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018-12-17杨思伦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中国化利益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文章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对人(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两部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利益;中国化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道:“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时间后退到一百三十五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由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肯定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革命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史,归根到底,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因此,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对人(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述

第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里所说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的人特指人民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这样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也就是说,历史是人的活动,而且是有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或者说人是历史发展之灵,人是历史发展之眼,或者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上述观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被一再重申、不断丰富。比如,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就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其中“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毫无疑问表明就是人的活动及其产物。从而得出了:现实的人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社会人的重要结论。

人民群众就是这个“现实生活”中“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进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双层创造,物质是基石创造,精神是楼阁创造。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所以他们是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那就肯定了他们也是精神财富的主体。所以,历史前进的秘密与自身的内在逻辑处在人民之中。

第二,人是社会价值的主体。人推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人们自身的生存发展。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社会存在物,是有着各种需要的社会主体。人的任何针对外部对象的实践行为,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进行的,“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这表明,人在社会中既是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既是手段更是目的。人绝不是为了服从于什么“神”而劳作,也不是为了适应于什么“物”而劳作,乃是为了达到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目的而自觉地去劳作。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人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有目的地创造,即都是人的价值追求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可以历史地进行充要转换,人推动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者力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可见,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人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与归宿。社会中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人、服务于人,要满足人的不断增多、不断上升的需要。于是,人作为价值主体当然就是社会之本。人就应该能够享受到作为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人格受重权利,等等。

第三,人是考量一切问题的主体。人是现实世界的中心,是处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点,是衡量一切事物、现象和人的行为的好坏、善恶、美丑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人既然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物质主体和价值主体,于是人就成为考量一切问题的主体,也就成为认识、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出发点和最后落脚点。人就必须会自觉地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尺度去审视一切,包括用人的尺度去认知、去评价、去审美;同时用人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以创造出有利于人的、能够满足人的一定需要的人工产品。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认识任何事物,都会力求弄明白它对人是好是坏,是美是丑,对于自己是有利還是有害;人们制作任何物品,都会力求在人们看来既好用又美观。即使现在人们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那也是出于为当代人以及后代人考虑,是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四,马克思“以人为本”具有鲜明阶级性特点。马克思在大量的论述中表明了一个观点:没有“超阶级”的人本思想。一般地,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私有制没有产生,氏族部落的首领带领他的人民与大自然进行劳动生产斗争,并教会他们的一些必要的生存生产知识,死后为人们所敬仰歌颂。当时的以人为本是带有朴素思想的全民为本,防止劳力受到大自然的损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奴隶社会开始。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是较为落后的,私有制的产生是有其进步意义的。私有制上层建筑的完善也极大的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比如中国的周公指定的礼乐制度,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等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当时的以人为本是以奴隶主为本,从事劳作的奴隶只是奴隶主的财产。之后的封建农业社会,奴隶得到的人身自由的解放转变为农民,奴隶主转变为地主。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也接受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但是总体来看当时的以人为本是以地主为本。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封建农业社会,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原始资本主义之后,同样地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本国之内实行工人福利制度,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时的以人为本是以资本家为本。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过渡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出现,工人作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掌管全部国家机器。这时的以人为本是以工农群众为本,同时适当地照顾本国资本家的利益。无产阶级(产业工人、产业农民)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是革命的内在逻辑也是历史前进的内在逻辑。无产阶级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实现共产主义,打破了阶级文明史的历史局限。到那时,阶级消失人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人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最终实现以每一个人为本的以人为本。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第一,毛泽东同志批判性的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且唯一的宗旨,形成了有鲜明阶级立场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指导底层劳动人民团结一致奪回自身被压迫者剥夺了的利益。因此,毛泽东指出“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谋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为之奋斗的总目标,所以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自身不能有任何的私利,它只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从这里看出,一切工作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福利,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毛泽东提出的一种具有鲜明阶级性的“以人为本”的新型的利益价值观。要关注老百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是一个辩证有机的整体,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相互包含,互为作用形成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分别是基础、核心和“催化剂”。

政治利益方面,首先,毛泽东认为人民必须掌握权力,历史唯物主义确认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其次,毛泽东认为人民是监督的主体。经济利益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制定了一系列利民经济政策,建立人民公社制,作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其次,发表《论十大关系》,高瞻远瞩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公有制体制下,个人利益可以较好地服从于国家与集体的利益。文化利益方面,毛泽东坚持以无产阶级为本的价值取向,他提出,文化要“为人民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工农兵群体。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虽然未明确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但“人民主体地位”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人民利益实现问题。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拨乱反正”后邓小平明确指出,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就要首先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时效性满足,再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策划方针、政策时,总是把逐年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放在优先的地位。他指出:“一定要使人民得到实惠,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切身经验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值得爱。”邓小平明确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出发,实施物质激励原则式的经济改革。1992年的南巡讲话又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也是开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把钥匙。

其次,关于人民利益实现途径问题。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要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根本途径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一方面,在坚持公有制方面,邓小平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另方面,在坚持按劳分配方面,邓小平也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最后,关于人民利益实现的归宿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是走了邪路了。”这清楚表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所以,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也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人民的立场、人民的利益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根本。

第三,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江泽民同志提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段话包含了江泽民同志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新发展,主要是:

首先,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在新时期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社会的矛盾运动中,在我党执政的道路上,不断开辟前进,是我党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当今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江泽民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团结他们,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融合到我党的建设中,树立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其次,坚持共产主义辉煌理想与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的辩证统一。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在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的前提下,要紧紧依靠当前的实践情况,实现最高纲领与“现实纲领”的辩证统一。既不能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来“苛求”、衡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状况;也不能不思进取,放弃人类全面发展自身的理想追求,要根据现实的情况积极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使美好的愿景逐步实现。

最后,坚持“三个创新”。第一是要坚持科技创新,二战结束后,计算机、信息、原子能、电子、航天、航空、生物等方面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了,人们开始运用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管理法则来认识社会、管理社会。江泽民指出:“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會全面进步,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和平,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第二是要坚持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制的完善,政治民主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现实难题的处理需要新的理论作为指导。江泽民明确强调:“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第三是要坚持制度创新,要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在党的领导下健全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

第四,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以人为本”作了深刻的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新时期胡锦涛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为了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进程。发展为了人民大众,民生问题是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切实在人民群众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下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与文化权利,让人民逐步过上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生活。这既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发展的本质要求。

其次,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持有历史发展前进的钥匙,懂得革命改革的内在逻辑,所以是历史的主体与历史前进的执行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因素越发凸显。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要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其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含有充分的人才因素,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的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依靠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坚持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坚持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发展。

再次,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国家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体现了其内在的本质属性,是应有之义。一方面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上;另一方面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切实使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益上得到充分的保障。另外,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也需要统筹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

从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揭示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21世纪头二十年发展机遇期的社会形态。是最高纲领下的“现实纲领”,积极做好头二十年“以人为本”的发展,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人全面的发展。

最后,由人民检验发展效果。“真正促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就是在检验发展的标准上,应该解决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长期片面的理解而导致的误读,纠正长期只关注经济指标的完成,GDP的增长上的行为。而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精神面貌的提升程度;社会生活的秩序性,文化生活的一元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

第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无论是“四个全面”、“五位一体”还是实现中国梦,其中包含了诸多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简要概括有三:

首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在这份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7次,充满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立志为人民群众好好服务的决心。这样真挚的情感与坚定的决心奠定了人民群众在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他能站在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和意愿出发理解国家权力归属。具体来说:一是依靠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惠及人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凝聚共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在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方面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权益。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提出了改革的三条标准:“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只有坚持这三条原则,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才不至于功亏一篑,才能守住初心,方得始终。三是做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政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保障人民一切权利,这其中的根本是人民参与国家机器管理的权利,即人民的政治权利,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四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导向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只有这样文艺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沉沦。

其次,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是我党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在我党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一以贯之,始终不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借鉴“延安整风”的精神与措施,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为人民群众服务本领方面的具体整改措施。

最后,实现辩证共享的“中国梦”。上任伊始,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明确阐释了中国梦的人民性,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进一步表达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8-05-0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8-11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3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2.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9] 鄧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8.

[10]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3.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14]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1.

[15]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14.

[1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79.

[17]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46.

[18]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6.

[19]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4-5.

[20]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7-2.

[21]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7-2

[22]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J].北京:人民论坛,2012.

[23]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3.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5]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03-18.

[26]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北京:人民日报,2013-03-24.

作者简介:杨思伦(1985.03- ),男,哈尼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红河州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中国化利益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