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博物馆数据库建设

2018-12-17苏文斌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博物馆数据库建设

苏文斌

摘要:博物馆的数据库包括了由藏品档案、古建筑档案,、古遗址档案、古文献等基础型资料组成的基础数据库,和辅助各门类文物研究的专业数据库两大类。博物馆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存储不定长的、富含图象、视频等多媒体类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库。

关键词:博物馆;数据库;建设

藏品档案、古建筑档案、古遗址档案等构成的文物档案数据库,为了适应文物信息的全方位数值化要求,其内容必然由文档部分和包括高精度的二维平面图象和三维立体图象信息的多媒体部分组成。

一、文物档案数据库

在文物数据库的立档内容方面,根据现有原始资料的完整程度和不同的数据库设计目标,其内容可以从一般的编目字段,扩展到包括文物的鉴定报告和鉴定记录,流传经过,征集收藏记录,以及历史上相关的著录论著等。

由于博物馆传统上对文物标本实物信息的重视,也为了满足日后的宣传教育、专业研究、电子出版等应用要求,文物档案数据库的多媒体内容应具备不低于出版级精度的文物图象、图形信息。在投资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当包括文物的三维立体图象信息。考虑到文物规模和相应的建库工作量,为了避免重复劳动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在选择文物数据库图象、图形采集设备时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在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方面达到电子出版的要求。

同时,文物作为古代文化的信息载体,所包含的信息是全方位的。不仅有作为实体的外形和纹饰信息,还有文字记载信息,制造工艺信息和化学物理成分信息。深层次的话,还有与其产生、使用、流传所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社会学信息的历史沉淀。不同的观察者由于其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视角,会着眼不同的信息层面来了解研究文物。例如,美术工作者、历史学家、冶金工程师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物。因此,博物馆信息化必须把文物所蕴涵的各个层次的信息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并进行数值化。绝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形态信息、表层信息的数值化上。因此藏品数据库的信息量将大得惊人。

由于博物馆的藏品具有平面、立体等大小不一的多样形式和多种形态,因此在藏品信息的数值化采集和转换时往往无法用一个设备一种技术来完成。再加上藏品管理上的特殊操作规定,因此藏品信息的数值化采集必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建库工作周期长、工作量大是可想而知的。建立古建筑档案数据库和古遗址档案数据库时还需要结合工程图纸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二、古文献数据库

从电脑技术的角度,古籍数值化似乎和其他原始文档资料为数值化一样,都是一个自然语言原始素材的信息介质转换过程。即以文字及文本数据的组织为主体。但是,古籍作为历史的产物,无论商鼎周彝,秦石汉简,或者宋錾元刊,除去它们的文字内涵外,其物质载体本身对于人类文明历史同样有着不亚于文字内涵的重要价值。例如,甲骨卜辞本身的存在与数量,就是古代社会学,民俗学研究的重大实物證据。商周青铜器则不仅从铭文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关系和民族关系,它们的器物纹饰和冶炼工艺同时反映了人文观和生产力水平。所以,即使一些古籍的文字已经漫漶污损,甚至难以释读,但它们的形式存在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显而易见,古籍具有文字和文物双重特性。古籍的数据库应该包含文字记载在内的多重层次的信息。

尽管古籍的数值化已经在图书馆领域展开,但古籍是我国许多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博物馆在古籍数值化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依旧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建立古籍数据库、特别是先秦古籍数据库也是博物馆的责任。

三、专业数据库

文物档案数据库和古籍等数据库是博物馆的基础型数据库。它们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公用资料。为了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也为了便于分期分步实施,需要结合博物馆各专业研究工作的各自内容和特点,专门建立一系列专业数据库。由于这些专业数据库门类众多、规模较小,与专业研究又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它们的开发和建设可以采取博物馆集中建设、各专业研究人员自行建设和各博物馆分别建设等多种方式。由于专业研究具有共通性,专业数据库一旦建成以后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因此,专业数据库建设要注意避免重复投资。事先协调规划和事后移植推广是达到经济、合理、有效的重要环节。

专业数据库的选题可以有陶瓷典型纹饰数据库、历代陶瓷器底款数据库、考古标准器序列数据库、书画印鉴题款数据库等。

专业数据库当然是包括文档和图形、图象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库。特别像考古发掘类数据库更需要包括现场发掘过程中的声像记录。

四、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物信息的另一种数值化形式。它与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脱机处理模式,是一种可携带的数值化信息载体。由于电子出版物信息容量大,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和交互式阅读,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秦兵马俑博物馆等许多文博单位都制作出版了以本馆概况为主题的电子出版物。

对于博物馆来说,可以制作出版的电子出版物题材极其广泛。具体选题可以先从博物馆概况着手。也可以结合现有的陈列,按照陈列室制作各个专题。还可以配合每次临时展览的图录出版相应的电子出版物。另外,可以通过藏品研究,分门别类地出版各类藏品的介绍。当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时,也应该同步出版论文集等纸质出版物的电子版。

电子出版物概念的引进,将使博物馆传统的陈列观念、出版观念上升到新颖的“大出版”方式。

总之,馆藏品几乎可以囊括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凡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遗存,都可以是博物馆的藏品。博物再加上我国背负着几千年漫长的文明史,因此数量庞大、门类众多是博物馆藏品的最显著特点。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数据库建设
博物馆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