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2018-12-18杨燕青易琳馨高爱萍吴婉瑜
杨燕青 易琳馨 高爱萍 吴婉瑜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泉州,362400)
在医院的服务项目中,护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护理服务的执行主体,护理人员需要长期日夜颠倒的处理繁复劳苦的护理工作,难免出现负性情绪与睡眠不足。由于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及情绪状况对护理质量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医院必须做好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贯彻人本主义,改善护理人员的消极情绪并提高她们的精神状态,促使护理人员能有更大的工作热情与潜能[1]。今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00例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情绪及睡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护理人员100例,排除存在严重疾病、近期使用精神类药物、研究期间出现人事变动、近期存在家庭重大变故等护理人员。将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1例,女49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33.5±2.9)岁,文化程度上中专、大专、本科分别有16例、28例与6例。对照组中男2例,女48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33.4±2.8)岁,文化程度上中专、大专、本科分别有15例、28例与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化管理,即按照科室需要给予常规护理排班,按照科室具体情况给予培训与教育等。对观察组50例给予韧性化管理。1)从护理人员需求入手:按照美国教育及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论将需要由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从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管理人员要根据该理论来对护理人员的切身利益进行关注,体会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解决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满足护理人员从精神到物质等各方面的需求。2)从护理人员潜能入手:管理者必须要重视激励的作用,激励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机,促进护理人员朝着目标奋进努力。管理者要了解护理人员的不同需要,给予她们物质激励(奖金)、精神激励(证书)及发展激励(晋升与学习)等,通过提高她们的工作潜能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的目的。3)从医院工作氛围入手:管理者要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要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给予她们关心与爱护,为她们提供温馨、整洁的专门休息室,不仅要提高她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要养成她们自省自律的品格,提高们的整体素质。此外管理者需根据护理人员兴趣、爱好等个性化特点来对她们进行护理工作分配。排班制度尽量人性化,保证白班夜班具有灵活性,防止出现排班不公平情况。4)从家庭支持入手:管理者要关心护理人员的家庭,适当对护理人员进行家访,根据她们的家庭情况、住址远近、业余爱好等情况进行综合排班,满足护理人员在生活上对时间的合理要求。此外管理者要关注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的情绪状况,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让护理人员能全身心的轻松投入到工作当中,并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管理前与管理1年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护理人员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分值越高表明消极情绪越严重。2)分别于管理前与管理1年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AQI)评价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使用等方面,满分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数据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实施前2组护理人员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情绪及睡眠各指标比较分)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相比于其他行业人员有明显的不同,她们的服务对象是存在各身体或心理疾病的人员,其工作的质量决定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她们不仅会面对劳累繁杂重复的护理操作,还会与不同的患者沟通交流,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2]。此外,很多护理人员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管道情况,睡眠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负性情绪与不良睡眠的存在会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乃至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威胁[3]。
医院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充分贯彻人本主义,确保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有效调动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效率。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差主要是因为长期轮流倒班导致护理人员生物钟紊乱,而长期接触死亡所带来的工作压力也会对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并加重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给予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满足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合理应用多种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满足她们的归属感,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根据她们的能力与性格合理匹配,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潜力[4]。本次研究中,管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改善护理人员的消极情绪,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评分,最终改善护理人员的生命质量和服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