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冲突与主题解读

2018-12-17甄亚歌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情感态度主题

摘 要: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往往能对作品产生许多独特的效果。抓住作品的矛盾冲突,对我们把握作品主旨,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与价值评判,意义重大。本文以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常见的文学体裁为例,分析抓冲突对于作品主题解读的意义。

关键词:矛盾冲突;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评判

作者简介:甄亚歌(1980.12-),女,福建省厦门市人,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中教一级语文教师,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8月从教至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2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往往能对作品产生许多独特的效果。抓住作品的矛盾冲突,对我们把握作品主旨,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与价值评判,意义重大。

无论小说还是戏剧,情节发展都离不开矛盾冲突,因矛盾双方的性质以及矛盾冲突的结局不尽相同,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比较鲁迅小说《祝福》与曹禺戏剧《雷雨》可有所发现。

小说《祝福》矛盾冲突典型,若详加解读,情节发展中有多种冲突双方和冲突形式,最集中的突出表现在祥林嫂和鲁四老爷之间,以及祥林嫂和鲁镇人之间。祥林嫂、鲁四老爷、鲁镇人代表三种不同性质的群体,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反而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思想僵化,反对变革;鲁镇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地方,有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思想,这里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所以鲁镇的人们在小说中是一群冷漠、无情而且愚昧无知的群体。

因此,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冲突实则是不同等级的矛盾,是封建卫道士对旧中国劳动妇女的鄙视、钳制与戕害,这就构成了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主题,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反观祥林嫂和鲁镇人,她们同属于被压迫的社会底层,本应该最能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但是祥林嫂在鲁镇人的鄙视、嘲笑、冷漠中被孤立,加深了她命运的悲惨,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这应该是鲁迅先生更为痛心的国民劣性,而这一层矛盾冲突更加突显了小说要揭示的主题: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它不仅吃了祥林嫂,也吃了鲁镇人,又帮着鲁镇人让祥林嫂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是无路可走,精神备受摧残与折磨。再看冲突的结局,祥林嫂死去,死在“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如此形成强烈的对比,祥林嫂死后,众人的表现如何?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鲁四老爷很生气,因为祥林嫂死得不是时候,死在新年夜,不吉利,给他的心情添堵。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短工毫不关心祥林嫂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祥林嫂死与不死对鲁镇人来说毫无意义,甚至连做谈资的价值都没有。

祥林嫂悲惨的死亡方式和死亡时间,鲁四老爷和鲁镇人在它死后的反应,就是矛盾冲突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再次有力地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再来看矛盾冲突性质以及表现形式与小说《祝福》同中有异的戏剧《雷雨》。《雷雨》中大的冲突有四组: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冲突,周朴园和鲁大海、鲁贵的冲突,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繁漪和周萍的冲突。曹禺对人物身份设置典型: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本家,他既是一个自私、冷酷、虚伪、无情、金钱至上的资本家,也是一個专横独断、唯我独尊的封建家长。鲁侍萍代表着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自尊、顽强。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是工人阶级的一个典型。蘩漪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之下,她情感丰富,不能忍受封建家庭礼教的“三从四德”,渴望男女平等,渴望人身自由,渴望追求自己的真善美。周萍是作品中性格最为复杂和评论不一的人物,他反抗却又妥协;他自私虚伪却又良知未泯;他希望坚持操守,但又无法抗拒诱惑;懦弱、妥协、摇摆、矛盾。

主要人物不同的身份以及性格特点,使他们之间的冲突表现出多样的主题:如果周朴园和鲁侍萍鲁大海之间的冲突揭露了封建资本家的自私、虚伪、冷酷,那么周朴园和繁漪之间的矛盾就具有了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意义。而周萍、周冲、繁漪、四凤之间的冲突呢?难道作品只是通过周萍演绎一个复杂的双重乱伦之爱?曹禺在《雷雨》中安排过多的巧合,人物的血缘关系也错综复杂,这必定也与作品的主题有关。再看故事的结局,不像《祝福》中祥林嫂一人赴死,众人或唾弃或冷漠,《雷雨》中的结局是两个家族的所有的年轻生命或自杀或触电,全部死亡。从冲突的多样性和矛盾冲突的结局来看,说《雷雨》单纯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表现的是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是不够深刻全面的,不得不说,《雷雨》表现的也是一部命运悲剧,反映了命运对人的捉弄和人的生存困境。陈军在《论<雷雨>主题内涵的多义性》一文中对过去学术界从命运悲剧或社会悲剧的单一视角来阐释《雷雨》表示质疑,认为单一的解读都是狭隘和有失偏颇的,应该是兼而有之,承认主题的多义性。[1]曹禺本人也说他在写《雷雨》时,“甚至主题也没有预先想到它”[2],凭借“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动来推动”[3]使作品的矛盾冲突呈现不经预设的复杂多变性,表现作者“对宇宙许多种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4]作品复杂无理的冲突形式正可印证并非简单单一的主题内涵。

冲突意味着矛盾,情节的矛盾冲突折射了人物内心的两难抉择,亦即内心冲突,冲突是作者设计的,必然包含作者的价值预判,因此,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面临抉择的内心情感以及作者的语言情感,可指向作品的主题,也即作者的价值判断。

2016年全国1卷小说《锄》中,依赖百亩园得以生存的村民和依赖百亩园得以发展的工厂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冲突双方,最终,工厂出高价购买,村民在利益的诱惑下放弃土地,百亩园变身工厂。从这些情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文明浪潮下,人们屈从于利益,放弃传统的农耕生活。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最终以农耕文明的失败告终。然而,这还并非小说主题的深层分析,作者的价值判断寄托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六安爷身上,因此分析六安爷在这场巨变下的内心情感与抉择就尤为重要。

村民认为锄地毫无意义,半瞎子六安爷却坚持每天去百亩园锄地,村民和六安爷之间就构成了冲突,村民们是一个群体,大家都不理解六安爷这个倔强的老头,反复问他“图个啥”,不仅是对六安爷的不解,也是一种嘲笑,小说一开篇就把六安爷置于孤独的境地,“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与其说是他不止一次向别人做的解释,不如说是他内心的独白,因为他也明白没人会理解。何谓“过瘾”?是一种依恋不舍,是一种精神归宿。六安爷和村民们的冲突实质上是坚守农耕生活方式抑或放弃农耕生活方式,六安爷的“过瘾”,背后折射的是作者对农耕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必然走向没落的惋惜。而六安爷在孤独中“过瘾”表现出作者对坚守精神家园的赞美,还是有人在眷恋农耕生活方式,但这种眷恋有些孤独和悲凉。[5]

当我们发掘人物在冲突中的内心情感和作者字里行间潜藏的感情,才能读懂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价值评判,而这个正是作品的深层主题所在。

小说《锄》表现的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遭遇了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但是通过作者隐藏在六安爷身上的情感,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对农业文明渐被取代感到不舍、惋惜,却并没有对取代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同样是表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我们也可以读出冲突之下,作者明确的价值评判。这样的冲突未必只存在于小说中,散文作品中也比比皆是。

冯骥才的《四堡雕版》是一篇著名散文。不同于小说作者把情感寄托在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上,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更为直接一些。《四堡雕版》中最突出的就是每段结尾作者发出的疑问或慨叹。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那么谁救四堡呢?

从这些句子所表达的强烈情感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明确的价值判断,这里已经不只是对于传统沦落的不舍和惋惜了,而是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无奈、痛心;对商业时代冲击传统文化的沉痛批判,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当然,也有些散文作者情感表现比较含蓄,但是通过用词的特点还是能够看出来作者的情感倾向。2014年重庆高考卷《东坛井的陈皮匠》,作者的语言似乎比较冷静,但细加分析,作者的语言还是有所暗示的。“补鞋”“送书”两件事,作者叙述冷静缓慢:

“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

“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

“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

……

这些叙述表现陈皮匠对经济利益淡然恬静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也暗示了这个守护者的孤独。而作者体现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态度的词句,“迅速掀起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一批又一批 ”“合伙开发”,语言却是浮躁讽刺的。表现出这些人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热衷,对文化本质的忽略,蕴含着作者情感上的批判倾向。

由此,从作者为表现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对文化遗产态度不同而使用的语言,就很容易判断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价值判断,也即散文的深层主题:作者肯定守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批判将传统文化遗产过度商品化的社会现象,表达对时下强烈功利化的社会现象的忧虑。

总结来说,无论小说、戏剧还是散文,通过冲突来分析作品主题,能够帮助我们挖掘作者或直接或隐藏的情感,是困惑、观望?是不舍、惋惜?是痛心、批判……深究情感间的细微差别,才能更为准确地解读主题。

参考文献:

[1]陈军.论《雷雨》主题内涵的多义性.中华艺术丛论.2007.

[2]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王兴平、刘思久、陆文璧.曹禺研究專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3]曹禺.《雷雨》.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94.

[4]曹禺.《雷雨》.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94.

[5]陈红斌.立足整体,把握细节——2016年高考全国1卷小说阅读题考情分析.读写月报.2016年28期.

[6]冯骥才.四堡雕版.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情感态度主题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