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 模式研究
2018-12-17杨风
杨风
针对我国本科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的电路课程教学,笔者所在教学团队融合传统课堂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构建了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在线开放平台的优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以及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开展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质量。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往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培养;教学上启发性不足、“照本宣科”比较普遍;且往往采用“大锅饭”方式,忽略了个性化培养,容易形成“上课抄笔记,课后补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由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禁锢,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实践活动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实验与实践环节偏少,缺乏衔接递进,且内容手段比较单一,有机组合少,内容更新慢,跟不上人才需求的步伐,缺乏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最后,教学理念创新性不足,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整体性、环链性、系统性和有机性。根据新世纪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急需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满足人才培养转型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教学组织和高校教师应反思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近年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对于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来说,慕课的出现,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同时也迫使大学对传统教学进行深刻反思。这不仅涉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更涉及教学理念的转向。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将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学领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和研究热点。
“多元”强调的是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以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自主学习”,即让学生参与制订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管控学习进度,同时确定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并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二是“合作学习”,即成立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一定形式的分工,开展互助性学习;三是“探究式学习”,即先行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设计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表达相应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教学的前提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广泛参与的机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学习,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领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互动教学方式贯穿在多元教学形式的各个环节中,就是所谓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电路课程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设计
电路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电类专业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路知识,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重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利用在线开放平台的优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刻理解与形成系统的知识点脉络图,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路课程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课前:在课前阶段,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视频和慕课资源,目前选择的主要学习资源是我们教学团队开发的在线开放的电路课程网络资源以及学堂在线上相关的学习资源。每一节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下节课上课前需要完成的视频学习任务,预习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并完成慕课中要求的作业和思考题目,使学生在上课前就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自学了相关理论知识。
课中:在上课时,应当就知识点、习题、实验展开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引入团队合作与竞争模式,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锻炼团队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如下:①教师先简单串讲主要知识点(20分钟左右)。②然后进行知识点讨论。课堂以2人为一小组,6人为一大组,安排讨论部分知识点;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教师补充问题为辅,基本涵盖所有主要知识点;平均来说,每一大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提炼出10个至15个知识点,讨论时间计划占总课时的20%至30%左右。③做习题。课上讨论的习题分层次分难度进行,包括基本难度、中等难度和考研难度三类;讨论练习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案;一般3道至4道题左右;每节课的习题讨论时间大约占总课时的20%至30%左右。④当有实验讨论和演示时,首先叙述或讨论实验设计思路,通过仿真软件仿真演示实验结果;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电路问题,通过在线开放平台相关仪器仪表使用的视频学习、查阅资料等环节,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Multisim等进行电路分析和电路仿真;利用电路元器件、面包板等实际设备及器件,按设计要求或自主设计搭接实际电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的潜能和个人创新能力,提高工程设计报告分析和写作能力。
课后:课后阶段主要是学生复习自己在慕课课程中学过的电路知识,完成课后作业和讨论总结;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查找学生没有掌握好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根据学生在线学习和课后作业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的综合评价;要求学生绘制知识点脉络图,完成相应习题,完成课后实验。
实施效果
按照以上教学模式,我们教学团队进行了两个学年的教学改革。为了检验基于在线开放平台的电路课程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我们面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实施新模式以后,学生对“电路”课程的整体把握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主要知识点基本能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用”,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基本工程电路的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第二,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考试答题情况来看,基础问题的错误率降低了,重点难点的答题正确率有所提高;第三,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课题,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上屡获佳绩。可见,利用在线开放平台的优质资源,通过实施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袁明兰.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61-162.
[2]张艳丽.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109-110.
【基金: 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6061) 《基于在线开放平台的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