗江上随即出现了翻滚的浊浪。

经过现场考察,同时依据当地县志查阅了汨罗江历年来的水文水势情况之后,科考队基本上肯定了当地人所说的每年端午节前后出现“端阳水”的现象确实存在。同时,通过往江中投放漂浮物的方法,科考队也发现“端阳水”发生时,汨罗江倒流的现象也并非虚言。

难道说,屈原投江之后真的就是因为汨罗江水倒流,所以才让他的遗体逆流而上30里?为了彻底揭开这个千古谜团,科考队决定先从屈原投江之处展开调查。

可是,对于屈原投江之处历史传说抑或言语不详,抑或互相矛盾。那么,屈原当年究竟是在哪里跳进了汨罗江呢?

屈子祠,又名屈原庙,坐落于湖南省汨罗市西北玉笥山顶,是为祭祀屈原所建之祠庙。就在屈子祠的一处旮旯里,科考队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清楚地记载着“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为其实”这样一段文字。也就是说,屈原投江之处应该是在一个“泉”边。

科考队的专家告诉大家说,“泉” 多分布于山谷或山麓,它们都属于地下水的天然出露。当地下水足够丰沛,形成合适的压强之后,一旦遇到河底岩石的裂隙就会形成水下涌泉。如果一片水域开始诞生出涌泉,很有可能是水下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水下的地形地貌一旦发生改变,水流的流向有时候也会发生异变。

专家同时猜测,以汨罗江发源地幕阜山脉所储存的大量地下水看来,汨罗江江底很可能存在大规模的涌泉。并且,从汨罗江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汨罗江长乐镇以上河段,它流经了丘陵山区,水系得以快速发育因而水量充沛。而在长乐镇以下河段,汨罗江的支流汇集较少,河道变得宽阔也非常适合水下涌泉的形成。

那么,会不会是汨罗江地区大规模的水下涌泉导致了江水的倒流呢?

科考队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汨罗江下游一处河道宽阔的地段,准备开始考察工作。这个地方名叫“河泊潭”,传说这里就是屈原当年投江的地方。不过,大家眼前所见的河泊潭看上去却是波澜不惊、异常平静,丝毫没有传说中涌泉翻滚、浊浪滔滔的迹象。

于是,科考队利用携带的充气橡皮艇下到江中,利用仪器开始对河泊潭底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经过一番测量,科考队发现河泊潭最深处仅6米多一点,因为河道淤积的原因整个潭底地势平缓。原来,所谓的河泊潭其实是汨罗江一个弧度较大的拐弯处。

专家解释说,在汨罗江的下游,由于地势逐渐变得开阔而平缓,水流的流速也变得缓慢起来,水中来自上游的泥沙年复一年地沉积在这里。厚厚的淤泥阻挡着地下水的出露,四周平缓的地势也几乎无法具备形成涌泉的压强等地理条件。

从实地勘察来看,基本上可以排除是由于地下涌泉而导致汨罗江水倒流的这个猜测。那么,除了地下涌泉,还有哪些情况会形成江水流向的改变呢?

面对看似陷入窘境的调查,科考队的专家又大胆提出了“旋涡”导致江水倒流的猜测。众所周知,因为某种未知原因形成的大型旋涡也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于是,科考队便在向导的带领下开始在汨罗江上寻找是否有旋涡存在的线索。

科考队来到了汨罗江中段一个名叫“澄潭”的河湾。向导告诉大家,别看眼前的汨罗江水面风平浪静,但其實在它的江底存在着许多诡异的深潭。这种深潭一旦遇到来势汹汹的“端阳水”,汨罗江江面上便会出现巨大的旋涡和危险的暗涌。

据说在过去,许多往来于汨罗江上的船只经常会被这旋涡所吞没。于是,科考队决定对澄潭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

随着科考队乘坐的充气橡皮艇距离江心越来越近,湍急的旋涡便越来越多。专家告诉大家,这里集中出现如此多的旋涡,说明这里的水下很可能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地形。随即,科考队沿着旋涡的分布和走向,开始对这里的水下地形进行扫描。

扫描的结果显示,在河流的拐弯位置上,江水的深度在急速地增加。依据野外考察的经验,水面漂浮物最密集的地方应该就是附近水域中最深之处。随后,经过进一步的测量,科考队意外地发现,就在这个河湾的中心,竟然还存在着一个半径超过40米、深度将近17米的巨大深潭。

这时,当地向导告诉科考队说,现在还只是“端阳水”初露端倪的时候。一旦到了“端阳水”的高峰时期,江面上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旋涡出现。

随后,根据科考队测量的数据,当地水文部门绘制出了汨罗江澄潭段江底的具体形态。通过地势图,大家惊异地发现澄潭底部的深潭面积竟然达到了5000平方米左右。这个面积大致要比11个标准的篮球场还略大一些。深潭位于河道弧度最大的中心点上,最深处17米,竟然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

然而,资料显示在汨罗江的其他顺直的河道上,江水的深度一般不会超过5米。通过进一步的考证,专家告诉大家,这种深潭的形成并非是因为水底有落水洞,而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端阳水”的出现,让顺流而下的山洪遇到了河湾的阻碍,大水不断地冲击着凹岸的河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江水便形成了横向的环流。环流和普通水流相互叠加就产生出了湍急的旋涡。日积月累,便会在河底的岩石上冲击、琢蚀出深潭。

不过,这样的旋涡产生的旋转只不过会对水流的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并不会让汨罗江水发生倒流。那么,这汨罗江水倒流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当科考队重新放眼于整个汨罗江流域之后发现,它汇入洞庭湖的地方地形、地貌似乎与众不同。随后,科考队一行又连夜赶往那里,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众所周知,洞庭湖是汨罗江水最终汇流的终点,但是科考队却发现,眼前出现的竟然是洞庭湖水在向着汨罗江不断地涌入。随行的专家解释说,每年端午节前后洞庭湖的洪水大小,都要受到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的洪水影响。另外,还会受到长江三口来水的影响。

洞庭湖的水位抬升之后,就会对汨罗江形成实质上的倒灌。根据历年以来当地水文部门的观测,洞庭湖倒灌汨罗江最远竟然能够到达距离河口50公里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科考队终于在汨罗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处找到了江水倒流的原因。

专家还告诉大家,所谓的“端阳水”其实也有着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当周围普降暴雨之后,汨罗江的江水会陡然上涨,形成来势较大的洪水。然而由于汨罗江与洞庭湖相连,当洞庭湖受到长江大洪峰影响,水位出现暴涨之后,洞庭湖的水位便会高于汨罗江下游的水位。这时,大量的湖水乃至长江水都会倒灌进入汨罗江。因此,这个时候的汨罗江水便不再是自东向西注入洞庭湖,而是自西向东反向流动。

原来是因为洞庭湖和汨罗江这种特殊的河湖关系,会产生洞庭湖水倒灌的特殊情況出现,才导致了汨罗江水猛涨以及倒流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投江端阳深潭
命苦
瀑布与深潭
庚子端午吟
“模仿屈原投江”,文化传承何须哗众取宠?
端阳
思量
头端阳里划龙舟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这个秋天
影响阶梯-深潭结构消能率的主要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