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妖猫传》中长恨歌的情结

2018-12-17潘丽莎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长恨歌情结

摘 要:《妖猫传》中讲述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故事情节,这首《长恨歌传》是白居易在其三十五岁时所创作的一首诗,创作年间正直唐宪宗元和年(806)。这首诗词是白居易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被后人广为流传。并在当代电影《妖猫传》中被采用,被后人传颂,《妖猫传》中将长恨歌的情结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将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情感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下文将针对《妖猫传》中的长恨歌的情结展开探析。

关键词:《妖猫传》;长恨歌;情结

作者简介:潘丽莎(1972.7-),女,壮族,广西贵港市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文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1、前言

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在贞元十八年中拔萃科,并且获得了校书郎的职位。在元和元年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这首诗的由来,是白居易在盩厔县尉任上时结识了两位当地的诗文朋友,其中一个叫陈鸿,另一个叫王质夫。这三个人曾经在元和元年冬季十二月某日,一同游玩仙游寺时,三个人在闲谈之中,聊到了有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三个人都有非常深刻的感慨,共同扼腕叹息。这三个人在一同饮酒时,王质夫将酒杯举起,对白居易说了这样一句话,王质夫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世间罕见之事,并且希望能够有一个人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进行滋润传播,不愿看到这一罕见之事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湮灭无闻。并提议白居易是擅长做诗之人,能够将感情完美的融入到诗歌之中,将其创作为一首诗歌,白居易听了以后,将其创作为《长恨歌》。在白居易长做《长恨歌》的同时,陈鸿也创作了《长恨歌传》。这首《长恨歌》以及《长恨歌传》都是当时的作者有感而发,并且是在公元756年7月15日的马嵬驿兵变之后,三个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的将这一历史故事进行创作,从这里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历史故事具有的深远影响。下文将对其中的情结展开详细的分析。

2、《长恨歌》中的故事情结

《长恨歌》中所讲述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在历代的帝王爱情故事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爱情故事,其中由于故事的主人公身份地位的特殊,也对历史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再加上白居易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所创作的诗歌大多是通俗易懂,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因此这个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杨贵妃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广泛的关注。但是杨贵妃,在最后并没有成为皇后,这其中的原因也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关注。杨玉环成为唐玄宗的妃子已经有二十多年,这其中,杨玉环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是做贵妃的,这是十五年之间,唐玄宗如果想要将杨玉环立为皇后,其中有非常充裕的时间,但是,唐玄宗并没有将其立为皇后,并且,皇后之位在唐玄宗将元配王氏皇后废除之后,皇后之位一直空缺无人,但是,唐玄宗并没有将杨玉环立为皇后。深究其中的原因,一是杨玉环曾经是李瑁的妃子,李隆基对这一点有很大的顾虑;第二点是李隆基和杨玉环之所以能够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两个人拥有相同的文艺兴趣,但是李隆基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想让杨玉环母仪天下;第三点是尽管杨玉环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人,能够在皇帝面前做到合皇帝的心意,但是李隆基对杨玉环并不是很满意;第四点是杨玉环没有很大的野心,在获得李隆基宠爱的同时,与李隆基的文艺兴趣相投,因此,对于皇后的称号并不是很在意,相反,觉得杨贵妃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充实;第五点是唐玄宗在晚年的时候由于沉溺于男欢女爱,对立后之事,并不在意。

关于杨贵妃的死,在《长恨歌》中的一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还有其中的诗句“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等的一些诗句,大致上是在说,玄宗带领队伍逃离长安时,逃跑到了马嵬驿时,将士们已经饥饿交迫,心中都有了怒怨,并且当时的左龙武大将军认为祸乱是由杨国忠引起的,并向借此机会将杨国忠除掉。于是,他便借机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了太子,太子并没有对其做出决定。当时的杨国忠由于受到吐蕃使者二十余人的阻拦,还抱怨杨国忠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忍受饥饿,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将士们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呐喊:“杨国忠跟胡族盗贼合谋造反”,并且有人向他射箭,但是并没有射中,然后,杨国忠逃跑到了驿站西门,将士们追上他,并将他杀死。这时陈玄礼对唐玄宗说,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不适宜繼续供奉,希望陛下能够割恩正法,唐玄宗对陈玄礼说自己会将此事进行处理。唐玄宗深知杨贵妃常年居住在深宫之中,对于杨国忠谋反之事,并不知晓,但是唐玄宗的将士将杨国宗杀害,将士们怎能安心让杨贵妃陪伴在唐玄宗的身边,但是唐玄宗却一直在为杨贵妃开脱。这时,高力士对唐玄宗做出了进一步的提示,他提示唐玄宗,杨贵妃本身确实无罪,但是将士们已经将杨国忠进行了杀害,只有让杨贵妃离开唐玄宗的身边,将士们才能够安心!并且,他希望陛下能够慎重考虑,这样将士们才能够放心。唐玄宗听完这话之后,命高力士将杨贵妃送到了佛堂,并将杨贵妃施行缢杀,然后将杨贵妃的尸体放在驿站的院子中,让陈玄礼等人进行验身证明。

杨贵妃美貌非凡,很多的人不愿意面对杨贵妃死去的事实,因此,对于杨贵妃的死法以及杨贵妃是否真正的去世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说杨贵妃是吊死在驿站院子里的梨花树上,还有人说高力士为杨贵妃找了一个替死鬼,然后被人送往了日本。人们对于杨贵妃未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怜香惜玉的心理,并不是真实的。

杨贵妃在马嵬驿站被唐玄宗赐死的悲惨爱情故事,一直以来都被历代诗人当作写作的素材。在对杨贵妃被赐死的事件中,很多的诗人不仅仅是对杨贵妃的死感到叹息,更是对帝王沉湎声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因此,创作出了非常多好的作品,被后人广为流传过。其中,白居易所刻画的《长恨歌》中,是怀有一种“惩尤物”的目的,但是其“惩”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长恨歌》中,对于杨贵妃曾经成为三年的寿王妃以及唐玄宗夺人所爱的事件却只字不提;《长恨歌》中对于杨玉环姐妹骄奢淫逸的描写也没有明显的突出,反而在杜甫的《丽人行》中把杨玉环姐妹的骄奢淫逸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里可以看出,《长恨歌》中,在对杨玉环所进行的刻画中大多是温和委婉的。

《长恨歌》中所描述的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能够看得出杨贵妃的得意以及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如果读者能够换个角度来看待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能够看出对其他宫女的不公,能够感受到其他宫女的寂寞,甚至是绝望。都是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除杨玉环之外的两千九百九十九个佳人,在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时,过着怎样寂寞、悲惨的生活。

结语:

《长恨歌》一直以来都是一部受到人们争议的作品,但是,它却依旧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这也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如果没有白居易创作的这首诗,后代的读者不会知道杨贵妃止于三十八岁的生命,以及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悲惨爱情故事,就不会被人知晓。尽管白居易将当时李唐王朝的皇帝的情感故事进行撰写至家喻户晓,白居易并没有得到排斥,反而被重用,所担任的官职也越来越大。由此可以看出,《长恨歌》中的故事情结,受到读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贾舒.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妖猫传》中的“他者”形象考[J].电影评介.2018 (1) :16-18.

[2]易雨潇.东方幻境的形神写照——与屠楠、陆苇谈《妖猫传》的美术创作[J].电影艺术. 2018 (1) :148-153.

[3]程波.作者意识下的类型探索——评陈凯歌拍《妖猫传》[J].上海艺术评论.2018 (1).

[4]林钰颖,黄伟杰.从《妖猫传》看陈凯歌电影创作的“坚持”与“突破”[J].北方文学.2018 (6) :254-255.

猜你喜欢

长恨歌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长恨歌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一名人大代表的扶贫情结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