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交通上做“慈善”
2018-12-18周颖
周 颖
美国公交车针对弱势群体"关怀设计"
在美国,公交车上可以找到许多针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设计”:为方便老人、小孩,上下车台阶可以自动下降到离地面25厘米的地方,为他们上下车提供方便;为方便残障人士上下车,台阶可以分块成斜坡,轮椅固定其上,上升后将人一并运送到车内。车内还设有轮椅专区,残障人士上车后,可以按下按钮,轮椅区域的座椅自动收起来靠墙直立,轮椅便可以停在那里,并有专门的安全带束缚。另外,在公交车的座位上方还有提醒设备,上车后只需输入下车站点,届时提醒系统会自动亮灯提示乘客下车。
韩国公共交通设施的人性化
韩国的公共交通设施一直都比较人性化,比如从2017年开始,首尔地铁公司在1-9号线的77个站点安排了1656名志愿者,专为那些乘坐地铁时有诸多不便的视觉障碍人提供引路服务。若乘客要转乘公交车,志愿者会将他们引到公交车站。眼睛不方便的人可以主动通过地铁站内的紧急寻呼电话申请“引路”服务,也可以在出行前提前预约相关服务。
在韩国坐地铁,除了每节车厢内都有老弱病残专席外,从2013年开始,孕妇也能享受到“专座特权”。为保证孕妇安全,韩国地铁加设了“粉红色”孕妇席,孕妇上车后,可径直坐到该座位上。若在乘车高峰期,原先坐在孕妇专席的人看到孕妇上车后,要立即让座。怀孕初期的女性乘车时可在自己包上贴上粉红色的“孕妇”标贴,人们看到会将专席让给孕妇。
日本公共交通出行是种享受
日本的地铁分为地下铁和地上铁,还有一些轻轨,这在日本被统称为电车。
夏季,车厢内通常会开放冷气,但有的老年人或儿童长时间在冷气车厢内很容易着凉感冒。所以每年冷气开放时,日本大阪和歌山等很多城市的电车座椅上方行李架上都会摆放棉绒毯子,需要的人可以自己取用,用后叠整齐放回原处即可。
不少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难免哭闹,日本电车公司便专门为带孩子的家庭设置了儿童车厢。车厢里面是一个卡通世界,墙壁和地板上彩绘着各种动漫角色的图片,车厢两头有辅助家长给孩子换尿片的折叠小床,还有固定好的木马、摇摇车等玩具,挂在车厢墙壁上的液晶屏幕播放着动画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在车厢里跑来跑去。这种设置既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又不至于让其他人被孩子哭闹影响。
西班牙公共交通福利好
西班牙的公共交通福利很好,年龄到60岁后,可以向政府申请半票卡,所有车程费用半价;年龄到67岁退休时,可向政府申请全部免费卡,坐车不用再花钱。西班牙政府对于残障人士的福利制度也十分到位,政府会根据其残疾程度发放半价优惠卡和全部免费卡。持上述乘车卡可在任何车站换车,当乘客下了地铁要换乘公共汽车,在40分钟内是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的。
西班牙重要城市巴塞罗那地铁站对在车站和车内卖艺者有一套很人性化的管理规定。有的大车站内,管理者专门为卖艺者设定一个范围,命名为“卖艺点”,面积约1.5平方米。不过,要想在点内卖艺,卖艺人需通过考试,由专家鉴定取得卖艺许可证后,再向各地铁站申请卖艺时间,然后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内卖艺即可,卖艺人所获打赏无需报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