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君王对于臣下的控制
2018-12-17杨锐
杨锐
摘 要: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在如何强化皇权保持国家稳定的层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这也对后世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动地展示了君王如何平衡三大势力,加强对于臣下,特别是外戚的控制,进而专制皇权手腕。
关键词:三种势力;皇权;专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在如何强化皇权保持国家稳定的层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这也对后世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朝初年功臣、外戚、宗室相互制约,高皇帝刘邦封建刘氏子弟,靠的是宗室限制功臣,平定诸吕则是功臣和宗室一起联手对付外戚,而到七国之乱又变成了外戚和功臣来消灭有野心的宗室。总之,无论三种势力中的哪一种获得斗争的胜利,最终的获益者总是皇帝及其代表的专制皇权。
如何平衡三种势力的关系,却很是考验皇帝本人的政治手腕的。汉武帝处理这种关系的手法很可以代表汉代帝王对于臣下的控制方式。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中表现了两个外戚窦婴与田蚡的矛盾。窦婴是汉景帝母亲窦太后的堂侄,就身份而言窦婴是一个外戚,但因为他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担任大将军,为汉室的稳定立有大功,所以他又和功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并非武将出身的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且排在名将周亚夫之前去讨伐叛乱的宗室,依旧是汉景帝用外戚制衡功臣的手段。所以《史记》说:“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2]
窦婴“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取财为用,金无入家者。”[3]有些战国贵公子的味道。他还表现出了很强的人格魅力,使得很多大臣都攀附于他。在战争结束后,他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周亚夫一起封侯,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不过,这也是窦婴的问题,在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专制王权不断加强,皇帝对大臣的私人势力愈发忌惮的时候,他还在像过去一样培植自己的力量,沉浸在战国时公子们“门客三千”的迷梦中。这当然是为皇帝所不喜的,难怪汉景帝会说他是“沾沾自喜”[4],并且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
田蚡是王太后的同母弟弟,汉武帝的舅舅,《史记》言其“貌侵”但“辩有口,学槃孟诸书”[5]。在汉武帝才登基时,他皇帝母子最重要的助手。但田蚡的问题是他不像窦婴一样为朝廷立有大功,仅是靠姐姐的关系握权力。这样他就无法获得功臣集团的认同,而他的私德和如贵公子一般的窦婴更是无法相提并论。更大的问题是同为外戚,窦婴代表着过去,田蚡代表着现在,旧势力依旧掌握着大权新势力还不够成熟,皇帝夹在中间,稍有闪失可能连自己的位子也无法保住。
汉武帝刚亲政的时候用窦婴为太尉,田蚡为丞相,试图让自己通过推行儒术而向崇信黄老的窦太后夺权的改革得以施行。可是这次改革被窦太后阻止,两人都被免官。汉武帝一直忍耐到窦太后去世才重新掌权,田蚡重新被任命为丞相,窦婴则被遗忘。
汉代的丞相拥有极大的权力,这对君权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而在西汉时期,可以参考的经验却不多,这也注定了田蚡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汉武帝产生怎样的影响。田蚡行事专横跋扈,连二千石高官的任命都是他说了算,甚至让汉武帝说出了:“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6]这样气恼已极的话。
好不容易从祖母那里得来的权力又转移到了舅舅和母亲手里,这是汉武帝所不能容忍的。灌夫和田蚡的结怨正好为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契机。
灌夫和窦婴关系极好,非常看不惯窦婴失势后门人纷纷投靠田蚡的行为,因此他在宴席上向田蚡挑衅。田蚡对其怀恨在心,以“骂坐不敬”的罪名将其收押,最后定为“弃市”罪。这里的“骂”指的是灌夫挑战了太后的权威。田蚡依旧想要用外戚的权威来打击对手,而汉武帝则采取“东朝廷辩之”的方式,在太后所在长乐宫让大家当庭辩论。这是汉武帝希望通过朝臣来打击外戚。
精明的朝臣们都首鼠两端,纷纷表示“唯明主裁之”[7],所以主角依旧是窦婴和田蚡两人。
“魏其度不可奈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蚡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8]
在两人的辩论中,窦婴主要攻击田蚡的贪赃枉法,而田蚡则说自己生活奢侈正是国富民强的表现,不像窦灌二人图谋不轨。最终灌夫、窦婴被处死。汉武帝的计划看起来失败了,不久之后田蚡也病死,整个事情尘埃落定。其实汉朝另外一个外戚卫青倒是看得明白:“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9]谁威胁到了专制王权谁就不会有好下场。
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汉武帝加快了“察举”制度的建设,培养听命于自己的人才,同时创立“内朝制度”以绕开三大势力的掣肘。从此以后,武帝朝权贵不敢养士,丞相也不敢跋扈。这些都对中国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注释:
[1]《史记》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2]《史记·孝景本纪》 P440 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3]《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40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4]《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41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5]《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42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6]《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44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7]《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51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8]《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P2851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9]《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P2925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参考文献:
[1]《史记》司马迁 中华书局 1959年.
[2]古非清. 重读《魏其武安侯列传》——兼论西汉前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性质.固原师专学报.1992.
[3]黃绮冰.专制黑暗文中现——读《魏其武安侯列传》.福建电大学刊.1997.
[4]殷孟伦.通过“魏其武安侯列传”来看司马迁“史记”的语言艺术.文史哲.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