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河滚滚

2018-12-17邱俊荣

湖海·文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阜宁洪泽湖入海

邱俊荣

从阜宁城出发,沿着329省道向西行至阜宁与涟水交界,要经过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三条大的水系,而对于水的来源去往,很多人知之甚少,还有误传。其实它们都是古淮河的孩子。

黄河夺淮开始的日子算起,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的烟云虽然散去,但留下的创伤,只有古淮河和淮河流域的人们知道,绿树成荫的绿色长廊和缓缓而去的河水,让那些疼渐渐远去。黄河故道万亩经济林的生态改造,将让这条饱受争议的“弃婴”,重新美丽绽放。

(一)

站在废黄河的东岸堆堤上,淡黄色的河水缓缓向北,两岸绿树成阴,这里根本看不到当年淮河之水清澈至深、浩浩荡荡直奔黄海的气势。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

淮河本来属于外流河,即淮河水最终将由陆地流入海洋,淮河原本也有自己的入海水道。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从夏朝到北宋时期,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淮河从发源地蜿蜒东流,沿岸汇集浉水、汝水、颍水、沙水、淠水、涡水、涣水、汴水、睢水、泗水等支流,其中支流水系变化最大的是泗水水系。泗水入淮北,淮北支流主要是洪汝河、颍河、涡河和汴泗河、沂沭河等,经淮阴向东,经阜宁在今响水县云梯关入海。那时的淮河,水系完整,河道深阔,尾闾通畅,经济开发较早。

远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大禹三至桐柏治淮的传说。

那时,淮河依靠自己的入海道,淮河干流依据西高东低的地势,一泻千里流入大海,如遇洪水来袭,通过河网进入干流后,就可以东流入海。如遇干旱,由于淮河干流长期一泻千里的冲刷,河床深、积水多,完全可以引干流之水灌溉,确保农田和各方面的用水。

南宋以前,淮河因为独流入海,水患一直较少。在黄河夺淮以前,不仅没有成为一条灾河,反而能造福国家和人民,成为一条富饶的河。自古以来,一直盛传“两淮水利甲天下”,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

(二)

今天的苏北桃花源应该是当地人在远古时候的一个向往,在那多灾多难的年代,人们无法阻挡大自然的神斧砍伐,只能寄托于美好的想象之中。

当地人大多知道黄河夺淮的事,也跟着说是大约七百年,其实并不竟然。七百年只是一个时候段,也是人为的划分,从黄河第一次进入淮河至今,准确的说已有2186年。黄河离开淮河也有163年了。只有经历过的祖辈们才能说得清它的真正危害和创伤。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是中国北部大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在几千年的经久不息中,“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路奔流归大海。”成了人们对它的最终定位。由于淮河流域水系丰富,主要支干流就有13条之多,加之地热平坦低洼,土质松软等特点,历史上黄河中下游之水到达河南以后,在转道向东入海时多次出现改道,特别是黄河的夺淮夺泗入海,淤塞了下游古淮河入海通道(即今废黄河),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黄河之水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从而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或涝或旱。

据历史记载,黄河第一次夺淮是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黄河第一次河溢通泗、入淮,淮河自此步入多事之秋。随后的隋唐时期,黄河下游决溢侵淮共4次,但基本上未受到大的黄河决溢侵扰,对淮河没有造成严重影响。北宋时期,随着黄河频繁决溢,淮河水患加剧。

从汉代起,就有人工开凿的沟渠沟通黄河和淮河流域。随着黄河中上游农业开发、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的进行,黄土高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黄河下游含沙量与日俱增、河床不断增高。人为的开堤泄流使得黄河洪水时而侵袭到淮河流域和淮河支流泗水流域。

到了北宋末年金代初年,由于宋金兩国在中原地区的争夺,人为的扒开黄河大堤、1141年以前的战乱,使得黄河水势更难捉摸。1141年绍兴和议后,金朝开始统治中原,1161年金主完颜亮策划统一战争时,在梁山泊造战船,试图通过泗水至淮河边界、再由运河入长江、后由于完颜亮在瓜州渡被叛将杀死作罢。这是完整的古淮河流域最后一次见于中国历史。

金朝中期以后,统治集团日益腐败,女真亲贵和中原汉族地主阶级沆瀣一气,金章宗即位以后,任命自己的陪读经童胥持国为工部尚书,中下层水监官员都凭行贿充任,或因老病调职而来,黄河乏人管理,连年北泛沧州、南袭梁山泊。

1194年(金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故堤决口,全流冲入梁山泊、又沿泗水下游泛滥而入淮河,侵夺了淮河淮阳以下的入海河道。黄河改道摧垮了中原经济,金王朝迅速衰落,金章宗死后,蒙古汗国不断南侵,与金朝在中原展开20年的争夺,直到1234年金亡。此间黄河无人治理,夺淮入海终成定局。

之后的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无视淮河河道无法容纳黄河径流的事实,只识保住运河的畅通,致使黄河不断淤高、淮水无法注入,人为修筑堤坝形成了浩瀚的洪泽湖。

黄河下游的泛滥直到1855年(清咸丰五年)的661年间,黄河由泗水、汴河、濉水、颍水、涡河入淮河。唐代诗人白居易《长相思》曾感叹: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如今浑浊的黄泥汤代替了汴水、泗水的清水,给淮河带来无尽的苦难,此愁非彼愁,此愁大如天!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昌盛景况,也从此不再。1855年六月,黄河全流在北岸兰阳(属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河道,由利津县入渤海莱州湾,废黄河从此断绝,成为一条高出地面几米到十几米的沙化带。

由此可见,黄河夺淮入海是指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现在我们所说的黄河夺淮,是从最严重1194年那次开始的。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占据那里的金统治者,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道,自此,黄河开始了长达661年的夺淮历史。

从明代开始,黄河入淮流量大大增加,洪武年间黄河多次决口,1494年開始黄河全面夺淮。这让我想起了洪武赶散事件,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现在有不少苏北人称自己的祖籍是苏州阊门。这应该与当时的苏北淮河流域水患有关。

1546年后,是黄河水大量从古淮河入海的开始。官方人为地把黄河引入泗水南流,和淮河一起入海。由于黄强淮弱,淮河下游积沙渐高,形成地上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济水(古代山东大清河乃济水,并非今天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在此前和此后,统治者也以扒开堤岸的方式迫使黄河改道,但都不称为黄河夺淮。

涛涛黄河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鲁南的沂、沐、泅河不能入淮;苏北淮阴以下入海河道被夷为平地,逼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黄河使淮河环境的变迁,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见的变化最激烈的河道之一。

(三)

多少往事不堪回首,多少历史无法从来。我们无法想象上千年来,淮河流域的广大人民的生活苦难。人们提到水就恐慌,多少人讨荒要饭,又有多少人远离家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淮河流域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逐渐呈现出往日的欢畅!!

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黄河夺淮,使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现代浩瀚的洪泽湖。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洪泽湖以下的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宝应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在自然水力冲刷和人工疏导之下,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留下从兰考,经徐州、 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十数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来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新产生出如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湖泊。

从1194年至1855年的661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68次,平均2.5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灾害;

从1855年至1949的94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48次,平均2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涝灾害。最突出的大灾有1866年、1916年、1921年和1931年四次。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正如凤阳花鼓词所唱,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地方。

解放后,毛主席于1951年为治淮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开始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

6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淮河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和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为流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淮河,又呈现出古淮河的宏大气势,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30万余平方公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里下河、沂沭泗河等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5万平方公里、3万平方公里、8万平方公里。其上、中、下游绵绵悠长,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下游有二条水道,分别为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洪泽湖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入海水道为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近年来淮河之水绝大部分经洪泽湖入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江苏滨海入海,故三江营为淮河入江门户,滨海为淮河入海门户。

(四)

苏北灌溉总渠是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时实施的第一个国家型工程。走在总渠的大堤上,茂密的树林将道路的上空遮得严严实实的,一种安静、一种平和随之而来。

五十年代后期,淮河下游防洪、排洪工程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治理,淮河洪泽湖以下的洪水排洪布局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一河入江(入江水道),四河入海(分淮入新沂河的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苏北灌溉总渠及废黄河)的布局。淮河干流东排入海的行洪能力已基本达到淮河原入海通道淤废前的水平,洪泽湖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苏北灌溉总渠是淮河洪泽湖以下排洪入海通道之一,又是引进洪泽湖水源发展废黄河以南地区灌溉的引水渠道。兼有排涝、引水、航运、发电、泄洪等多项功能。

苏北灌溉总渠工程由江苏省治淮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51年10月开工,1952年5月完成,同时,在总渠北堤外平行开挖排水渠一条,用于排除总渠北部地区的内涝。

现总渠沿线分别建有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阜宁腰闸、六垛挡潮闸,并在高良涧,运东、阜宁三闸附近分别建有水电站、船闸等建筑物。沿总渠两岸建有灌排涵洞36座,渠北排涝闸2座和跨河公路桥梁4座。总渠与二河之间还建有高良涧越闸,增辟了一个排洪入总渠的口门,以更好地发挥总渠的排洪潜力。

苏北灌溉总渠西起洪泽湖,流经洪泽、楚州、阜宁、滨海、射阳5个县(区),至扁担港入海,全长168公里。阜宁县境段长44.7公里,其走向基本与废黄河平行。当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时,动用盐城、扬州、南通、淮阴等4个地区。从1951年11月中旬开始,到1952年5月上旬竣工。施工前期,适值隆冬,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民工们艰苦奋斗。在既无机器挖土又无卡车运土的情况下,用大锹和扁担同泥、砂作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土方6300万立方米,实际只用80个晴天。阜宁县参加这项工程有5.61万人次,实做工日170.93万个,完成土方301.29万立方米。苏北灌溉总渠工程之浩大,修筑之艰难,完工之迅速,在中国水利史上实属罕见。它的凿成,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自然的一曲豪壮的凯歌。阜宁县1953年以来,先后在总渠南堤建11座涵洞,北堤建一座涵洞,以解决县境废黄河到射阳河之间的农田灌溉。1999年,对9座涵洞进行加固改造,苏北灌溉总渠实灌面积达4.3万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面积54%。

苏北灌溉总渠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它是淮河排洪入海的出路之一;其次,引洪泽湖水发展废黄河以南里下河地区灌溉;此外也兼有航运、发电等功能。苏北灌溉总渠的设计引水流量为500m3/s,汛期排洪流量可以达到800m3/s。苏北灌溉总渠的设计可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和渠北地区的360多万亩农田。在东沙港附近建第三级控制阜宁腰闸枢纽(节制闸、船闸和水力发电站)。入海口设六垛南闸,以防潮御卤。下游阜坎船閘为通(南通)榆(赣榆)航线所必经。

苏北灌溉总渠经过多年排涝、行洪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灌溉和淮河下游排洪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

800多年过去了,“废黄河”只留下一个空名,漫漫的一堆黄沙,高高的河床,虽然有花生香,水果甜的美名,它却是搅乱淮河原有的水系罪魁祸首,使淮河下游河水近千年无出路,整个流域灾害频繁。

历史确实无情,山河并不依旧。明朝的故宫,清朝的故宫,甚至帝王悬吊自尽(景山)、葬身之地(明陵、清陵、秦始皇陵、黄帝陵等)都有人凭吊、瞻仰,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络绎不绝,而作为“母亲河”的故道,却难得这般恩宠,因为它所引来的灾难,让人忘记了它的慈爱,如今要不是地图上标示出来,连它的存在恐怕都可能有人怀疑了,甚至有的附近居民都不知道这个地方。黄沙赛不过皇帝,这理是没法说的。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之后,终于到了根治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的时候。国家先后在废黄河以南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使得淮河洪水可以经洪泽湖调蓄——主流出三河闸至三江营入江,分流入海。废黄河淮安以下河段经过人工挖掘,现承担洪泽湖少量排水入海。

废黄河亦名黄河故道。原系淮河下游,是淮河入海通道。从黄河之水夺淮河后,直到1855年,黄河改道北上,它就完全失去了作用,从此这条河就被称着“废黄河”或“黄河故道”,古淮河入海水道的名字再也没有人提起过。1731年阜宁建县以后,“废黄河”成为阜宁与涟水两县界河,县境段31.7公里,西南至东北走向。黄河夺淮以前几千年,从未见过淮河成灾记录。黄河夺淮以后,因黄水夹带的大量泥沙沉淀河床,淤塞河道,水患濒发,为害700年之久。1951~1952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以利淮河上游泄洪、下游农田灌溉,同时,对废黄河进行切滩、固堤、护坡、建闸,提高行洪能力,消除了水患。

在苏北灌溉总渠和废黄河夹角中生存的羊寨、芦蒲、北沙,因黄河堆堤的影响,且灌溉难、排涝难、交通难,成了有名的穷地方,进入新世纪,阜宁一直研究探索开发利用黄河故道,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林果小镇为抓手,造福人民群众。

黄河故道不仅仅是个林果产业基地,更是当地的一个休闲旅游观光基地。“果林小镇”春花灿、秋果香,靓丽黄河故道桃花源八方迎客。阜宁县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在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开幕,灼灼盛开的桃花、琳琅满目的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艺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娱活动盛况空前,真的成了人们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阜宁立足实际,大力实施黄河故道林果开发工程,新拓优质果园,做大果品基地。据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桃花源将充分利用黄河故道地势高亢、土质沙性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完成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基本核心区林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向核心区两端的流泉、孟滩、裴王、罗码等村延伸,在名特优新基地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土地流转、招引民间资本投资、成立林业企业或家庭农场等举措,新拓植3000亩市场前景好、能够打响阜宁品牌的特色果园,打造成万亩林果产业带,并建成1个连片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经济林果专业村,为创建林果特色小镇奠定基础。

走在新建成的中山路31.7公里长“鲜花大道、生态绿廊”贯穿园区南北,大公园底色彰显;规划新拓植2万亩市场前景好、能够打响阜宁品牌的特色果园,打造成万亩林果产业带。

(六)

大河滚滚,绿水向东。在生态保护日趋成熟的今天,我们似乎又能看到淮河流域繁荣昌盛、美丽富饶的新景象。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家就对淮河入海二期工程进行考察、论证、立项等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国务院新批准的《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淮河入海水道将实施二期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行水能力将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其行洪能力并将随行洪冲刷进一步扩大,使洪泽湖入江入海设计泄洪能力提高到20000~23000立方米每秒,洪泽湖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压力将得到根本的改观。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工程全长163.5公里,河道宽750米,深约4.5米。总投资41.17亿元,贯穿江苏省淮安市的清浦区、淮安区和盐城市的阜宁、滨海2县,并分别在淮安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

自从黄河夺淮以来,建立淮河直接入海通道成为历朝历代和亿万民众一个跨越8个世纪的梦想。

1998年10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典礼在淮安市城东乡炮刘村隆重举行。试挖段位于淮安市淮城镇、城东乡、季桥镇境内,长11.5公里。199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建设,静态投资41亿元,动态投资47亿元。2000年4月朱镕基总理视察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时,提出“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尽快发挥效益”的要求,80多公里河道同时施工。

2003年6月28日主体工程提前两年半完成,具备行洪条件,在盐城市滨海枢纽举行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通水仪式。工程绿化面积达1838公顷,栽植树木100多万株,形成“河成、堤成、林成、绿化成”的总体格局,使江淮大地形成了一道巨龙般的绿色风景带,改善了渠北地区水利生态条件。

2003年6-7月间淮河中上游连日暴雨,全流域遭遇大洪水,洪泽湖水位不断猛涨,形势十分危急。7月4日国家防总下达紧急命令,当夜必须启用入海水道。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刚刚完工6天就紧急启用。江苏省委紧急批示:顾全大局,提前泄洪,严防死守,科学调度,确保安全。经过7个小时的顽强拼搏,精心准备,4日23时48分,入海水道二河新闸开闸行洪,最大行洪流量1870立方米每秒,连续泄洪33天,泄洪总量43.8亿立方米,洪泽湖周边200多万亩圩区没有滞洪,避免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30万人大转移,为抗洪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工程当年建成,当年就发挥巨大效益,减灾效益达27.68亿元,一次行洪效益相当于收回工程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2006年10月21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过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

淮河入海水道的建成,实现了阜宁人民还淮河直接入海通道的梦想,如今,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和废黄河三河奔涌,大河势如长虹,给流域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大河滚滚,绿水长天。壮哉,淮河!!

猜你喜欢

阜宁洪泽湖入海
“中国·洪泽湖”渔业品牌发展观察
夜半的眼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快跳!
无人机入海
奔涌的浪
阜宁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江苏阜宁:一检察官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银奖
终将修复的夏天(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