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国产悬疑片如何“玩转悬疑、直击人心”

2018-12-17钟琬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钟琬

摘 要:《二次曝光》、《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这三部悬疑电影整合了科幻、谋杀、惊悚以及心理等类型化元素,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探讨国产悬疑片如何将悬疑玩转得绝妙绝伦,呈现复杂的人性困境,布构悬念起伏的多维度叙事结构,将刺激与心跳融入观众血液,直击心灵。

关键词:悬疑;《二次曝光》;《催眠大师》;《记忆大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一、呈现后现代社会复杂的人性困境

在如今享乐主义盛行的浮躁社会环境中,长期性的焦虑与恐惧、信仰的缺失及价值观的扭曲成为时代大众心理的主要写照。这三部影片从人的精神根本出发试图呈现出现代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性困境。

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指出,人的精神活动会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不同层次中发生。意识只占人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主体精神,而释梦是帮助人类进入潜意识的重要手段。[1]《催眠大师》中医生徐瑞宁实施催眠治疗患者,设置一个假设的虚拟环境,借此帮助患者在梦境中找回自我。电影通过意识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催眠师根据潜意识渗透到患者的记忆中,减缓患者的防备和抵抗心理,通过深度对话帮助患者实现自我解放。

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所有人的人格发展都源于婴幼儿心理性欲发展的变化。影片《二次曝光》中,宋其因幼时目睹父亲残忍杀害母亲的场景,自此心中留下了无法抹灭的童年阴影,自此以后雨天成了她记忆中的噩夢。童年创伤的图像延伸到她成年后的幻觉中,成为她拼贴想象的关键素材。[2]同样,《记忆大师》中的沈警官由于童年时期亲眼见到母亲遭受父亲的残酷家暴,内心烙印下挥之不去的童年噩梦,导致性格深处滋生了恶魔的种子,最终一步步地走上无法回头的犯罪道路。

不管是《二次曝光》中缺失正常的父爱而对养父儿子产生畸形情感的宋其、《催眠大师》中因失误造成爱人和兄弟意外身亡的徐瑞宁,还是《记忆大师》中从小目睹家暴从而走上深渊的沈警官,都深刻表现出现代人信仰与情感的缺失,坚定信仰价值体系的缺乏。

二、布构悬念起伏的多维度叙事结构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在论及有关悬念设置问题时提出:“一步,一种精神状态逐渐形成,摄像机突出一个细节,然后再突出另一个细节。关键是把观众直接拉近那情景之中。”[3]《催眠大师》核心情节中出现的悬念:方教授介绍任小妍病例给徐瑞宁、去餐厅吃饭步行而非开车、任小妍遇见老太与怪异女孩的灵异事件……所有悬念围绕情节展开,呈现出“一步一步地逐渐构成一个心理情境”、“从突出一个细节,然后另一个细节”组合特征,最终“把观众直接拉近情景之中”。[4]希区柯克赞赏“炸弹理论”,从而达到惊悚片的最高境界:心理惊悚。影片《记忆大师》在“记忆”可以“被删除和存储”的未来时空里展开,男主人公江丰与犯罪凶手沈警官拿错对方的记忆,使得作家江丰陷入一个家暴谋杀案件中,整个案件在江丰的碎片化记忆重载中展开,跟随影像制造的层层迷雾进入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中,不到最后无法预知结果。

影片突破常规性叙事视角,采用主观视角引领全局。《记忆大师》以江丰的主观视角切入全局,伴随江丰的记忆重载进入剧情,他既充当记忆事件的“聚焦者”,又作为真实案件的“叙述者”,双重身份的统一使得案情的推演更加扑朔迷离。《二次曝光》无论是宋其的主观幻想,还是跟随养父日记重拾亲身记忆,臆想、摇晃不定的物象都是从宋其视角下发现的,观众因她的视角陷入故事。

影片在多维度的时空里讲述故事,让人眼花缭乱,却又为之心颤。《二次曝光》整部电影是由幻念、被隐藏的记忆和现实所组成,前半部分是宋其自己的臆想,全部都是幻觉,后半部分回归现实,电影在回忆、幻想、现实三个时空维度跳转,呈现出别样的梦幻空间。《记忆大师》以作家江丰的视角展开案件,记忆时空与现实时空交织,影片在不断转换地多重“世界”里展开:当下现实世界、江丰本人的记忆世界、江丰重载的“凶手记忆”世界、凶手记忆世界,这四个维度的世界在时间错位中呈现,给人强烈的压抑、窒息感。

三、多元素的类型化整合和商业化重构

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表示:“艺术电影的故事设计取决于没有固定规则的普遍规律。极简主义和/或反结构破坏是艺术电影区别于其他类型惯例的基础。”[5]这三部影片成功跨过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灰色地带,既最大化地表现导演艺术的价值,又完美地进行了商业元素的重构。

《二次曝光》是一直热衷文艺片的李玉导演首次挑战的具有先锋精神的惊悚悬疑电影。影片开篇近30分钟的内容,完全属于标准悬疑片的类型模式。之后,观众渐渐看到影片加入了爱情、悬疑、惊悚等多种元素,实则是导演打着悬疑的旗号诉说了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影片《催眠大师》构筑了三方面的类型化元素:情节围绕任小妍与徐瑞宁的精神创伤展开,在两个主要角色催眠与被催眠、治疗与被治疗的往复回环中揭开一个个新的事件与谜底;人物设定方面,任小妍是一个伪饰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正常人,而以著名心理医生形象出现的徐瑞宁才是那个故作常态、“道貌岸然”却患有“创伤后症候群”经常出现“严重的自残行为”的真正的精神病患者。《记忆大师》上映时打出“软科幻”的名号,故事被一个科幻的脚手架覆盖着,看起来就像黑镜最喜欢的酷技术者的反击。然而,科幻只是引子,故事核心实质上是讲述一桩牵扯家暴的谋杀案件,植入了犯罪、软科幻,以及爱情、亲情的情感元素,不仅进行了高度商业化的改造,还加入了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四、结语

面临苦难和伤痛时,主流的价值观念总是提醒人们向前看,对痛苦和磨难进行压抑或选择性遗忘,不正面碰触苦难所带来的心灵创伤。而这类悬疑电影将心理创伤撕开,直面痛楚,释放积压的愤怒与愁闷,直击现代人内心深层的恐惧与焦虑,迎合了人们喜欢寻找刺激的猎奇心理,也能快速地填满都市人内心的空虚和窥视欲,电影成本小,容易开发好的剧本,融入本土化特色。

注释: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2]孟滢,《多重时空下的心灵救赎——赏析电影<二次曝光>》,《大众文艺》,2014年第4期。

[3][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严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2页。

[4][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严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2页。

[5][美]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3][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严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孟滢,《多重时空下的心灵救赎——赏析电影<二次曝光>》,《大众文艺》,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