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言意兼得的研究

2018-12-17匡丽华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匡丽华

摘要:“言意兼得”是小学语文阅读活动追求的意境,要求学生既要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更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创作特点与教学要求,围绕“言意兼得”教育的根本目标,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启发学生透过本文阅读的表层内容,挖掘背后的深刻内涵与丰厚意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目标,本文将做详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言意兼得

根据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认为语文学科本身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学生通过鉴赏品读习得语言文字,同时获得文学审美熏陶,潛移默化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言意兼得”需求而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落实:

1.细读品味,领悟写作手法

语文阅读教学既要关注文本的内容,更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也就是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意”,在把握文章内涵、领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感受文本的写作方法,以读写结合的形式锻炼写作技能。例如阅读课文《翠鸟》时,我启发学生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参照以前学过的课文《燕子》,两篇都是描写鸟类,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仔细品读,体会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挖掘不同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分别展示《燕子》的第一段内容和《翠鸟》的第一段内容,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思考:两篇文章都以描写小动物为主,你通过对比阅读,发现燕子和翠鸟分别有什么特征?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经过仔细地阅读与思考,最后总结观点: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动物,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文章中为了灵活、生动地展现小动物的形象,都运用大量的比喻手法和拟人手法。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基本掌握描写小动物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手法,将阅读中所得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捕捉形象,体会文章情感

“形象”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作者在描绘形象时往往寄寓深厚的情感,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挖掘、去认知,这样才能透过形象抓住情感,为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例如阅读课文《会摇尾巴的狼》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最后再播放一段动态的视频课件:一只狼掉到了陷阱里,一只羊站在陷阱旁边,但是狼在陷阱里却挣扎着爬不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顺序,将课文中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转为直观、动态的形象,这让学生的兴趣盎然,仿佛课文“活”起来。在阅读兴致的驱动下,再次深入阅读文本,着重分析狼与羊的五次对话场景,从中分析狼的性格特征和山羊的性格特征,两个活灵活现的形象跃然纸上。当学生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谁也不会来救你的”,切实感受到羊对狼的憎恶之情。通过准确地捕捉形象,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学生也能体会文字语言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3.关注矛盾,升华阅读感悟

很多文章通过设置矛盾、冲突的形式表达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矛盾、仔细对敲,通过思考、猜想、发现与探究,以辩证的思路获得阅读体验,在思辨中实现言意兼得的学习目标。例如阅读课文《李广射虎》时,我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标注,着重画出自己不能理解、感到疑惑的语句,完成独立阅读之后拿出问题在班级一起交流讨论。有的学生困惑地问道:“为什么题目叫‘李广射虎,但是李广却射中了石头?”还有的同学说:“文中说李广能‘百发百中,是不是夸大其词?”面对学生的问题,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也没有指出他们的理解错误,而是指导他们再次细读文本,尤其关注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很快学生就为自己的困惑找到了答案,通过一边阅读一边思辨,问题迎刃而解,这才是“言”与“意”的结合。

4.精于推敲,挖掘深刻内涵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需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也做出一定改变,在渗透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人文美与情感美,选录的课文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以及丰厚的真情实感。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推敲手法,在每个细节之处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渗透思想。例如阅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时,“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栏绿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也是课堂探究学习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索溪峪的“野”,并由此展开联想:在你眼中,索溪峪哪里“野”?作者是怎样表达“野”呢?请你评价和阐述这种独特的美。通过直观教学与想象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逐一推敲文章的语言,找到形象表达“索溪峪的野”的字眼或语句。最后,我又给大家预留了课后作业,要求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填空:“这种美,是一种____的美;或____,或____。”这样,课上训练与课下训练相结合,想象创新与口语表达相结合,这是真正的有言、有意的教学手法。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天然合一的特征,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学生通过琢磨语言运用、感知人物形象、解读深刻内涵,无形中获得审美体验与人文精神熏陶。“言意兼得”是语文教学的美好理念,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握“言”与“意”的契合点,参照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重新构造语文课堂,彰显文本阅读之美,这仍是未来一段时间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学探究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梦思,吕沙东,梁春莲.语用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 (06):70-71.

[2]姜树华.“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 (Z2):21-25.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