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对比,显旨添彩

2018-12-17易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邓稼先芦荟手法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运用对比来衬托某方面的特点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语文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常见。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有什么好处和作用呢?根据课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使用对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因为迟到,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里,结果却发现教室里的气氛不同寻常。平常学校开始上课时,总有一阵喧闹,可这一天的教室里却异常地安静。韩麦尔先生的穿着十分庄重,而且整个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氛围。最让小弗朗士感到吃惊的是,后面板凳上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这段对比,既表现了小弗朗士的困惑,更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写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做了铺垫。

使用对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在《邓稼先》一文中,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对比,作者先是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接着,把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打断别人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行为与邓稼先的不引人注目、谦逊、从不骄矜、没有小心眼儿的品质进行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真诚坦白、忠厚平实的性格特点,突出了邓稼先作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伟大的人格魅力。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邓稼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而在小说创作中,对比更是在凸显人物性格特点、突出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绝妙的作用。在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作者正是通过前后对比的手法,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奥楚蔑洛夫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使用对比,能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变色龙》一文中,听说小狗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立即改变态度?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并警告赫留金不要玩花樣,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时,他的随从说这好像不是将军家的狗,他又开始“变色”,说这只狗“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坯子”。当又有人说好像在将军家看到这条狗时,他又说:“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当最后从将军家厨师口中得知这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他马上赞扬小狗是“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厨师走后,他恐吓赫留金说:“我早晚要收拾你!”又继续巡逻去了。契诃夫正是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奥楚蔑洛夫上演了一出丑态百出的滑稽剧,也撕下了在沙皇统治下的警察走狗的道貌岸然的假面具,无情地鞭挞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残暴黑暗,其讽刺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使用对比,凸显文章主题,突出作者强烈的情感《阿长与(山海经)》是运用前后对比、欲扬先抑手法的典范之作。儿时,在作者心目中,阿长有很多陋习,比如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个“大”字。她没有文化、粗俗无知,有许多令人不喜欢的礼节规矩。而当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以至于对过往所有的抱怨“从此完全消灭了”,并且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了”,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正是在这种对比和情感的转变中,长妈妈的形象丰满起来,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赞美之情得到充分表达。长妈妈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善良纯朴的劳动妇女也成为文学长廊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可以学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通过对比,文章行文不再平淡,而是变得曲折有致,情节更加生动。通过对比,人物形象不再单薄,而是更加丰满,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比,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意旨更加凸显。

学生例文

遇见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 谢沁田

冷风呼呼地刮着,绵绵雨丝飘在脸上,飘进我的心里。

背着沉重的书包,低着头,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儿,一边在小区花园里的小路上低头徘徊。唉,那份试卷就静静地躺在书包里,令我感到如芒在背。又考砸了!数学曾经是我的强项,但这几次的考试成绩着实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恐怕真的应了那句魔咒——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走着走着,一抬眼,一株碧绿茁壮的植物闯入我的眼帘——定睛一看,那不是一株芦荟吗?它的叶片吸足了雨水,显得饱满挺拔,轻轻一戳,仿佛就能流出水来。厚实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簇拥在一起,就像一把绿色的火炬,而叶片边缘密密的锯齿犹如精美的花边。我仔细观察着眼前这株芦荟,发现在层层包裹的叶片中间,一个小芽冒了出来,它探着调皮的小脑袋,仿佛在对我说:“嗨,老朋友,你还记得我吗?”

蒙蒙细雨中,我的眼前仿佛闪过一道光,为我打开记忆的闸门。去年暑假,爱养花草的表姐送给我一盆芦荟。当时,正备战小升初考试的我对这盆芦荟爱不释手,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桌前的窗台上。开始几天,我每天都坚持给它浇水,细心地擦掉叶片上的灰尘。可是,作业一天比一天多,功课一天比一天重,我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芦荟也渐渐被冷落了。妈妈看我没有时间照料芦荟,就把它放到楼下的花园里,让它自然生长。

一天,妈妈指着花园边的一只花盆说:“这就是你的芦荟,没有人照顾,只能斯人独憔悴了。”只见它的叶片干枯,无精打采,仿佛在责怪我这个主人很失职!但是,我并未为它停下复习迎考的脚步。每天,我步履匆匆,奔跑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渐渐忘记了它的存在。

现在,就在这一瞬间,我发现它突然昂首挺立在我面前,我们再次相遇了!眼前这株绿意盎然、茁壮生长的植物会是我那盆芦荟吗?我急忙凑近看,沾着泥巴的花盆露出熟悉的小鸟图案,没错,它就是被我遗弃了许久的那盆芦荟!又惊又喜的我不禁惭愧起来——曾经干枯憔悴的芦荟如今生机勃勃,它是怎样挺过来的呀?

雨停了。一道彩虹横跨在花园的绿草丛中,是的,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这株芦荟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屈服。而我呢?因为几次考试失利就放弃自己吗?

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这盆曾经被我遗忘的芦荟,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逆境!我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教师点评

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文章的亮点。一盆不起眼儿的芦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小作者灰暗的内心。一则简单平常的故事因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变得曲折有致、牵动人心。成长路上多风雨,但生活也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一次次历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

(易新)

我们,我们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九年级 朱怡旭

指导教师 王兴艳

那个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向大地,花草树木蜷缩着,昏昏欲睡。蝉似乎也口干舌燥,失去了歌唱的热情。上课铃响了,热闹的操场瞬间空无一人,校园立刻安静下来。

老师的声音传来:“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3页……”

同學们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我也赶紧拍拍脑门儿,让自己清醒清醒。还没翻开课本,我就听到一位同学大喊:“老师,胖瑞流鼻血了!”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胖瑞便冲出了教室,我只感到一阵风从身旁呼啸而过。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只听有人喊道:“谁给他拿点儿纸呀?”我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纸巾,紧跟着飞出教室,忙喊着:“喂!纸——”

意识到现在是上课时间,我赶紧跑回来,顺手把门插上。老师在一旁提醒:“你现在把门插上,一会儿他回来准把门撞坏。”我愣了一下,刚想去开门,只听“砰”的一声,胖瑞冲进了教室,门栓瞬间掉在地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教室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胖瑞看着地上的门栓,挠挠头,无辜地说道:“哎哟,谁把门锁上了?”

又是一个艳阳天,老师正激情洋溢地讲着课,突然,一声尖叫划过天空,我吓得一激灵,只见靠窗的几个女生惊慌失措地向教室外跑去,我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看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发生了什么事?虽然我一头雾水,但还是跟着同学们一起逃出教室。

很快,楼道里挤满了我们班的同学,很多人看起来和我一样迷茫,只有老师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站着。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开始尖叫的女生擦擦额头上的冷汗,解释道:“刚刚有一只大马蜂,真是吓死我了!”

老师无奈地从教室里走出来:“马蜂已经飞出去了,大家快回来上课吧!”大家终于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哭笑不得。尖叫的女生羞红了脸,尴尬地回到教室。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看着越来越沉稳的同学们:大部分同学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大扫除,大家相互配合,干劲十足。坐在座位上的同学有的正安静地学习,有的正与同学小声地探讨问题。大家已不再是刚入学时冒冒失失的模样了。

窗外的爬山虎,一丛丛绿叶紧紧贴着墙面,正努力向上攀登。我想,我们不就像这些爬山虎,正努力奋斗和成长,将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吗?

教师点评

成长的经历总是那样让人难以忘怀。在这篇画面感极强的作文中,小作者妙用对比,从男生到女生,由个人到集体,既写出入学之初同学们的莽撞与慌张,又写出一年之后整个集体的成长与变化。此外,文章开头与结尾的景物描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成长与变化就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着,润物无声,格外美好。看似寻常的对比,却在笔锋一转中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增添了光彩。

(王兴艳)

那一刻,他触动了我的心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初一 蔡骁润

一直有些讨厌他。

他相貌平平,成绩也平平,坐在不起眼儿的位置上:第一列第三排,这是老师、同学都不会关注的地方。

没有人喜欢跟他说话,因为他一张嘴就喋喋不休;也没有人喜欢和他同桌,因为他身上总有一股浓烈的汗臭味儿。

四年级时,因为与同桌不和,我被安排坐在他的后面。他很高兴,每次吃午饭时,他都转过头来给我讲《水浒传》,但每次都被我嫌弃的目光瞪了回去。

一次,学校要举办朗诵比赛,老师动员同学们报名时,全班同学都“病恹恹”地低下头,只有他兴致勃勃地举起手。

“你……行吗?”老师还是学校的副校长,对荣誉十分看重,他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他。

“他可不行,说不定会把评委给熏死!”“是呀,他不给我们班扣分就不错了!”“不行不行,他肯定不行!”同学们议论纷纷,都嘲笑他。

大家都像看好戏一般,期待他当场出丑。

周五,大礼堂里坐满了人,前六位选手发挥得都不错,但大家对他们都不感兴趣,只期待着他的出现。

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他走上台,对着麦克风朗诵起来。我们听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开始似小溪流水般节奏轻快,之后便像是黄河波涛那样排山倒海般袭来。那是一种完全没有听过的声音、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当声音戛然而止,雷鸣般的掌声在整个礼堂里回响。

他放下话筒,眼睛亮晶晶的。比赛结果不言而喻,他登上了冠军领奖台,全班同学都拥抱了他。那一刻,没有人再计较他的汗臭味儿。那一刻,他的表现触动了我的心灵!

教师点评

讨厌一个人很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青少年学生更是“爱憎分明”。文章采用对比结构,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具有明显的“缺点”而不受同学欢迎,但最终获得认可的同学形象。鲜明的对比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鲜活、可爱、淳朴的初中生形象。

(易新)

猜你喜欢

邓稼先芦荟手法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我爱芦荟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感悟生命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芦荟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