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2018-12-17庞巍石芸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

庞巍?石芸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知识型经济社会的重要驱动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笔者以辽阳市文化队伍建设情况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更好的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创新型;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不相适应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目前从辽阳市文化人才队伍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科学。虽然有专业技术人员267人,但仍存在人才队伍专业不对口、比例失衡、人才队伍年龄趋于老化,青黄不接等现象;二是拔尖人才缺乏。文化系统共有高级职称45名,正高级职称8名,缺少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才。三是岗位编制名额有限,导致有资格的不能聘用。四是缺乏文化产业等相关人才。

(二)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

辽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取消了专业院团,当初的50多名专业演员目前分流到社区从事送戏下乡和社区文化辅导工作,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不再适合舞台的需要,开展送戏下乡也只能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市艺术馆年龄大的辅导员先后退休,年轻的辅导员到基层进行辅导又表现的力不从心,艺术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文博、图书专业人才队伍也出现明显的老化现象。

(三)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现行的人才引进体制不相适应

目前文化事业单位进人,只能通过面向社会进行招考,而招考进来的人员,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进来的人用不上。存在考试环节上的设计不合理,无法把真正实用的专业人才招聘上来的现象。

(四)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与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相适应

近年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正在被人们接受,但是真正在工作实践中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来对待、来考虑还远远不够,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对人才的培养只能凭借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班,选择性地进行培训。各种研究经费、补助费用只能从单位的行政经费挤出有限的一部分,各项文化经费的投入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失衡,导致人才发展速度慢,后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强文化创新型人才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组织保证。人才培养依赖于政府支持、单位培养、社会机构培训、高等院校培养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支持。政府是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领导机构,同时也承担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一是出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政府应着重制定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人才培养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增加资金的投入。为鼓励多出人才、留住人才、多出精品,繁荣文化艺术、增强人口素质,政府要设立一定数量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优秀剧(节)目创作、演出的奖励。让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从而真正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把加强文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通过报纸、网站、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四是增强创新型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对于文化创新型人才这个特殊的专业,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按常规重行政职业能力笔试,轻专业技术考评及专业技能水平的考评,必然会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要将学历、基础文化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相结合起来进行选拔。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确属急需的、紧缺的、优秀的文化专业艺术人才可不受用人单位编制数额限制,也不受人才所具有的户籍、身份、年龄、档案、人事关系等条件的限制,真正做到为人才排忧解难开辟快速通道,从而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局面。

(二)单位培养。单位是用人的主要部门,科学的管理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一是创造人才发展的环境。对于人才,要舍得去培养,千方百计地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创造条件。对有能力的人,要敢于压担子,确实让能者上,行者干,庸者下。注重发挥经验丰富的老专业艺术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要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他们发挥优势,多出精品力作,培养出行业拔尖人才。二是加强管理。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目标量化考评体系。依托市委党校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创新型文化人才队伍的全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克服文化人才队伍自身存在的不足。三是与相关部门加大交流與合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采取“派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经常选派重点培养人才外出学习,使他们能够与其它城市、相关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达到资源共享,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加强与社会机构交流,民间文化团体具有在某一领域的人才和机制比较灵活等特点,经常与各协会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民间文化机构作用,进一步促进创新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高等院校的培养。高校是专业人才最集聚的场所,是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根据全市文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应选派不同专业人员和优秀人才到高校深造,也可以通过请院校教授、专家到文化单位进行集中授课。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