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

2018-12-18沈菊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疗养入院障碍

沈菊萍

(联勤保障部队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桂林疗养院,桂林,541003)

睡眠是一种自然休息状态,其特征包括:减少的自主身体运动以及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弱等,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在人的一生中,睡眠时间占1/3,换而言之就是睡眠的好坏是生命质量的基础,现代医学家认为,睡眠是为了恢复精力而做出的合适休息,为身体储存更多所需的能量,对精神和体力做出补充[1]。老年疗养干部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缓慢、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入院后由于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从而对生命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质量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次针对老年疗养干部的睡眠障碍问题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进行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8年联勤保障部队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桂林疗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疗养干部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5±6.5)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1.5±8.5)岁。将2组老年睡眠障碍疗养干部基本资料进行精细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老年睡眠障碍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年龄≥60岁的疗养干部,发病后3 d内入院的疗养干部,入院前均未使用影响睡眠质量药物(抗抑郁、焦虑药,精神类药物等)疗养干部,意识清楚疗养干部。

1.3 排除标准 神级系统受累疗养干部、语言障碍疗养干部、有严重睡眠障碍史疗养干部、认知障碍疗养干部。

1.4 护理方法 2组疗养干部入院确诊后,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疗养干部入院后,应做到仪表整洁、态度热情,为疗养干部留下一个较好的影响,为后续的护理奠定基础。护理人员在疗养干部入院后要积极的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疗养干部的信任,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营造一种相对舒适的交流氛围。针对精神状况较差,对治疗存在疑问的疗养干部,护理人员应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并为其详细讲解疾病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提高疗养干部的治疗依存性,并指导疗养干部自行进行心理状态调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治疗信心较差的疗养干部,可以定期联系治疗恢复较好的出院者组建见面交流会,为疗养干部介绍自身治疗的过程,增强疗养干部治疗信心。对于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惧怕等疗养干部,护理人员应利用倾听技巧,通过疗养干部的倾诉,对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的进行疏导,缓解疗养干部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减轻其情绪的目的。护理人员在日常应多与疗养干部家属进行交通,建立良好的交谈关系,尽可能的在交谈中获得与疗养干部相关的信息,并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提高治疗效果[2]。认知行为干预:每晚睡前为疗养干部实施心理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法、深思训练法、进行性松弛训练法等),持续15 min,促进疗养干部身心和肌肉的放松,有利于疗养干部尽早入睡,提高其睡眠质量[3]。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疗养干部存在的不良睡眠习惯,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帮助疗养干部建立有效应对睡眠状况的信心,为其详细讲解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降低因想睡觉而出现的焦虑现象。调整疗养干部的睡眠时间,将其限制在5~7 h/晚,并计算出疗养干部的睡眠效率,通过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有效的睡眠率。通过对疗养干部实施刺激控制、光照及理疗仪等,改变疗养干部睡眠周期,减少觉醒现象,提高睡眠质量,1次/周,没次15~20 min[4]。

1.5 分析指标 分析2组老年睡眠障碍疗养干部的临床睡眠指标、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焦虑评分采用汉密顿量表进行评估,包括14个方面,将每个方面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为0~4分,得分越高焦虑越严重。抑郁评分采用汉密顿量表进行评估,包括24个方面,将每个方面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为0~4分,得分越高抑郁越严重[5]。睡眠质量评分参考PSQI进行评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睡眠障碍参考值:>7分[6]。

表1 2组疗养干部临床睡眠指标比较

2 结果

2.1 临床睡眠指标比较 2组疗养干部临床睡眠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心理状况比较 2组疗养干部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养干部心理状况比较分)

2.3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2组疗养干部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 2组疗养干部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睡眠质量对疗养干部的生理、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老年疗养干部精神状况较差,注意力明显下降,加速疗养干部的衰老进程,导致疗养干部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对于睡眠质量较差的疗养干部,失眠往往存在一定的恶性循环,疗养干部由于担心能否安心入睡,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发自身的觉醒,加重病情[7]。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焦虑评分(5.43±2.36)分、抑郁评分(4.26±1.74)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8.94±2.75)分、(8.36±3.06)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心理因素是导致疗养干部失眠的主要原因,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各种不良生活事件的出现,对其心理产生影响,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性的对影响失眠的因素进行疏导,对其心理情绪进行调整,通过讲解睡眠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改变疗养干部以往对睡眠的不正确认知,使疗养干部建立起能够自主有效地应付睡眠障碍问题的信心。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改变疗养干部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自我管理效能,提高对睡眠的控制,改善疗养干部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的使用,促进疗养干部自身疾病的恢复[8]。

表3 2组疗养干部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2组疗养干部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综合上述,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疗养干部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疗养干部睡眠质量评分较高,心理状态恢复较好,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等明显提升,催眠药物的使用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疗养入院障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跟踪导练(四)2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息烽温泉——中国著名疗养温泉
跨越障碍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