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文艺美学与媒介文化之间的联系

2018-12-17秦泽宇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文艺美学社会价值信息时代

摘 要:现今全球化时代,文艺美学的延伸和发展受到了新兴媒体无处不在的影响,与此同时,“媒介”亦代表着一种特殊文化,象征着某个时代文化价值的符号。文艺美学是文艺与美学的融合,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新兴媒介文化给予了文艺美学新的研究观点和探索方向,因此,文艺美学和媒介文化之间拥有许多的关联与共通之处,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当前文艺美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艺美学;新媒体;信息时代;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秦泽宇(1991.4-),男,汉族,河南灵宝人,研究生,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广告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完全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媒介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阶段。人类社会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社会进步亦反过来促进媒介文化的更新与成长。媒介文化的范畴非常宽泛,容易受到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文艺美学属于文学的范畴,是一代一代文学艺术研究发展的结晶,指导和创造各种艺术审美活动,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具有精神层面的属性。“信息化”时代,文艺美学必须依靠媒介文化进行传播,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现实中,文艺美学和媒介文化相互融合,形成艺术与生活的协调统一,媒介文化也跟随着文艺美学提升了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

一、媒介文化的主要方面

1.媒介文化的内涵

人类信息交流的文化承载非媒介文化莫属,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媒介文化自然而然会产生。媒介文化是连接社会种群和生活各个角落的纽带,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则是传播、延伸与发展媒介文化的工具,通过这些媒介渠道,媒介文化完善与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沟通和发展。

媒介文化由多种元素构成,各种元素相互碰撞、改善、融合,达到相同的价值观,最终形成完整的概念。因为社会需要合理统一的行为规范,所以想要达成社会协调性活动,完整的媒介文化概念必不可少。

2.媒介文化的意义

每个时代,媒介文化均有着不同的作用,而信息化的全媒体时代,媒介文化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还是电脑、手机等互联网新媒介,媒介文化需要将各个领域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联互通的通道,增进经济、生活更好地沟通交流。为了实现社会活动的协调统一,媒介文化必须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拓宽新通道,保持完整而持久的传播动能。

3.媒介文化的作用

(1)协调与统一性。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除了由法律所控制之外,很大程度上由媒介文化掌握,对各个领域进行协调梳理,最终形成对某事件看法或行动的统一。当人们的沟通交流行为持续在媒介文化范围中被行使,人们自身的文化形态也会不断地完善、提升,即道德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行动的一致性,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2)加速社会分工合作。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于价值观以及社会认知,均会有所不同,通过媒介文化的连接与沟通,能够更多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改善自身的价值观,增加国家自豪感、民族荣誉感等,深度推进社会化分工合作,保证社会集体能力同个人能力持续进步。

(3)传承民俗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需要不断传承下去,当代媒介文化利用新媒体的能力,无所不容、无所不达,将民俗文化融入媒介文化之中,不仅使媒介文化予以演化提升,扩展了文化、知识的传播范畴,而且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得文化与传播有效统一。

二、文艺美学的主要内容

1.文艺美学的内涵

文艺美学是对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结果进行审美与评判,具备精神属性,研究对象是文艺类作品。虽然文艺美学具有审美属性,但是同时也有其特殊性。一般文艺作品只需要探究其内容、结构、功能、价值等,如果由文艺美学来评判,则还需深层次研究作品的艺术美与生活美,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文藝美学创造出的文艺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公众喜欢文艺美学的原因之一。公众需要一个标准对文艺作品进行评估,而文艺美学恰好符合此要求,文艺美学审视和探究文艺作品的外部形态、内在内涵、创造过程、艺术美感、社会价值等,可以完全将作品的美学特性和规律显现出来。

2.文艺美学的精神属性

美学,在西方学术界被认为是哲学领域的学科,具备明显的哲学思想。我国学者则认为,美学并不是单纯的哲学思想,它是一种对艺术实践的长久的积累与总结,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呈现出某些特殊的形态,美学就是这种形态的代表。艺术产生美,没有美感则不会有美学。文艺作品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心灵和精神重要的营养物质,文艺美学在文艺作品的基础上产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自然而然,其精神属性也拥有了社会价值。

三、媒介文化和文艺美学的契合之处

1.媒介文化和文艺美学拥有相同的探究对象

社会沟通交流所形成的文化是媒介文化的基础,“百姓文化”是媒介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意识主流。文艺美学研究的是文艺作品,而公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也就是社会活动。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均是源于社会活动,媒介文化重在交流,文艺美学长于审美,媒介文化在交流传播内容之时也是审美的过程。我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媒介传播中能量巨大,不同的时代,公众有不同的喜好与审美标准,媒介文化引领着大众的审美风潮,例如,一年一度的春晚,不仅饱含丰富的媒介文化,更是引发流行风潮的源头,所以流行与美丽总是在划等号。

2.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具有相同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改变。由于西方思潮的引进,互联网的发展,媒介文化的更新,很多“西式美感”从怀疑到接受,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媒介文化引领着文艺美学的变革,使美学对新鲜事物的吸收更加快速。媒介文化接纳的事物,在文艺作品中会被经常采用,而文艺美学的审美也会对此予以肯定和评估,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在社会价值的评判上达成了统一。

3.媒介文化促进文艺美学的进步

媒介文化是现实文化、当代文化,艺术传播需要文化载体,媒介文化是不二选择。艺术家通常是根据现实生活的情况以及发展,再进行艺术创作,什么样的现实,则会创造什么样的作品。从莫言的《红高粱》到郭敬明的《小时代》,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但艺术风格完全不同,所呈现的艺术美也不同,不是“美学”变了,而是“时代”变了。媒介文化的改變,造成了艺术作品的改变,从而也促使美学的改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媒介文化的改变大力推动了文艺美学的进步,审美的观念在媒介文化的传播中逐渐演变成社会流行风潮。

4.媒介文化和文艺美学都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媒介,也许只是一种工具,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一个一个的媒介形式,既冰冷又生硬,文艺作品的诞生,使得这些媒介形式变得温暖、有趣、富有人性。优秀的文艺作品,具备丰富的艺术内涵,能够加强媒介传播的力量,使得媒介文化更加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快速广泛地传播。媒介文化和文艺美学在思想层面与艺术层面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让优秀文化与社会紧密结合,成为支撑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新媒体”大环境下的信息化时代,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时代的发展,使得文艺美学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文艺美学必须同媒介文化一起,不断与时俱进,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调整和改善思想内涵、艺术理念等,充分利用媒介的作用,使文艺美学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齐志家.时尚与身体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费君清.媒介融合与文化传承[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王月.新世纪媒介文化的变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文艺美学社会价值信息时代
陈望道文艺美学思想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评介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