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昌大师的学术贡献与人生
2018-12-18文/金磊
文 / 金 磊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4~1902)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事实正是如此,过往的历史乃至影响恰如驶向未来巨轮遇到高悬的灯塔,它可让后人驶入天高海阔、风平浪静的港湾。记忆的作用很广泛,不仅要记录历史、留下历史,更要呈现历史、复活历史,为远征未来的人们做个镜鉴。2018年系胡庆昌大师诞辰100周年,也是胡总辞世八周年,如果说每个人都可以独特的方式通向精神世界,那我以为,胡总是那种心安处万物通透之人,他的雅致、安静和自在,让人心向往之;从不见他巧言令色,浅薄恣肆。胡总对人对事永远耐心,不急不慢,对专业评介永远言之有物,涵养了生命的无限张力。所以,追忆与胡总相处的片段,就令人将它们讲出来用以指导现实的勇气加大,因为胡总身上的老骥之志,源自他对建筑科学冲锋不止的创新与学习心态,那种苍劲始终把握着鲜活。所以,由《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组织承编,数十位业界专家撰文的《厚德载物的学者人生—纪念中国结构工程设计大师胡庆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第一版 胡明、金磊主编)一书,按缅怀大师、胡氏家风、岁月影像三个篇章,展现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胡庆昌(1918~2010年)学品人品皆优的人生。正如他的学生柯长华大师在序中所说:“胡庆昌大师为中国的工程结构设计与抗震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学识及平易近人的风格,是全国工程界技术人员的典范。”书写下的不仅仅是记忆与叙事,更是对胡大师的精神书写。可以说,胡总是一束光,在照亮建筑结构时代之路时,也启迪了建筑师与工程师们的技术提升。
1.北京院研究所文集1998年
2. 《厚德载物的学者人生》书影
一、作为领导全力支持研究所改革
如今,人们想到改革40年主题时,对城乡有激变与隐忧之说;对都市有纵向与横面的兴衰说;对史实离不开人情冷暖的细故说;对精神追求更有困扰与寻觅的印迹。无论怎样,立足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改革,立足于设计企业内部的专项改革,是该自诉与自省的。而胡总不仅是位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目标的人,还抓住一切机遇,支持研究所创建新学科,支持研究所的改革瞄准工程的重大实践。在业务上,他的工作研究方法充满智慧。许多与胡总共同从事项目研究的专家都说,他的智慧是归纳法、演绎法、穷举法的综合。作为一个在专业上有把握的大专家,他一再强调不该轻易下结论。即使是我们对科研设计难题下了功夫,也要好好再思,既不能轻易肯定,也不可轻易否定,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大量的、可靠的试验基础上,这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务实态度。
1990年代,我出任研究所所长两年,每年都按建设部、首规委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要求编制院研究所研究计划,胡总都给予大力支持,他往往拿来国际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试用的技术策略供我参考。在所有情况下,院研究所的结构专项课题及研究所与院内外设计机构的合作项目,我都听从胡总定夺,这不仅是因为胡总是全国结构大师,更在于他是一个对科学事业发展及创新轨迹充满忠诚度的大家。在业界,在与胡总交往的专家中,对他的学风与人品没有不赞美有加的。从胡总对20多年前北京院研究所的改革举措看,至少对当下有如下启示:今人科研与设计相结合已无障碍,但何以对研究项目的新命题缺少“先知”;今人有如此丰富硕大的工程背景,何以难做出代表国家乃至世界水准的科研;今人有那么多丰厚的科研基金,为什么还是难培养出拔尖人才?我认为与管理体制有关,更与缺少创新精神的管理守望者有关。因为没有视野,何能留住人才;因为没有视野,看不到真正潜力的课题;因为没有视野,难有可持续性的跃动与攀登。有人说,艺术与自然可以如影相随,但我更认为今天我们匍匐在大地上对胡大师的生命叩问,在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片断中,有胡总对事业执着的太多文化诠释。
我在找寻与胡总交谈的笔记时,发现了这本20年前由院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编的《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共有47篇论文集不同专业交流文章。这个阅读的意外收获是找到了胡总为论文集出版所作的极有份量的序,从为了追求真实出发,从展示20年前的胡总以科研为载体,讲述从萌发想法到想法发酵、从走弯路到回归,可读到他对事业的执着与当代改革之思。
我经常向他进行非结构工程的学术前沿“讨教”。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历史地看,2500年前,希腊建筑告别木结构,进入石头时代;2000年前,罗马人用石拱券结构,完成了古典建筑的整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出著名的“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与此相比,中国建筑始终走在“土木”时代的路上。胡总在许多场合下讲到过石材何以没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构件,无论是防灾抗震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土木”结构仍有优势。作为年事已高的结构大师,他能突破学科限制,推进交叉研究,在建筑工程“全专业”中摆正结构专业的位置,是相当可贵的。
从城市防灾减灾视角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专家、已故周锡元院士在他一系列工程抗震研究中都反复推崇胡总的设计理念,这种研究涵盖了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研究到2008年汶川巨灾重建研究,从技术对策到国家抗震建筑规范。由于专业限制,本人虽未直接在胡大师指导下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但我可以说,他是我在北京院最早得到的城市灾害学研究支持的“第一人”。
正是交叉研究的视野与大安全观使我有幸在更多场合下向胡总讨教,从而不再有交流界限。其中有安全奥运工程、灾后重建规划中的文化重建问题。几乎每次胡总参加国际会议后,总要向我讲述国际上最新防灾动态,如国内已应用十多年的性能化安全设计方法。他早就指出此法仅仅针对消防空间设计,太有局限,此方法应在建筑安全诸系统上推广之。就这样,我们便以城市防灾为“纽带”,开始了非结构工程防灾安全的“交流”,这一点让我铭记终生。
其一,我们要学习胡总的科学求真精神。
其二,我们要学习胡总注重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
其三,我们要学习胡总大结构工程的跨界精神。
二、胡庆昌大师的纪念集将给业界留下建筑工程师精神
在张镈大师的《我的建筑创作道路(增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一书中有一个作品表,在有结构专业配合的19项作品中,由胡庆昌配合的结构设计占到10项。2017年12月2日安徽池州市举办了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承办的“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活动”,共有100项入选。胡庆昌担当结构设计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饭店”入选,这更成为我们纪念胡总建筑结构业绩极有内涵、极为丰富的一页。
北京民族饭店
由于历史原因,胡庆昌大师的设计作品、研究著述是完整的,但由于他的低调,难以找到太多生前对他的访谈文章,所以该书的编撰方法之一只能是采访。编辑部先后在院内外对十余位结构专家、教授采访。胡庆昌总被大家赞美的共同点是他真挚的学者风范,是一代知识分子的不朽风采。胡总,何以成为院内外业界学人们的人生楷模,不是因为他学术功底深,也并非他博学儒雅,而在于他不仅是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创新的“拓荒者”,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一个人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这是北京院数十位总师、大师学品与人品的写照。
如果说建筑师的迥异个性成就了当代建筑的特征,那么建筑作品功能合理、安全有序、有形之美的锤炼,离不开结构工程师的精准造诣。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创造美的艺术需要天才”,那么对美好建筑的实现离不开质朴而扎实的结构支撑。如果说,建筑个个都要成为穿越历史风霜的“百年老字号”,那么让建筑保有青春风采的是结构大师默默无闻的贡献之力。胡总的设计研究都具有变革性,他的许多成果在业界人心中是科学与工程意义上的别致“风景”。从此种意义上讲,无论从学品、作品还是文品上致敬胡庆昌,都是在梳理他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留下的丰厚珍宝。
只要抓住且不忘记以胡庆昌等建筑前辈为代表的一批大师,只要真正讲好大家们的“故事”,一大批设计院的“事件史”“文化史”“人物史”的涌现将不成问题,它填补的是新中国初创至发展至今建筑设计行业的珍贵史料。
历史足音从未远去,胡大师为北京院乃至中国建筑结构界留下的精神财富,既是一本与时代唱和的“大书”,又是一曲绕梁不绝的“弦音”。这种肯担当、有作为的风范,不仅后人受惠,更留下价值无限的20世纪建筑遗产。有哲人说:“在当下这个时代,生命要做某些减法。”确实,人类跑得太快,城市化无度发展,虽然我们的时间容量看上去是膨胀了,可真正的东西在消失,短暂到几乎来不及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然而,胡总科学精神这本大书对我们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