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和发展建议
2018-12-18张水良鲍英杰许梅
张水良 鲍英杰 许梅
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和发展建议
张水良 鲍英杰 许梅
(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 323300)
从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动态变化等方面,对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设多功能近自然森林,加快林业特色项目的发展、创新机制储能量等推进林场转型发展的建议。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建议
2005年遂昌县白马山林场开展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其森林资源数据已不符合当前林场的实际情况,也不能满足林场森林经营活动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林场改革发展需求。根据浙江省林业厅统一安排,白马山林场于2015年10月启动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16年4月完成野外调查,6月通过省、市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并提交成果。据此对白马山林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林场的转型发展。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各类土地面积
白马山林场土地总面积814.4hm²,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04.5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98.8%;非林业用地面积9.9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1.2%,见表1。
表1 白马山林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hm²、%
1.2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
据这次二类调查统计,林场森林面积为761.3hm²,森林覆盖率达93.48%;四旁木占地面积667m²,无一般灌木林,林木绿化率达93.48%。
1.3 各类林地面积
全场乔木林面积726.6 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0.3%;竹林面积31.0 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9%;灌木林地3.7 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4%;未成造林地面积38.6 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8%;迹地面积4.6 hm²,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6%。
1.4 林木蓄积量
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105988m3。其中,乔木林蓄积105714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8%;散生木蓄积242m3,占0.2%;四旁树蓄积32m3,无疏林地蓄积。
1.5 林种结构
全场有防护林面积703.3 hm²、占林场森林面积的92.4%,蓄积98698 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3.4%;用材林面积54.3hm²、占林场森林面积的7.1%,蓄积7016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6%;经济林面积3.6 hm²,占林场森林面积的0.05%。
2 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分析
2.1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动态变化
白马山林场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90.70%增至 93.48%,净增2.78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从2005年的91.20%增至93.48%,净增2.28个百分点,这表明林场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
2.2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变化
与2005年相比,林场林业用地面积总体增加了14.3hm2,占林业用地的5.21%。乔木林地和竹林面积分别增加13.7 hm2和9.3 hm2,而灌木林地、未成造林地和迹地面积分别减少3.7 hm2、0.9 hm2和2.1 hm2,主要原因是随着林场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和竹林等林种植效益提升,未成造林地成为林地、部分废弃农田等非林地恢复成次生林,从而增加了林业用地面积,同时由于采伐面积和采伐量逐年减少,引起迹地面积减少。
2.3 林木蓄积量变化
全场林木总蓄积量105988m3,较2005年的65928m3增加了40060m3,增长率达到60.8%,其中乔木林蓄积量从2005年65928m3提高到105714m3,增加39786m3,增长率60.3%;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45.5m3/hm2,比2005的92.5m3/hm2增加53.0 m3/hm2,净增率达57.3%。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分布情况见表2。这主要因为一是林场生态保护力度,减少了采伐面积和采伐量,幼龄林面积大幅度下降;二是近年来林场珍贵树种基地、大径材资源培育、中幼林抚育等项目的实施,森林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表2 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hm2、m3
3 森林资源特点与评价
3.1 森林资源丰富,资源总量继续上升
全场林业用地面积804.5 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98.8%;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各项指标与2005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表明各项森林资源数据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
3.2 森林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树种结构不合理
调查数据表明,林场乔木林面积、蓄积量较2005年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单位面积蓄积量高达145.5m3/hm2,是遂昌县同期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56.7m3/hm2的257%、浙江省2014年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67.5m3/hm2的216%,林场乔木林分质量良好。但由于林场现有乔木林多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工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人工林比例大,树种单一。林场乔木人工林面积720.5hm2,占乔木林面积的99.2%;针叶林面积624.9hm2,占乔木林面积的86.0%,树种结构极不合理。
3.3 林龄结构较合理,但成过熟林占比偏大
从表2可以看出,林场现有乔木林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各龄组面积比为4∶21∶4∶43∶28,蓄积比为0∶9∶2∶39∶50,成过熟林面积占71%、蓄积占89%,林分结构偏高龄化。
4 林场转型发展建议
4.1 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2016年遂昌县着手对国有林场进行了改革,重新对林场定性,白马山林场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经费按现有人员全额保障,林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林业职工生产生活水平明显。全场划定防护林面积占林场森林面积的92.4%,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在此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界定生态责任,将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来,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和保持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功能。
4.2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设多功能近自然森林
通过近几年的保护,林场森林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但还存在着树种树龄结构不合理,针叶林和成过熟林占比过大,森林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林场应结合珍贵树种基地、大径材资源培育、中幼林抚育等项目的实施,应用德国近自然森林理念,采取目标树作业法等近自然作业方式,实施近自然经营。通过择伐、补植、套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经营技术,把结构和功能单一的人工纯林改造为结构稳定、功能多样的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使林业经营与生态系统管理完美结合,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加快林业特色项目的发展,创新机制储能量
促进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改善国有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其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林场于1994年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白马山旅游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单位,2002年白马山旅游区成为整合后的浙江遂昌国家森林公园的三大旅游区之一。在今后发展中,林场要结合白马山森林旅游养生度假区建设,依托白马山云雾缥缈、林茂谷深、清凉幽静、山水灵毓的独特高山生境,着力研究发掘白马山的历史、宗教、文化渊源,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明显,多元拓展旅游投资渠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富有特色的景区和景点建设,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将林场打造成为集生态养生、避暑休闲、会务度假、康体疗养、高山运动等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在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和休闲健身场所的同时,推进林场转型发展。
[1] 杨锡生,覃爱昶.关于森林二类调查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13):137.
[2] 秦树林,崔书丹,王国胜,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法[J].吉林林业科技,2011,40 (1):56-57.
[3]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S].2014.
[4] 迟诚,谢乐婢,黄海.国有林场改革的福建样本[EB/OL] http://www.forestry.gov. cn/ Zhuanti /content_201503gylclqgg/1092516. html,2018–4–21.
[5] 杨文忠.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设多功能近自然森林[EB/OL] http://linyj.ningbo.gov.cn/art/2017/11/15/art_1266_1621839.html,2018–4–21.
2018-07-21
S757.9
B
1004-7743(2018)04-0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