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一巡视组(节选)
2018-12-17闻雨
闻雨
闻 雨,男,博士学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辽宁丹东东港市前阳镇,现在某市政府任职,曾在省委工作多年。初中时出版小说《心灵》《豆子和他的伙伴》单行本。近年来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高处》《高官》《新省委书记》《省长亲信》《航母!航母!!》等八部。由《航母!航母!!》改编的电影《无代号行动》已投入拍摄。
《省委第一巡视组》是作者新近完成的长篇小说,即将出版。本刊节选开篇部分,以飨读者。
我在他乡
作者简介
省委第一巡视组
闻 雨
第一章 省委绝密机要件被劫
车牌号为00001的奥迪轿车,离开月亮湾宾馆,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行驶在滨海公路上。坐在车内的是渤海市市委书记范国政。正闭目养神,突然,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打进了他的手机。
“什么?”范国政一惊,握手机的手颤抖了一下。
电话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方萧何打来的。他告诉范国政,半个小时前,省委机要局的一辆车,前往渤海市送一封“限时送达”的绝密信函,在距离渤海市城区四十五公里处的碧波河附近,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武装拦截。他说,这些人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倚仗人多势众,径直强行闯进车内,准备抢夺那封省委绝密信函。省委机要员在表明身份、发出警告以及鸣枪示警仍然无法脱离险境的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果断采取措施,开枪击伤为首犯罪嫌疑人。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绝密信函还是被劫走了。
作为渤海市“一把手”,范国政自然明白这一突发事件非同小可。“伤者……犯罪嫌疑人抓……到案……没有?”他急不可耐,直奔要害。
“没有……”
方萧何清楚,范国政对危机的管控能力极强。作为市委书记,范国政必须准确把握、有效控制突发事件。比如,范国政马上就抓住了这一起突发事件要害——犯罪嫌疑人是否归案。
方萧何是范国政的“死党”,经常在紧要关头为范国政传递信息、通风报信。在省委书记身边工作的方萧何,因为职务上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对省委以及上层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多,总是及时把一些重要信息,传递给渴望得到“大内”秘闻的范国政。范国政对这位“宫内行走”的特殊人物很敬重,戏称方萧何是他潜伏在省委书记李克难身边的“特工”。
方萧何虽然对自己的独特作用沾沾自喜,但是,对“特工”这一称谓还是胆战心惊。他私下里几次告诫范国政,此称呼万万不可外传,以免无事生非、引火烧身,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功名利禄事小,危及身家性命可绝非儿戏。
范国政心里当然深知这件事情的事体大小、分量轻重,嘴上却轻轻松松地说:
“你方大人是不是反间谍电影看多了,以为你是我派到省委书记身边刺探情报的特务?萧何啊萧何,你老人家在深宫大院里窝囊的时间太久了,人也呆傻了,在老佛爷跟前唯唯诺诺、诚恐诚惶惯了,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自由自在、丰富精彩!你知道官场上怎么称呼你们这些‘大内行走的近臣吗?人家背地里讥笑你们是生活在阴影里的变态人,管你们叫当代宦官。告诉你吧,别自以为有什么了不起,你这个‘特工,是特别工作的意思,仅此而已!”
方萧何并没有因范国政的解释而释然,他还是觉得这样的称呼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身在仕途,时时处处险象环生,防不胜防,怎敢掉以轻心!他甚至认为范国政是得了健忘症,好了伤疤忘了痛。范国政是“台阶干部”,过五关斩六将,一步步爬得很艰辛。所以,事事谨小慎微,处处慎终如始,无不委曲求全,随曲就弯。看似风风光光,其实苦辣酸甜,五味杂陈,甘苦自知。
方萧何和范国政同一时期进入仕途,二人年龄相差无几,也算是志同道合、久经考验的老战友了。只是,方萧何进步得稍微慢了点儿,副厅级七八年了,仍然在煎熬着出头之日;范国政几年前就是正厅级的市委书记,并且即将攀上副省级高位。二人虽然官职高低不同,却互有需求。范国政需要方萧何这个特殊渠道,及时掌握关于省委书记的第一手内幕信息情报,方萧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范国政的提携。人在仕途,因共同的目标,互有需求而建立和维护友谊,已经模式化了。
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从政,上面要有人,有人还要硬;你在下面要活动,还要“出血”。这样,你才能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范国政对这样的说法感到哭笑不得,但是,他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官场高处也同理。明哲保身,无可奈何。
“特工”今天通报的这个消息,让范国政感到万分震惊!他心里非常清楚,机要信函是国家机密,“限时送达”的绝密机要信函,必须专车专人,并且在指定时间内送达。负责送机要信函的机要员个个都是机智勇敢、训练有素、视机要文件为生命的忠诚卫士,他们在危急关头一定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敢从省委机要局的特种车内将绝密机要信函抢走,可见这伙人是何等的胆大妄为……
方萧何在电话里说,刚才,他到省委书记李克难的办公室请示工作,恰好得知这惊心动魄的信息。李书记接到省委机要局的报告后震怒不已,随即命令省公安厅组织专案组,火速赶赴案发现场,展开案件侦破工作,务求尽快缉拿犯罪嫌疑人,追回绝密信函,确保绝密信函的内容不外泄。
范国政深知此次发生在辖区内的案件非同寻常。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劫持国家机要信函?这可是石破天惊、闻所未闻啊!
“萧何,机要是给我的吗?什么内容?”范国政急迫地问。他憂心忡忡,预感到有什么重大事情即将发生。现在可是关键时期,万万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不允许发生半点闪失。人生的关键处往往就在一步之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个……”方萧何支吾其词。他常常在一些重大事情或者紧要之处“这个这个”,幕僚做得久了,难免胆小怕事,心无定见。
范国政理解方萧何的难处。官场时时危机四伏,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头上的乌纱帽难保。更有甚者,一命呜呼也不是没有可能。自我保护,历来是政界人物的第一要务。
这伙劫匪一定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震惊之余,范国政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突发事件不可轻视。这起案件发生在渤海市地盘上,说明渤海的社会治安存在严重问题,自己身为市委书记难脱其责。再说,省委绝密机要被劫案案发渤海市境内,省委李书记第一时间亲自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竟然没有启用他这个市委书记,多少让范国政感到匪夷所思。
难道,这是一种不信任的预兆?
不管怎樣,范国政决定迅即采取补救措施,把势态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使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以期赢得主动权。他马上给市公安局副局长宋镇恒打电话,想进一步了解案件情况,研究如何调动警力,采取强力措施管控危机。
宋镇恒是范国政一手提拔起来的“子弟兵”,自己人,也是他的得力干将。属于召之即来,指哪打哪的亲信。可是,此时宋镇恒的手机却始终在通话中,怎么也打不进去。
“关键时候总是掉链子,又不知道他妈的和哪个骚娘们磨唧呢,要是真的耽误了大事,看我不把他的脑瓜子揪下来!”范国政狠狠地骂了一句,把手机扔给同车的秘书章小鱼,命令道:“你给市公安局值班室打电话,让他们设法通知宋镇恒,叫他马上来找我报到!”
范国政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他闭上了眼睛。日理万机的他,只要有机会,就会抓紧时间闭目养神,以确保自己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范国政认为,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形象,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巡视季”,渤海市政治生态处于极其敏感时期。“调整期”,范国政的政治生涯处于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对此,范国政当然不糊涂。作为一把手,生死存亡之际,他必须强力掌控渤海市大势,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
奥迪A8轿车的发动机动力强劲,符合范国政争强好胜的性格。习惯立于潮头浪尖的他,偏爱这辆被亲信们称之为“渤海1号”的空间。按照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规定,范国政的级别是不允许乘坐这么大排气量高档轿车的。市委办公厅领导了解性格强势的范国政,长期以来,竭尽全力,时时处处营造符合他生活、工作的条件和氛围。本着既不给范国政造成负面影响,又确保他出行条件不降低,工作环境一如既往的指导思想,市委办公厅采取了惯用的变通办法,偷梁换柱,找来一辆奥迪A8轿车,把A8标志全部去掉,换上不超标的1.8标志……
当然,标准的说法是,这一切,范国政并不知情。
此刻,范国政思绪,情不自禁地回到了刚刚召开的省委第一巡视组渤海市巡视工作动员大会上……
省委第一巡视组渤海市巡视工作动员大会在月亮湾宾馆大院内的渤海人民会堂召开。多少年来,这里是渤海市举行诸如党代会、人代会、领导干部大会等重要会议的场所,被称之为渤海“会场之冠”。
与在这里举行的历次会议相比,这次大会的会场内外有些异样,气氛显得特别凝重。没有色彩艳丽的鲜花,没有鲜艳夺目的彩旗,更没有列队夹道欢迎的队伍。然而,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典型的“围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每召开重要会议,老百姓中的特殊群体便蜂拥而至。打探消息的,述说冤屈的……成为“会外会”的独特景观。当然,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人伺机冲进会场,制造事端,引发关注……人群中,随之出现的,是数量越来越多的便衣警察。他们有的在录像,有的在分割人群,有的在劝说大家散开。
明眼人不难发现,会场外的安保实施的是内紧外松。
参加会议人员的乘用车辆,一律在距离渤海人民会堂外二百五十米的停车场停放。鱼贯而至的车辆,在交警的引导下,在指定位置有序排列。多数有头有脸的领导干部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步履匆匆,直接进入会场。
范国政的奥迪轿车进入停车场时,突发意外,一位衣衫褴褛的、分不清是男是女的精神病患者模样的人,被范国政的车子“呼咚”撞倒在地。
“漏网之鱼!”范国政眉头一皱,在心里禁不住念叨了一句。
显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司机,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时不知如何处置为好。
一位骑着老式摩托车的男子,快速冲了过来,熟练地一甩车头,下车察看伤者的伤情。
范国政看清楚了,这位前来救急的是县委书记解民心。对于这位雪中送炭的县委书记,范国政再熟悉不过了。解民心是一年前国家机关下派任职的干部,博士后,绰号“省尾书记”。该同志政治上成熟,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属于“放心”干部。至于绰号“省尾书记”的含义,范国政了解到的原委,一是官职处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能够称之为书记的尾部,二是他主政的县,在全省县级经济发展排序中,位居末尾。
范国政正要下车,解民心与赶过来的安保人员一起,匆匆忙忙将伤者送上停在不远处的救护车上。这位“省尾书记”是讲政治的,会控制住事态,不留半点痕迹。范国政感叹了。让他突然心头一震的是,在护送伤者的几个人中,还有一个他熟悉的身影,李德泽!很久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人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李德泽现在的身份,是省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
范国政步上渤海人民会堂大门口台阶时,一辆奥迪轿车风驰电掣开了过来,猛地停在了大门口。范国政十分熟悉这辆轿车和它的主人。在渤海市乃至全省,这辆车和它的主人都是无人敢拦敢挡的。因为,它的主人是本省太上皇级别的大人物。这位权倾朝野的老太君,是年过八旬的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夏克冰。因为海滨城市气候宜居,夏克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长期在渤海市居住,是范国政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逢年过节都要登门问候的老领导。这位被称为老一代革命家的老太太,十三岁参加革命,全程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女红军,更是名震沙场的女将军。史料中记载,在延安时期,她是中共党校学员中的班长,建国后的几位中央领导中,有几位当年曾是她领导下的学员。全国解放后,夏克冰转到地方工作,长期担任本省主要领导。以示尊敬,长久以来,包括职务比较高,年龄比她大的领导在内,大家都尊称她为夏大姐。在我们这个国度里,称呼某位德高望重的女性领导为大姐的并不多见。由此可见,夏大姐的地位和影响非同寻常。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私下里议论,这位老资格的职业革命家,观念有些守旧,思想僵化,故步自封。有时候倚老卖老,疯疯癫癫,吹毛求疵,小题大作,干扰省委省政府的正常工作。
夏克冰大姐的标准形象是,满头如雪白发,一身粗布衣裤,一双“解放鞋。”近年来,手里多了一根粗壮的拐棍。对于夏克冰大姐的标配——拐棍,大家有过各种猜测,却无从知道真相。
范国政闪身躲进一个角落里,不想与夏克冰大姐相遇,以免节外生枝。
秘书章小鱼理解范国政的心思,赶忙示意会场外工作人员,引导夏克冰大姐到她的座位就座。
步入人民会堂,范国政直接来到候会室。这间候会室装修考究,典雅华丽。它的主要用途,是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在登上主席台就座前,在这里稍作休息。
秘书章小鱼跟了进来,耳语:市公安局宋镇恒副局长,已经对会场内外的安保工作,进行了更加细致周全的安排,可谓是万无一失。比如会场外,复杂的围观群体已有效驱离,电信部门已实行“断网”措施,隔断会场内外一切通讯联系,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已开启全部“天眼”监控系统……
范国政面无表情,微微点头表示满意。随后进入会场。
会场内鸦雀无声。
与会者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小娴主持会议。
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震世首先讲话。王震世在讲话中阐述了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方式方法,并且,就此次巡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紧接着,渤海市委书记范国政对配合做好巡视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他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配合,以此次巡视为契机,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按照规定,市四套班子全体成员,曾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市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市县、市直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无一例外,悉数参加会议。这在渤海市建政以来,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各级一把手们对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到来,对即将开始的巡视工作可谓高度重视,不敢有须臾怠慢。当然,大家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的,苦辣酸甜,甘苦自知……
突然,坐在台下第一排中间位置的夏克冰大姐举手,要求发言。
在参加重要领导干部大会时,无论是坐在台下,还是在主席台上就座,夏克冰大姐时常出人意外地要求講话,发表自己对渤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党的建设等一些问题的意见和看法。长此以往,大家都见怪不怪,已习以为常。常常能够通过夏克冰大姐的语重心长,体味到这位老革命对渤海市社会发展的殷殷之情。所以,以前的一些会议议程中,都要有意安排,请夏克冰大姐做重要指示。
可是,今天召开的是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对即将展开的巡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议的主角是省委第一巡视组,会议是程序化的,是规定动作。接下来,省委第一巡视组在工作中,一定会就如何开展好巡视工作,请教夏克冰大姐,征求她老人家对渤海市党的建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应该说,渤海市的多届领导干部,对夏克冰大姐是极其尊重,甚至是崇拜的,也愿意听取她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但是,今天的会议实在是有些特殊,过于敏感。所以,夏克冰大姐是不是应该发言,或者说她到底应该讲些什么,大家真的有点拿不准,琢磨不透了。毕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会议!
坐在主席台上的范国政依旧面无表情,不露声色。对于夏克冰这位革命的老太太,他当然惹不起,更得罪不起,只能敬而远之。
记得范国政刚刚就任市委书记,市委在这里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对他的任命。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刚刚宣布完任命,这位老大姐抢过主席台上的话筒,发表了一通对市委书记范国政的“训令”,什么“你这个一把手如果一手遮天,我就和渤海市的老百姓把天捅个大窟窿”!什么“你要是敢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我就发动大家伙儿把你拉下马”!什么“你如果敢贪赃枉法,我就到省委和中央去告你,把你送进监狱里”……当时,范国政面红耳赤,哭笑不得。他能做到的只有洗耳恭听,毕恭毕敬……
不过此刻,巡视动员大会的特殊性,有省委第一巡视组在这里压阵,对于夏克冰大姐的意外之举,范国政自然无需舍身忘死挡子弹,那样无疑于是做无谓的牺牲。这是政治智慧,他当然了然于胸。同不同意这位革命老太太讲话,说实话,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无人能够知道她到底要讲些什么,“发挥”到什么程度,范国政主意已定,就是把矛头引开,让省委第一巡视组来决断吧。范国政默不作声,想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省委第一巡视组的领导如何接招。
夏克冰大姐已经急不可耐了,拐棍在地上撞的“咚咚”响。
省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李德泽,已经从主席台上快步走了下来,来到了夏克冰大姐的身边。他一手搀扶着夏克冰大姐,一手拎起了她的拐棍,一步步走上了主席台。
李德泽将夏克冰大姐搀扶到他的位置上,然后,悄然离开,到台下夏克冰大姐的座位上坐下来,准备聆听她的讲话。
夏克冰大姐情绪不错。一只手捋了捋雪白的头发,一只手习惯地扶着话筒,开始讲话。
“同志们,我们国家的巡视制度,从历史上来讲,源远流长,比你们在坐的这些领导干部的年龄长许多许多。有些年轻的可能不清楚,不明白中央为什么建立巡视制度。其实,我们共产党在成立不久,就借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监督方式,着手探索建立党的巡视制度。还在1928年的时候,党中央就制订了巡视条例,以中共中央通告的形式下发了。那时候,我是红小鬼啊!那是什么时候?那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我们这些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就认准了一个理儿,巡视制度一保党不变色,二为带领全国老百姓打天下提供保证!”
王震世把一杯水递到夏克冰大姐的手里。她“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水,继续说道: “后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把历史上的巡视制度再一次提了出来。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同志们,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我参加了,我举手对中央的决定表示同意的。落实这一部署,经党中央批准,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派出了巡视组。现在,中央从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出发,把巡视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说到这里,夏克冰大姐停顿了一下,注视着会场中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说:
“巡视工作,到底干什么?从渤海市的情况看,我认为,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紧盯着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查深查透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伙问题,对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买官卖官的那些败类,一网打尽……”
会场上出现了暂短的冷场。
很快,在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震世的带领下,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对渤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震世、副组长李德泽和巡视组成员,开始听取市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的汇报。可以看出,这些渤海市方方面面的一把手、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有的精神振奋、摩拳擦掌,有的垂头丧气、忧心忡忡……
范国政的奥迪继续行驶在滨海路上。
树欲静而风不止。范国政慢慢睁开眼睛。省委第一巡视组兵临城下,省委书记李克难的绝密机要件在渤海被劫……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这一切的一切,不同寻常,让人惴惴不安……
接下来,范国政要去参加的,是一场同样重要的活动。这场活动既是为了配合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巡视活动,也是一场规模盛大的造势活动的高潮部分。
上车前,范国政真诚地邀请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全体同志,同自己一起去参加这场活动,现场予以指导。可是,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震世婉言谢绝了。
设身处地想一想,范国政释然了。政界,每一根神经都政治化了,每一个动作都贴上了政治标签。省委第一巡视组在渤海市的第一次登台亮相,敏感度可谓空前绝后。巡视组的工作确实十分特殊,众目睽睽之下,当然要慎之又慎,不可以轻举妄动。
可是,省委第一巡视组不能参加这场精彩的同样政治化的活动,范国政还是觉得有些惋惜有些遗憾。如果省委第一巡视组能够莅临今天晚上的活动,不仅仅是蓬荜生辉、锦上添花,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会发出一种毋庸置疑的政治信号,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宣示,也就是对渤海市,对一把手范国政政治上的充分肯定。
遗憾归遗憾,作为政治人物,范国政更加看重的是结果。他历来崇拜一位精神领袖的观点:目标总是证明手段的正确。也就是说,只要达到目的,过程可以忽略不计。
好在如今是媒体时代,省委第一巡视组完全可以通过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到这场活动的内容,同样可以受到感染,其影响作用完全可以达到。
不知不觉间,范国政的车子已经到了游轮码头。
殷勤的笑脸,热烈的掌声,迎候的人群拥簇着,范国政神采奕奕,健步向码头边的栈桥走去。没有人能够看得出他心里的紧张和不快。
接下来的活动十分重要,范国政必须表演得足够出色。官场中人,特别是一方主帅,如同一幕戏剧的主演,因为角色的要求,原本的自己早已不复存在,他只是一具标准的道具、木偶或者适应观众心理需要的形象而已。比如此刻,出現在众人面前的范国政,必须既表现出领导者的独特魅力,又要恰如其分地展示平易近人的亲和。需要给人以和颜悦色,甚至是标准的如沐春风的形象。但是,他的心里依然波澜不平:专人专车“限时送达”的绝密机要件,如今已不多见,可以想象到这封绝密信件实在是不同寻常。按道理来讲,省委的这件重要机要,既然是送给渤海市的,他这个市委书记就理当是收件人。可是,从历来行事谨言慎行、遣词造句滴水不漏的方萧何刚才在电话里,范国政感觉到,省委书记李克难的这件重要机要的收件人,确实另有其人。
那么,这个人是谁?绝密信函的内容是什么?
想到这些,范国政感到问题更加严重了。他认识到形势的严峻,知道自己需要认真对待,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劫持省委机要车,抢夺省委书记的绝密机要件,如此胆大妄为的,难道是横行渤海市的黑社会?想到这里,范国政心里一沉。
“中央新闻记者采访团”在渤海市历时一周的采访活动即将结束,活动的点睛之笔、收官之作,就是今天晚上渤海市委市政府举办的记者招待会。
由于范国政对这次各路中央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活动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厅和市委宣传部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并且专门请北京一家著名策划公司“山高人为峰”具体操作。目的就是要充分展示渤海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根据范国政的指示,负责接待的“工作小组”有意增加了几处市内风景名胜区的游览参观内容,并且千方百计安排好记者们的“后勤保障”工作,使平日里难得空闲下来的记者们,在风景如画的渤海市度过了一段色彩浓郁、轻松惬意的时光。当然,范国政历来是讲政治的,不会明目张胆地往中央八项规定的枪口上撞。安排记者们到几处市内风景名胜区游览参观,是以采访的名义,宣传渤海市的旅游资源,扩大渤海市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在这位“70”后的市委书记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执政者的典型品质。“智者,当借力而行。”从政以来他深谙此道。因此,他乐于并且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不断建立和完善与这些“无冕之王”的良好人脉关系,使这支特殊的力量,在自己的事业和个人成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
今天的范国政,又一次面临仕途中的重要机遇。不久前,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中央考核组抵达本省,专门对省政府领导班子补充人选进行了推荐、考核。
据范国政得到的可靠消息,他在推荐环节的得票数位居首位。也就是说,如果在接下来的考核中不出现大的意外,特别是在这一轮巡视工作中顺利过关,副省长的位子就非他莫属了。如果再努力几年,一定会青云直上,担任省长、省委书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方诸侯。成为省级主要领导,是多少奔波在仕途上的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啊!其实,为官从政,只有到了这个层次,才算是高官厚禄,功德圆满。也就是说,只有到了这个层次,才能称为政治人物,其他级别的领导干部,只不过是分母、陪衬而已。
不能不说,在关键时期节外生枝,平添了一个新的因素:省委第一巡视组第一次开展常规巡视,来到了渤海市。
省委巡视组刚刚组建,这是第一次进行常规巡视。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对其不甚了解,所以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它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老百姓更是认准了,这些人就是专门替天行道,铲除贪官污吏,杀富济贫的青天大老爷。他们手持尚方宝剑,身穿御赐马褂,有权先斩后奏,可以呼风唤雨,能够撒豆成兵……
久经沙场的市委书记范国政,当然对省委巡视组的职能作用、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所以,对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到来,范国政高度重视,精心应对,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期出现失误,影响自己蒸蒸日上的升迁大局。
熟读政界游戏规则、阅尽仕途风云变幻的范国政心里非常清楚,此时的他虽然已经获得了副省长职务人选推荐票的第一名,但与正式得到副省长的任命,还有相当的距离。权力,有时看似近在咫尺,其实却是相距万里、遥不可及。也就是说,你范国政仅仅获得了进入下一轮竞争的入场券,只是下一个考核环节的主要考核对象之一,绞杀博弈刚刚开始,不到最后一刻,没有最终把副省长任命书拿到手以前,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之中。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的事例不胜枚举,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范国政甚至想,本来,这一次副省长补选工作,已经不同以往,非常严格地按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程序,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地一步一步走到了最终阶段,胜负成败大势日渐明朗,自己胜出几成定局,没有什么悬念。可是,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省委要派巡视组到渤海市巡视?难道省委书记李克难对他范国政这个副省长人选不甚满意,要中途换马,按正常程序难以改变既成事实,所以另辟蹊径、有意而为之?派省委巡视组出马,是想通过另外一个方式否定他范国政,对推荐票结果予以否定,进尔影响选拔任用结果?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是神来之笔、炉火纯青的政治智慧。范国政不可不防,不能不认真对待。
干部调整,特别是主要岗位领导干部职务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的必然是全方位资源重组,一连串的岗位变化。有人称之为物理变化,也有人认为发生的是化学反应。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各个级别官员们的思想比较活跃,被称之为多动症易发期。邀请中央多家媒体记者分头采访,总结、宣传近年来渤海市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范国政深思熟虑后全盘布局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媒体的“用事实说话”,其实是几近定论的肯定,是从客观方面和第三方的角度,对范国政主政渤海市工作政绩的全面总结评价。特别是“国字号”媒体,因为其特殊背景性质决定,作用几乎等同于最高级别红头文件,完全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盖棺定论的效果。此时此刻,范国政无疑已经被置于了风口浪尖,没有了退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们的检视。众口铄金,在恣意评说纷纭的境况下,范国政需要舆论,特别是高层次舆论的评判,需要权威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支持。善于利用媒体,是当代执政者领导艺术的重要内容。
先入为主,先声夺人。范国政对此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就在不久前,范国政与省委原书记的千金、在京城政界和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柳涵韵秘密会面,请她以她的传媒公司“山高人为峰”出面,邀請一批重量级“名记”,策划组织了这次名为“中央新闻记者渤海行”的新闻采访活动。当然,以会议费名义支付给柳涵韵和她的公司的费用,数额自然是非常可观的。
仕途历练经久的范国政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政治机遇,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政治投资。他对此的战略思想是,在不动声色中巧妙布局。舆论开道,就是这一整体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另外,范国政心里还有一个不可示人的想法,他要以这样的方式,与省委第一巡视组暗中抗衡,抵消巡视结束后,省委第一巡视组可能得出的不同结论的作用及其影响。
第二章 先声夺人
傍晚的记者招待会,作为此次“中央新闻记者采访团”采访活动的高潮,范国政自然格外重视。在他的提议下,记者招待会的会场,选在一艘名为“渤海明珠”的大型豪华游船的前甲板上举行,名为“海上看渤海市”。
几声嘹亮的汽笛,划破了繁星点点的夜空。夜色幽幽,海面上渔火点点。
大型豪华游船起航,缓缓地航行在渤海市城市岸线附近的海面上。一边是如画的城市建筑,一边是灯光下蔚蓝色的大海,诗情画意的别致情景,令素来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也顿觉耳目一新,不得不佩服组织者的独具匠心、不同凡响。
范国政暗暗地叹了口气,他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省委第一巡视组的人没有到场。
甲板上,范国政被团团围住了。记者们哪能放过这难得的采访机会。
面对各大媒体新闻记者的“轮番轰炸”,身为主角的范国政一如既往,谈笑风生,应对自如,时而如数家珍般介绍渤海市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时而慷慨激昂地抒发执政者的豪迈气概。既巧妙地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卓尔不凡的执政理念,渤海市在他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又不失时机地表现出自己的雄才伟略和人格魅力。
“各位记者朋友,我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渤海人孜孜以求的‘建设北方浦东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全市的老百姓,恳请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注我们渤海,支持渤海的今天和明天!”
范国政的这一番话说得很动情,赢得了一阵掌声。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范国政很满意。他情不自禁地抬眼向人群的最后边望去,寻找那双他十分熟悉的炙热目光。他相信,此时躲在不为人瞩目之处欣赏他的,一定是“山高人为峰”的总经理柳涵韵。
人们都说,痴情的女人是最无私的。柳涵韵,这个非同寻常的女人,为了范国政的政治抱负,已经并且持续付出自己的全部激情。
主持人宣布记者招待会告一段落后,范国政立即走下台,来到记者们中间,谦恭地和每一位记者握手寒暄,亲切地和大家打着招呼。
一位以反应机敏、言词犀利著名的电视政论节目主持人,微笑着把麦克风伸到范国政的面前问:“范书记,你是很有代表性的年轻的新一代地市级执政者,我想请问,你认为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这个问题看似普普通通,甚至有对范国政作为年轻一代从政理念、执政风格褒奖的意味,但是,却暗藏陷阱。它的深层次含义是:你范国政这样乐于善于和媒体打交道,是不是在利用媒体的影响力,掩饰自己执政过程中的瑕疵或失误,粉饰太平?是不是在利用媒体的影响力,为自己评功摆好、歌功颂德,为了某种需要或者达到什么目的宣传造势,以求得势不可挡的轰动效应?
久经沙场的范国政明察秋毫,这点儿戏在他的面前,岂不是小菜一碟?应对这类不足挂齿的提问,对他来说真的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但是,他不想也不能揭穿这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主持人的小把戏,范国政想的是,尽量满足他的虚荣心,使其俯首称臣,为我所用。范国政一脸真诚,严肃认真地回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从行政管理走向了公共管理。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重要社会力量,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体制下媒体的新特点。在作为沟通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传达政令、反映舆情上,在及时报道热点、难点,推动党和政府工作上,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问题上,媒体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们媒体是永不停息的社会雷达,是党的耳目喉舌,是我们执政者的梳妆台和保健医。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能够与媒体打好交道,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的意思是说,这不光关系到领导形象问题,同时,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应对棘手问题的能力体现。没有这两把刷子,起码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
说到这里,范国政缓了口气,调整了节奏,继续表明自己的观点:“领导干部和媒体是什么关系?是内在利益完全一致的同志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能把媒体当成对立面,当成随时随地挑错、添乱、找麻烦的对象。一些同志对媒体和新闻舆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庸俗的歌功颂德当成正面报道,把健康善意的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把提出敏感问题的记者当作敌人,实在令人不齿!那么,应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我的体会有三点:一是要放手,充分相信媒体从业人员的党性原则;二是要有雅量,闻过则喜,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宽容,是一种海纳百川的雅量,是一种从善如流的大智慧;三是要善于沟通,既要坦诚相待,请媒体记者为我们的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助手,又要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
“说得太好了!范书记,我是你的崇拜者!”一位女电视主持人喜形于色,亲昵地依傍在范国政的身边,和他合影留念。
“谢谢,谢谢!”范国政得体地应酬。
“范书记,盼望在下一届中央委员的名单里看到您的名字!”一位人们熟悉的名嘴真诚地说道:“您可是绩优股,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升值潜力巨大!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担当治国安邦重任的领导集体中可以看到您的身影。”
范国政显得很兴奋,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你可是大记者、名主持,你主持的节目我期期都看,獲益匪浅!”
“范书记,希望您能够安排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下一期我们的访谈节目,题目嘛,我看我们就围绕怎么样为官从政谈起吧。”
“没问题,能够和你这样智慧的主持人面对面,是我梦寐以求的!”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一位大报记者挤了过来,很是感慨地说:“范书记,在渤海市的这些天,我发现了一个也许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但是,窥一斑可见全豹……”
范国政止住了脚步,很诚恳地说:“我们的工作,一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代表市委市政府,真诚地欢迎媒体的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尽快改进!”
大报记者说:“我发现,渤海市街头没有蓬头垢面的乞丐,没有居无定所的流浪汉,没有衣不遮体的精神病人。这在其他城市是根本做不到的。一叶知秋,从这样一个细节,不难看出渤海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是一流的,生活在这里的所有的人都是幸福愉快的!范书记,你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一把手,一位不可多得的执政人才。”
对于这样的溢美之词,范国政表现得很谦虚,甚至有些难为情的样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如果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应该完全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
范国政是政治人物,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必须要谈一谈对巡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谈一谈已经莅临渤海市的省委第一巡视组,必定会给渤海市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完整表述巡视工作重要意义,对省委第一巡视组正在开展的巡视工作寄予厚望之后,范国政严肃地说道:“记者朋友们,政治巡视的重要任务,是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查找政治偏差,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价值观和政治导向。巡视是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对党的组织做全面‘体检,把《准则》和《条例》高高举起,同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以及干部‘能上能下和防止‘带病提拔的规定结合起来,用好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欢送酒会。此时,范国政看似风度翩翩,兴致勃勃,但是内心里却潮起潮落,风起云涌,怎么也无法平息下来。刚刚发生的那起意外……劫持省委绝密机要案件侦破得怎么样了?会给他这个“仕情”见涨的市委书记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山雨欲来的预兆,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化险为夷,船过水无痕?
还有,省委第一巡视组已经开始一对一谈话了,谈话进行得怎么样了?有多少意外?形势会如何发展?
杯盏交错间,范国政表面上淡定从容,内心里却万分焦急,在寻找机会脱身。一路搏击拼杀始终胜出,能够稳稳坐镇一方,范国政对局势的判断力是没有问题的,危机管控能力也是炉火纯青的。孰轻孰重,他的心里当然十分清楚。
突然间,一位身材高挑、面容靓丽的女子来到范国政的面前。
记者招待会开始不久,范国政就注意到了这个女记者,因为她冷艳的目光,既极具吸引力,又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女记者,尤其是漂亮女记者,对男性官员具有不可抗拒的杀伤力。美女记者自我介绍,她叫夏丹,是新华社记者。范国政习惯地立即伸出双手以示客气和尊重,有些夸张地显示热情。他了解这些记者的心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紧紧握住夏丹的双手,注视着她的眼睛,说:“夏记者,你是名闻国内外的资深媒体人,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记者,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怎么说呢?在我们这些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心里,你的思想和言论影响高层,影响决策,影响全局,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你的文章我可是篇篇研讀学习,有的还专门组织全市上下认认真真讨论。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也希望你对我的工作多关注、多支持!”
夏丹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范书记,您过奖了,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新闻记者。也许是性格的原因,爱琢磨点问题,也喜欢刨根问底较真章。由于我们新闻记者所处的视角不同,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一些。”
“是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范国政用力握了握夏丹的手,准备结束交谈离开。这种应酬场合无法深入交流,只能礼貌地打打招呼,相互留下点印象,为将来进一步接触埋下伏笔。
可是,这个夏丹显然不肯放过与范国政面对面的难得机会,想见缝插针扩大战果。因为她发现,已经有七八个记者急不可耐地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拉开架势要采访。
夏丹直视着范国政的眼睛,问道:“范书记,我有两个问题:一是你们市饮浪湾开发区开发建设已经走过十几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实事求是评价这一渤海市‘一把手工程?二是省委巡视组已经到达渤海市,你认为巡视工作对渤海市的未来有什么特殊意义?”
范国政心里一震。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看来这个夏丹果然是名不虚传的难缠,不好对付。
饮浪湾开发区这个“一把手工程”十分敏感,牵扯上上下下官员不计其数,牵涉的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尤其是当前这样的敏感时期,范国政最想回避的就是这个话题。他甚至感觉到,这个由来已久的“一把手工程”,仿佛冥冥之中主宰渤海市乃至省级主要领导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成也在此、败也在此。曾几何时,作为声名赫赫的政绩工程,“一把手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升官工程。借助这个“一把手工程”飞黄腾达,得到提拔升迁的可是大有人在。因此,“一把手工程”在渤海市,在全省政界,可是比观世音还灵验的官菩萨。谁沾上了它的福气,谁就可以一帆风顺,升官晋级。当然,也不是没有杂音。对“一把手工程”的质疑声音还是存在的,并且随着政治气候的演变而时起时伏。甚至不知不觉中,围绕“一把手工程”慢慢形成了所谓保旗派、砍旗派。特别是近些年来,“政绩工程”声名狼藉,“一把手工程”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还有,省委第一巡视组已经在渤海市安营扎寨,他们会不会同样关注这个“一把手工程”?他们的到来,能够改变渤海乃至全省的政治生态吗?福兮祸兮?
显然,此时此刻,周边的记者同行们也听清楚了夏丹提的问题,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而微妙起来。见范国政一时间语塞,夏丹步步紧逼:“范书记,听说,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渤海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饮浪湾开发区跨海大桥工程即将开工建设,请问,这项工程对渤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是什么?”
跨海大桥工程,是渤海市委原书记、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敬元倡导并极力推进的,其目的是为解决饮浪湾开发区交通不便问题。对这项投资巨大,工期漫长的重点工程,渤海市乃至全省意见并不统一。只是在吴敬元的高压政策下,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
半年前,新省委书记李克难空降本省后,质疑这一工程的声浪才渐渐泛起。事到如今,围绕这一工程的上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观点对立的两派。赞成派认为,饮浪湾开发区现已处于死生存亡的关键时期,跨海大桥工程是使其起死回生的抢救性工程,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必须加快上马,否则,作为渤海市几代领导人奋斗成果的“一把手工程”,将付之东流、毁于一旦。反对派认为,饮浪湾开发区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没有区位优势,水电交通等资源匮乏,招商引资困难,已不可救药,没有必要刻意为了证明领导者决策的正确,为了维护历任一把手的政绩光环,耗费巨资。
这一纷争已经愈演愈烈,势不两立,成为两种政治势力较量的焦点。
但是,形势的变化,出人意料地朝着有利于赞成派的方向发展。国家开始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就是强力实施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借这一大势的东风,吴敬元几次进京做工作,跨海大桥工程几经周折,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就要上马了。可是,针对“一把手工程”的是非曲直,渤海市以及全省上上下下的思想,仍然无法统一,至于对跨海大桥工程的上马下马,更是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夏丹此时此刻的提问,自然话中有话,让范国政左右为难。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等同于宣示立场观点,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在有些重大问题上,在还没有盖棺定论的情况下,采取模糊战略,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不失为上策。他想到了打太极拳,设法绕过问题的焦点,但是,又感觉到这样的传统招法不容易得逞,夏丹并非普通记者,肯定是有备而来,敷衍塞责解决不了问题,打马虎眼蒙混过关也不可能。
至于省委第一巡视组,以及巡视工作对渤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国政烂熟于心,可以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什么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什么可以保证中央与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什么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等等。可是,这位大记者显然不会满足于这些堂而皇之、人云亦云的回答。并且,就在刚才,他已经谈过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了,清清楚楚地交出了完美的标准答卷。看来,问题也许并不那么简单。难道,这位漂亮的美女记者,是想使用“问题导向”,引我范国政上套?毕竟,夏丹是国家通讯社的大记者,不会随随便便的提出被采访者已经谈过的问题。对于过于敏感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回答。
范国政急于脱身。
“范书记,有一个电话,是北京打来的,在船长室,请您去接一下。”机智聪慧的秘书章小鱼恰到好处地前来解围。
范国政心里清楚,所谓的北京来电其实也许并不存在。善解人意的章小鱼,对官场生态同样娴熟如握,总是在范国政需要摆脱纠缠的时候,巧妙地化解窘境。请范国政书记接电话,接北京来的电话,既说明电话的重要性,又显示范国政神通何等广大。北京是什么地方?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言外之意,市委书记范国政是通天人物,不容任何人小视。并且,以这样的理由离开,既得体,又不失礼貌。
“夏记者,你看……今天的场合……我们另外约个时间,另外约个时间……”
范国政歉意地表示。
第三章 面授机宜
范国政匆匆忙忙来到船长室。
“国政书记……”焦急等候的公安局副局长宋镇恒,见范国政推开门进来,趕忙站了起来。
宋镇恒在渤海市天不怕地不怕,有“北霸天”之称。可是,一物降一物,在范国政的面前,宋镇恒却总是诚惶诚恐、唯唯诺诺。
范国政面色冷峻。在这位有些匪气的部下面前,他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威严。用人,要用对自己忠心耿耿、百分之百“愚忠”的,但同时又要能够控制得住的。这是范国政从政为官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因此,他对“自己人”从来都是和颜悦色,温情以待,极尽笼络。但是,对这个宋镇恒却截然相反。他心里清楚,宋镇恒虽然可以为他两肋插刀,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但必须在这个时常胆大妄为、不服天朝所管的家伙脑袋上施以“紧箍咒”,防止他无所畏惧、无法无天,误了大事。正所谓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按照惯例,渤海市公安局局长由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兼任,且一般由外地调任。现阶段,在市公安局内,宋镇恒几乎已无上升的空间。但是,宋镇恒的升迁欲望偏偏十分强烈。范国政恰到好处地培养着他的上进心,有效地制衡着王振军。
王振军是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兼市公安局长,省委派来的干部。王振军早年担任过省委原书记柳成荫的警卫员,后来在省公安厅任职。一年前,突然空降到渤海市。
宋镇恒的外甥于天舒,是省委书记李克难的秘书,这也是范国政心里格外看重他的一个原因。
“我……我……”真是一物降一物,宋镇恒见到范国政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时间不知所措,前言不搭后语地解释说,他这几天忙着检查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并毕恭毕敬地汇报说:“范书记,咱们市的公安工作又要挂头彩了,特别是巡逻防控工作,全省冒尖,我的一个哥们儿是大笔杆子,写过电视剧,他答应我了,他要亲自操刀,把咱们渤海的公安工作好好宣传宣传,在全国树起一杆大旗……到时候,你这个明星市委书记……还要到北京去作报告,介绍典型经验呢……”
范国政皱了皱眉头,宋镇恒的絮叨刹住了。
看来,省委机要局的机要件被劫持这件事,宋镇恒现在还不知道。要不然,他怎么火烧房子了,还沾沾自喜、津津乐道什么丰功伟绩呢?
其实,省委第一巡视组到来前,范国政曾经和市委常委们研究过几次了。要求市委常委们分兵把守,严加防范,紧密“配合”。各个部委办局、区市县也都接到了电话通知,要求一把手亲自挂帅,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防患于未然。如严明纪律,制定了一些具体的、严厉的规章制度,要求所有领导干部,无论级别多大,凡是乘用超标准车辆的,一律封存车辆;公务接待,一律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公款宴请一律停止;市容市貌整治要不留死角……这是史上最严厉的措施。
范国政强调,省委第一巡视组在渤海市巡视期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严阵以待,有关部门、公安干警要高度警惕。如果有人让我一阵子不舒服,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服。谁捅了窟窿,出了乱子,对不起,拿辞职书来……这样一来,有些干部群众对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到来,便心生些许不满情绪……
“镇恒……”范国政努力使自己的态度和缓下来,亲切地拍了拍宋镇恒的肩膀。虽然是位高权重、权倾一方的市委书记,但在用人之际的紧要关头,范国政不能不一切以调动有生力量为我所用为核心。
显然,宋镇恒对范国政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还在喋喋不休地絮叨他今天晚上就给外甥于天舒打电话,让他发挥发挥作用,敲敲边鼓,把省委书记李克难请出来作作重要指示。说不定能够起到临门一脚的效果,为范国政荣升副省长加上一道金字保险。精忠报主,保驾护航,宋镇恒信誓旦旦,一腔江湖忠义。
知人善用,官场也是江湖。范国政从来不怀疑宋镇恒对他的忠诚,更不怀疑省委书记秘书于天舒锦上添花的能力。可是,范国政深谙高层政治的奥妙之道,他目前需要的是风平浪静,需要自己的领地海不扬波,不出现任何差错和纰漏。只要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就大功告成,一步登天了!越是面临紧要关头,越是要谨小慎微!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时时处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细节决定成败……
“镇恒,省厅那里……还是要保持经常联系。”
范国政没有触及省委机要局“限时送达”绝密件被武装劫持一事,更没有直接询问省公安厅已经在渤海市紧急展开的排查搜捕行动,试探着说。
“国政书记,你放心,我跟省厅……特别是那几个厅长是铁哥们儿,绝对的热线联系!你到省里工作后,他们二话没有,准保死心塌地地听你指挥!国政书记,你就把他们当成你的自家兄弟……”
说到这里,宋镇恒突然发现范国政略微皱了皱眉头,便赶忙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尽管范国政面部表情的细小变化不易察觉,粗中有细的宋镇恒,还是感觉到自己的不识时务,没有准确揣摩到范国政的心思。正在尴尬间,一阵电话铃声给宋镇恒解围了。他“喂喂”了两声,讨好地向范国政解释:“是治安支队的头儿……杨伟打来的。”
这个杨伟,给范国政留下的印象一般般。办事能力稀松平常,经常掉链子。因为印象不佳,范国政在一次恼怒之际,甚至脱口而出一句脏话,骂杨伟为“阳痿”。如果不是考虑他和宋镇恒是铁哥们,范国政早就指示把他一撸到底。
范国政示意宋镇恒不要回避,就在他的面前接听电话。此时,他非常关心治安支队杨伟传递来的信息。
从宋镇恒越来越紧张的神情变化,范国政感觉到治安支队支队长电话里所汇报问题的严重性。接完电话,战战兢兢的宋镇恒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结结巴巴地说:“范……国政书记……大事不……不好……省委的机要……绝密件……不知道被哪些吃了豹子胆的家伙劫持了……”
范国政表现得很平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宋镇恒明白了,原来,范国政对这一惊天突发事件了如指掌。到底是久经沙场的大人物,处变不惊!
宋镇恒对范国政更加崇拜了,如此雄才伟略的领导者,当个副省长简直是小菜一碟,就是给他个省长、省委书记……干干也游刃有余,不在话下。他甚至觉得,如果天降大任,面前的这位卓越政治才俊,完全可以承担济国安邦的使命。
“镇恒,你是我渤海市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長啊!现在出现了这样严重的恶性案件,你和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范国政表情严峻,表现出内心十分自责的样子。
“国政书记,我有责任,我有责任,我……”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特殊时期,特殊时期,懂不懂……特别是,省委第一巡视组在渤海市巡视,切不可挂一漏万,更不能……不能出现负面事件!”
“我明白,国政书记,所有的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天塌下来我自己顶起来,有我在,就有阵地在,我宋镇恒能够有今天,都是你国政书记给的,糖甜醋酸我心里一清二楚……”
“镇恒,你误会我了,我怎么会在关键时候推卸自己的责任?我是那样的人吗?”
“我……我现在就到现场去,即使不能力挽狂澜,也要戴罪立功……”
“镇恒,不是戴罪立功,是尽力挽回损失,把影响降到最小,这是你的职责。市委前些时候不是专门发过文件,要求领导干部敢于善于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变能力吗?”
“国政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我马上到第一线去,想方设法掌握第一手情况,把事态控制起来……”
范国政点了点头。
宋镇恒刚要离开,又折回身来,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我这个市公安局副局长,其实是个聋子的耳朵,好看不好用,咱们渤海市发生了这么大的治安案件,连朝廷都惊动了,调兵遣将地闹腾得这么厉害,我还耳后不知天鼓响,靠边站……”
范国政心里清楚,宋镇恒这是不失时机地发牢骚,既是对一把手局长王振军独断专行发泄不满,也是对范国政当年没有能够采取有力措施阻止王振军空降愤愤不平。
作为市委书记,范国政常常面对一些下级领导干部或者委婉、或者直白地对自己职务升迁要求的诉求。这些,他都能够理解,人在仕途,个个如此,为的还不就是头上那顶乌纱帽!
“镇恒,你心里不痛快,工作不顺利,我心里清楚。事在人为,从政为官,有些时候要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现在是什么时候?是火烧眉毛的危急关头,得失利害都要放到一边去,尽快平息这场政治灾难可是当务之急啊!其他事情……完全可以从长计议嘛!”
见范国政听明白了自己的话外音,宋镇恒心里有些暗自得意。官场上,特别是在上级面前提要求,关键是要把握准火候,既要懂得章法,又要恰到好处。
识时务者为俊杰,宋镇恒没有进一步发牢骚,点到为止才是上策。其实,他真想告诉范国政,他这个公安局副局长,有时候调兵遣将并不怎么好使,自己要奉旨当差,听令而行。不过,动用“地下武装”,也就是黑社会的哥们姐们他有这个能力。宋镇恒认为,公安局长就是要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两手都要硬。他的“特战部队”可不是吃干饭的。
“省委李书记派省委机要局机要员,专程给我渤海市送的‘限时送达绝密信件,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惯例,这样重要的绝密信件,一定是送达我这个市委书记的,可是,市委办公厅、市委机要局怎么没有提前通知我呢?”范国政像是若有所思,又像似自言自语。
范国政习惯把渤海市称“我渤海市”,一如一些部长局长县长乡长,习惯于把自己管辖的地盘称为“我部我局我县我乡”。不知是一方之主舍我其谁的心理使然,还是对主宰的这一方一面,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地盘休戚相关感情的自然流露。宋镇恒的心里,非常羡慕这些一把手们一开口就“我”字当头,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把“我们局”称之为“我局”。
一字之差,可是身份的象征啊!
宋镇恒很快明白了范国政的关注。细一琢磨,难道省委书记李克难这次派省委机要局机要员,专车专人专程给渤海市送的“限时送达”绝密信件,不是送给市委书记范国政的?
宋镇恒认为一向思维缜密的范国政怀疑得有道理,这样绝密的机要信件,又是“限时送达”,如果接受人是市委书记范国政,省委机要局一定会提前通知市委办公厅或者市委机要局,市委办公厅或者市委机要局,也一定会准时通知范国政准备接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人胆敢在这个问题上疏忽大意。难道这份绝密的机要信件的接收者另有他人?如果果真如此,情况可就有些扑朔迷离,甚至复杂了。以此推理,这个神秘人物一定不可小觑,事态也非同小可。那么,这个深藏不露的人会是谁呢?
宋镇恒紧张地调动思绪在脑海里过电影,把市里的几个巨头特别是与范国政关系有些微妙的市长朱小娴等人掂量了一遍,一时间不得其解。他觉得自己作为范国政的铁杆部下,有责任全方位护主保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从裤兜里掏出手机,边按键盘边说:“我马上给我们家于天舒打电话,这个臭小子……让他把实底儿老老实实地告诉我。”
范国政赞许地点了点头,却又摆摆手制止了:“于秘书岗位特殊,身前身后不离李书记,里外屋办公,有的时候不一定方便回答。我们也要注意保护他,不要给他制造麻烦。伴君如伴虎嘛,稍一不慎,说不定会惹很大的麻烦。”
宋镇恒觉得范国政说得有道理,可是又不知道如何才好。
“这样吧,你给他的手机发个短消息试一试。”范国政想了想,拍了拍宋镇恒的肩膀说。
利用手机短消息的方法联系,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不会打扰到李克难书记。在这样敏感的时候,如果因为一些细枝末节不慎出现纰漏,引起李克难书记的警觉,问题就复杂化了。另外,范国政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如果于天舒的手机正在被安全部门“上线”监听,通话内容会滴水不漏地报告到李克难那里。那样,后果将更加难以想象。虽然监听省委书记秘书手机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但范国政不能不有所警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身在政界,防火墙必不可少。
宋镇恒马上给于天舒的手机发了个短消息。
在等待于天舒消息时,范国政先是安慰了宋镇恒一番,接着又不着痕迹地暗示,一旦他如愿去省政府担任副省长,宋镇恒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调省公安厅工作,职务也可以解决副厅级。在宋镇恒感激涕零之际,范国政当然没有忘记敲打宋镇恒,提醒他注意,在生活问题上要有所节制,不要过度放纵自己。范国政的统治之道,是恩威并举。
于天舒回复短消息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宋镇恒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看短消息内容,便把手机递到范国政的手上。近朱者赤,不该问的事情绝对不问,不该知道的事情坚决回避,这一官场潜规则宋镇恒当然心知肚明。
可是,让范国政失望的是,于天舒回复的短消息答非所问,只有短短的一行字:正在去北京的路上。
范国政略一思索,淡定地拍了拍宋镇恒的肩膀,让他赶紧去现场执行任务。
宋镇恒离开后,范国政走到舷窗前,望着海面的点点渔火,陷入了沉思。
他认为,精明过人的于天舒并非无情无义、胆小怕事,在关键时刻明哲保身,故意打马虎眼。他已经在短消息里巧妙地渗透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省委书记李克难正在去北京的路上,并且,没有说明是去北京干什么。如果是去开会,他一定会强调的。这绝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有意识暗示李克难的北京之行另有使命,这一使命似乎与范国政有关。另一方面,于天舒在短消息里故意王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已经回答了范國政和宋镇恒迫切想知道的内幕,也就是省委书记李克难派省委机要局送往渤海市的“限时送达”绝密信函,接受人不是范国政。
想到这里,心烦意乱的范国政,习惯地顺手从兜里掏出一盒香烟,轻轻地弹出一支,叼在嘴上。香烟并没有点燃,范国政也根本不是要真吸烟,他只是常常以这种方式来稳定情绪,为自己减压。
当年,刚刚踏入官场的范国政是老烟枪。担任县委书记后,他偶然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市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很少有人是烟民。仔细思考,范国政明白了一个道理:高级领导干部都十分注重保健,来之不易的成果绝对不能够因为健康的原因毁于一旦;吸烟确实是不文明的陋习,难登大雅之堂,有损大权在握领导者的形象。范国政果断把烟戒了。
第四章 山至高处人为峰
范国政思来想去,还是心里不踏实。“限时送达”绝密信函的接收者是何人?内容是什么?他又开始惶惶不安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是自己在省委书记李克难心里的位置有所改变,不再被信任甚至失宠了?如果真是这样,自己的政治生命仕途前程无疑将毁于一旦,不仅荣升副省长一事鸡飞蛋打,恐怕连目前的市委书记位置也朝不保夕。
省委书记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在北方这一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重要省份,可谓乾坤在握、一言九鼎。虽然许多年来强调集体领导,可是现实政治生活中,无论大政方针还是民生琐事,最终决定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一把手的手中。
这是政界颠扑不破的铁律。
现行权力结构,所谓的对上级负责,说到底,其实同样是对上级一把手负责。一把手的定夺权是绝对的、毋庸置疑的。如果对这一游戏规则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刻,就没有从政的资格,即使偶然得到一官半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决定他范国政前途命运的,毫无疑问是省委书记李克难!
想到这里,范国政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他觉得事态非常严峻,一时间揣摩不出李克难的真实意图,拿不准面临的复杂局势的性质,难以预料形势发展演变的方向。
李克难是中央派来的,空降到这个省时间不长。他到来不久,省长马学功突然患病,住院不能视事,省政府的工作临时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敬元主持。
吴敬元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干部,以前曾经担任过渤海市市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使他在全省干部体系中,当之无愧地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李克难没有到这个老工业基地前,上上下下的传闻是,省长马学功去省委那边担任省委书记,吴敬元继任省长。李克难的到来,特别是种种迹象表明省长梦难以实现后,吴敬元的心态不平衡起来。因为性格、工作作风的不同,他和李克难的关系显得微妙了,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来那不动声色的分歧。虽然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并且尽力营造团结和谐气氛,但是,暗地里,省委书记和主持省政府工作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关系不睦的小道消息,还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之惶惑不安、无所适从的,是省直机关的部委办局长、各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们。古往今来,从政为官最重要的是不要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否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敬元曾经在渤海市担任过市委书记,在任内最重要的政绩就是“一把手工程”:围海造地十几平方公里,建设饮浪湾开发区。想当年,饮浪湾开发区轰轰烈烈,声名鹊起,在省内外影响巨大,吴敬元也因为劳苦功高,被提拔到省委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吴敬元对范国政有知遇之恩,范国政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一般来讲,作为吴敬元线上的人,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面前,不能不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可是,范国政是有政治头脑的,他左右逢源,既不让吴敬元感到冷落,保持忠心耿耿的嫡系本色,又得到了李克难的欣赏,取得了这位新省委书记的信任。
那么,如何分析判断突然发生的“限时送达”机要信函事件?心神有些不定的范国政,绞尽脑汁也无法理出头绪来。
他告诫自己,眼下,既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轻举妄动,应该做的是要稳住阵脚,以不变应万变,顺势而为。这是上策。静观其变的同时,也要设计好几套应对方案,准备好一系列能够有效操作的措施办法,以防万一。
范国政想起了中午的谈话。
与范国政谈话的,是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震世。
范国政知道,一对一谈话,是巡视组巡视工作的杀手锏之一。巡视期内,“个别谈话”对象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三四百人。
“个别谈话”遵循“层次”:第一层是副市级以上领导,除分管工作,个人家庭情况如子女和爱人的职业、收入,都涉及;第二层是局级領导干部、县区主要领导,谈话内容侧重于“对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意见”。此外,还会根据需要,找退休干部、企业领导、人大政协领导干部以及相关群众个别面谈。
有许许多多的“老虎”,是通过这样的谈话“谈”出来的。背对背的个别谈话,容易发现蛛丝马迹,找到问题线索。范国政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与范国政谈话时,老谋深算的王震世不动声色,任范国政信马由缰,述说了一番自己主政渤海市这几年的工作情况。至于存在的问题,他讲得比较原则,也比较笼统。他深信,言多必失。
王震世也不急,听说范国政还有一些比较急的公务要处理,便理解地说:
“不忙不忙,我们巡视组的巡视工作刚刚开始,下次再谈。下一次,谈一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还有,谈一谈发展理念。”
什么,要谈一谈发展理念?范国政心里一沉,感觉到省委第一巡视组好像是有备而来,针对的似乎是“一把手工程”。他口里答应“好好好”,心里却认识到不可疏忽大意,必须认真对待……
此时此刻,情绪稍微稳定了,范国政把嘴边的香烟揉碎,扔进一边的废纸篓。他准备马上离开,日理万机的他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
就在这时,柳涵韵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自从登上市委书记高位后,在他的面前自然而然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与外界人等隔离开来。这道墙是由许多人组成的,秘书章小鱼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一般情况下,谁要见到他这位市委书记,是需要章小鱼同意和安排时间地点的。当然,个别特殊人物除外。柳涵韵便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和范国政保持热线电话联系,随时可以径直出现在他面前的人中的一个。
俗话说,漂亮是女人的通行证。可是,如果简单地以此来评价柳涵韵和范国政的亲密关系,便显得有些浅薄幼稚了。
辞书里解释,男女关系从广义来讲,是男人女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在政界,再纯洁无瑕、浪漫动人的两性关系,也无法不被政治浸淫。他们两个人都对政治情有独钟,又互为欣赏。有相同的思想基础、相同的关注爱好,自然就有共同语言。
人的喜好各异,和许多女人不同,柳涵韵对权力有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狂热,并且,她还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操盘手和恰到好处的陪衬。她视最亲近的男人慢慢成长、权力逐步壮大为莫大的享受,热衷于倾心尽力把自己喜欢的男人亲手一步步送往权力的高峰。如今的她,既有遗憾,也有收获。遗憾的是,她那个名存实亡的丈夫——也就是巡视组副组长李德泽,因为不识时务、固执己见败下阵来;值得安慰的是,蓝颜知己范国政运筹帷幄,在她的帮助下,正在按照既定目标一步步向权力高峰攀登。
范国政似乎有意识要掩盖内心深处刚刚经历的汹涌波澜,紧紧握住柳涵韵的双手,感慨万端地说:“柳总经理,谢谢你对我渤海市,对我个人工作的大力支持!”
柳涵韵责怪地皱了皱眉头,轻轻地拥抱住范国政,耳语:“你啊你,怎么官越大越政治,人情味都哪里去了呢?你说,现在你才是个市委书记,就动不动哼哼呀呀官腔官势,像张标准像似的,赶明天你范大人贵为一省之长,我们小老百姓见了你,还不得三叩六拜、不得近身?”
范国政笑了笑,轻轻推开柳涵韵,说:“习惯了,习惯了,习惯成自然嘛。咳,这官帽一戴,人就情不自禁地成了空架子、活道具,人不人鬼不鬼的……近朱者赤,你柳大小姐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对官场中人和事还不是司空见惯、了然于心?”
范国政的话外音是说,柳涵韵出生在高官家庭,应该对官场中人的无可奈何习以为常。
柳涵韵的父亲柳成荫,曾经担任本省省委书记,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个委员会担任副主任。柳成荫在全省,在政界高层的影响力没有人敢轻视。另外,柳涵韵的丈夫李德泽,原任省委副秘书长,现任省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正在渤海市巡视。
“我理解,高官嘛,生活在高不可及的神坛上,不食人间烟火喽!其实,被芸芸众生顶礼膜拜,虚情假意地应酬来应酬去,自我、本性都被磨得一干二净,一个个都成了标准的复制品……是很痛苦,但是又必须循规蹈矩、不折不扣地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柳涵韵故做痛苦状:“范国政同志,人是环境的产物,适者生存啊,老百姓要遵循这样的生存法则,官员同样不可以违背。权力的神圣从来就是刻意塑造出来的,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威信是由距离产生的,同样是为了执政的要求……本大小姐懂这些道理。”
高官的女儿免不了时而语言尖刻,免不了偶尔夸夸其谈,范国政早有领教,早已俯首称臣。对于这位政治情人,他知道怎样顺势而为,取其独有的能力为我所用。他忧心忡忡,说:“涵韵,我感觉到我现在正面临危机,一场政治危机就要到来,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气势正在悄悄袭来……”
柳涵韵漂亮的面庞也严峻起来,回答道:“国政,你的政治嗅觉没有麻木,依然灵敏,这是政治人物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未雨绸缪,决胜于千里之外。”
范国政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否应该把刚刚发生的,省委机要局绝密机要在本市境内被劫持的消息告诉柳涵韵。因为,那也许是虚惊一场,如果自己小题大做、惊慌失措,岂不是在柳涵韵面前失去风度,授这位见多识广的政界佳人以笑柄,进而失宠?
柳涵韵真是高深莫测,善解人意地注视着范国政的眼睛,一字一顿,说:“以静制动,泰然处之!”
若有所思的范国政明白了,柳涵韵时刻关注着他的安危,神通广大的她显然洞悉所有,成竹在胸。
范国政施以激将法,往往奏效:“涵韵,难道我就这样无动于衷、坐以待毙?”
“噢,那倒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现在是特殊时期,正处于风口浪尖,因此,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自乱阵脚,给对立面……给政敌留下把柄,留下可乘之机。”
柳涵韵点燃了一支烟,姿势优雅:“当然,静观其变也不是消极退却,无所作为。我想,眼下需要做的是,把思绪理一理,好好检视检视自己主政渤海市这几年经历的人和事,和哪些人,特别是市里几大班子那些个实力派人物,有沒有过磕磕碰碰,有过节的尽快想办法弥补修复,有矛盾的尽快化解,埋藏的地雷炸弹赶紧拆除引信。”
柳涵韵的另一只手,理了理头发:“特别是即将退出政坛的老同志,需要尊重的,你就去磕头作揖,他们亲朋好友、孙男弟女要求安排照顾的,你马上尽可能满足。我认为,对于你来讲,这同样是修复政治生态。你在渤海市执政这些年的工作情况,中央考核组是要认认真真考核的,这些人对你的工作,对你业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是要评价的,他们不仅有话语权,有投票推荐选择权,而且有相当的决定权。别忘了,众口铄金啊!”
柳涵韵吸了几口烟,注视着范国政:“……还有,老百姓中现在有些什么不安定因素,你同样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把老百姓稳定住,现在中央选拔领导干部很看重民意,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国政,过了这一关,等你到了省一级这个层次,就会感觉到从政环境大不相同,一览众山小嘛,官越大越好当就是这个道理。省级领导离老百姓比较远,婆婆妈妈、零零碎碎的难事儿少了,指点江山毕竟容易些……”
人才难得,柳涵韵就是不同寻常。这些道理范国政虽然明白,但是,有的时候还是犹豫不决。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性弱点。在紧要关头,难得有个志同道合、可以托底交心的人一起分析局势,破解难题。
“国政,省委的限时送达绝密信件,接受人是谁,你知道吗?”柳涵韵话锋一转问。
“可以肯定,接受人不是我,另有其人。”范国政垂头丧气地回答。
“对,不是你,是……李德泽。”柳涵韵说着,眼睛向舷窗外望去,神情有些凄然。
李德泽和柳涵韵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结束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李德泽现在作为省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来渤海市当省委的“千里眼”,找“老虎”和“苍蝇”,直接危及范国政……
准确讲,李德泽的省委副秘书长是亦官亦僚的角色,因此,位置可重可轻。李德泽进组前,被政界称为省委书记李克难的“大秘书”,炙手可热的他是负责李克难政务的,是能够直接影响省委决策的核心人物之一,居于权力核心的股肱之臣,可谓地位显赫,举足轻重。虽然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是,风险从来都是与机遇同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在这个没有经济考核指标压力的近水楼台,只要投桃报李,投其所好,讨得一省之主的欢心,赢得省委书记的欣赏,得以提拔重用是根本不在话下的。
不过,那已经是昨天的故事了。不少人认为,曾经仕途被普遍看好,蒸蒸日上态势骄人的李德泽,现在已经渐渐被边缘化,正在被逐步淘汰出局。由权力核心,转向为“打虎拍蝇”。
其实,在范国政看来,李德泽这个省委第一巡视组副组长的位置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认为是纯粹属于安置再就业性质。因为,政界的架构为宝塔形,越往高处,空间越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旦离开省委决策核心,未来的道路必然是曲折而又漫长的,寄希望于王者归来,大多只是一厢情愿、纸上谈兵。本来,李德泽也是这一次副省长候选人之一。但是,这位老兄看来时运不济,提前淘汰出局了……
从省委副秘书长到省委巡视组副组长,李德泽的突然失宠,让范国政为失去一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暗自窃喜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感慨万千。政界风云变幻莫测,兴衰成败瞬息万端。每每想到这里,范国政便不寒而栗,禁不住心里生出些凄凉……
可是,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李克难有什么重要密件,要派专人专车限定时间,送给这位已经远离中枢的旧臣李德泽呢?这封异乎寻常的机要件,里面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范国政急切地想知道这个秘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他心里明白,尽管柳涵韵政治能量很大,也不可能探得其中一二。对如此重要的机要件,如果省委书记李克难自己封签的话,即使是秘书于天舒也同样一无所知。
柳涵韵说得对,当前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以不变应万变。
范国政心意已定,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准备抓紧眼前难得的时间和空闲,和柳涵韵享受享受别有情调的二人世界。
范国政领着柳涵韵,通过独立电梯直达“渤海明珠”的豪华总统套房。
这艘豪华游艇的总统套房的豪华程度,完全可以比拟超五星级宾馆总统套房。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它的中庭是金灿灿的,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
也许只有这样豪华私密的所在,才与范国政和柳涵韵的身份相匹配。一位是大名鼎鼎、前程似锦的市委书记,一位是美丽动人、地位显赫的红色公主。也许,婚外情也要讲究门当户对,讲究优势资源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显得名至实归。
范国政对异性的追求如同他对权力的追求,注重的是高度和品位。他历来对有些高官的滥情不屑一顾,那些人对床笫之欢的如饥似渴,只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水准,令范国政嗤之以鼻。用范国政的说法,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千秋基业的明君,即使是后宫佳丽三千,临幸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的几位国色天姿、聪慧绝顶的佼佼者。
柳涵韵可谓是风韵犹存的气质女人中的极品。
但是,范国政今天却难以全身心投入,眼前总是飘着李德泽的身影。结果是,还没有渐入佳境,就一泻千里……
柳涵韵戚戚然,话里有话:“咳,国政……官场可是无休无止的持久战,贵在坚持……半途而废不可取……”
范国政甘拜下风,气喘吁吁地说:“你……你……这座山……太高了……”
柳涵韵莫名其妙地叹了口气,回答道:“我这座山再高,山峰上面站着的,还不是你范国政?”
第五章 帷幕徐徐拉开
下午一点,省委机要局电话通知李德泽,省委书记李克难有一件给他的“限时送达”绝密机要信函,五点前送达,请他不要离开,在住地月亮湾宾馆等待接收。
接到通知时,李德泽正在与夏克冰大姐谈话。
夏克冰大姐与李德泽很熟,见面的时候总是“德泽德泽”的,很是亲热。
果然,夏克冰大姐无所顧忌,炮火全开,认为渤海市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存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等问题严重,违反廉洁纪律,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违反组织纪律,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违反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特别是‘一把手工程……就是市委……包括上一届市委一把手一手策划的,现在一把手坚持维护的!对于这个‘一把手工程,说老实话,我是持反对意见的!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形象工程,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是为了给一把手脸上擦脂抹粉,作为升官晋级的资本。老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啊!干部队伍,也是议论纷纷的。这个‘一把手工程里面,肯定是藏污纳垢,藏着数不清的猫腻……”
夏克冰大姐直抒胸臆,恨铁不成钢。李德泽理解,作为一位老革命家,退出领导岗位后长期居住在渤海市,因为更加接地气,自然而然,听到了更多的真实的声音,了解到了更多真实的情况。
夏克冰大姐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还提供几条关于市委主要领导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李德泽详详细细记录下了夏克冰大姐的谈话内容,准备向巡视组的同志们全面汇报,也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向省委书记李克难反映。
送夏克冰大姐离开后,李德泽开始与解民心谈话。解民心今年41岁,渤海市东水县县委书记。这位高学历的县委书记,现在完全颠覆了文弱书生给人们的印象。他显然已经脱胎换骨,黑黝黝的脸膛,五大三粗的身材,一位典型的北方大汉模样。
之前,李德泽就认识解民心。
说实话,在中国现行党政层级架构中,县一级党政机构有着特殊地位,发挥重要作用。“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置于当下同样成立。作为基层的县级党委政府,不但承担落实中央决策的关键责任,其自身治理体系的变革,也事关整个治理体系能否现代化。
一位领袖人物与县委书记们面对面座谈时曾指出:“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3000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得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这一政治嘱托力透纸背——“心中有党”说的是政治使命,“心中有民”谈的是社会责任,“心中有责”论的是岗位职责,“心中有戒”讲的是谨言慎行。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如能做到这四点,中国的现代化治理就夯实了基础、坐实了目标、保证了绩效。
李德泽也曾经担任过县委书记,知道这一岗位责任的重大。同样,他也很是高看一眼全省一百三十九个县区、十九个县级市的这一百五十八位“县太爷”。不过,因为近年来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他接触到的县委书记不是很多。
省委书记李克难也有县委书记情结。那还是他刚刚到任的不久,他从李德泽的口中,得知省委党校举办的县委书记学习班即将结业。李克难提出,希望安排自己去省委党校看看县委书记们。
李德泽马上通知省委办公厅和省委党校,请他们做好安排和接待。同时,带领笔杆子们开足马力,准备李克难在县委书记学习班上的讲话。
李克难知道后,笑了笑说:“以后,除了省委全会、省委召开的重要会议,需要我代表省委讲话的,你们秘书班子负责起草,并通过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外,其他一些会议,我的讲话就不麻烦你们了,我自己起草。你们起草的文稿,也要进一步改进文风、提高质量,归纳起来是六个字:求短、求实、求新。求短,就是要用尽可能短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求实,就是要追求朴实的文风,所用的语言不一定华丽但要准确,要实实在在,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实话实说。要多用事例、数据来佐证,增强文稿的说服力和逻辑性。求新,就是要根据特定的讲话场合写出有特色、有新意的文稿。”
省委党校不在省会市内,坐落在郊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一处非常安静的山谷里。按照惯例,省委书记出行,省公安厅警卫局需要提前安排路线和布置沿途警卫的。可是,去省委党校时,李克难从司机手里要来汽车钥匙,让李德泽和司机上车,说:“我也是司机,有驾驶执照的,出发。”
途中,遇到一大片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棚户区。李书记停下车,来到一大堆垃圾旁边。李德泽不知道李书记想干什么,只能静静地在旁边观望。只见李克难找了根长木杆,翻看垃圾。翻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都是田间地头的普普通通北方蔬菜,反季节精品蔬菜没有啊!由此可见,棚户区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不到哪里去。”
上车后,李克难对李德泽说:“准备一下,以省委的名义召开一次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一会儿,他又充满深情地说了一句:“我也是棚户区长大的啊……”
那次在省委党校,李克难的讲话十分精彩。他手里拿着的讲话稿,其实只有一页纸,上面是他自己写的几行提纲。他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和风细雨。会场上的气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深受感染的县委书记们欢欣鼓舞,阵阵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不同凡响,耳目一新!坐在主席台上的李德泽认识到了,这位新省委书记,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省委书记的形象……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李德泽的手机微信震动提醒。他打开了,原来是一位昵称“一把手”的好友请求验证。
很显然,这位“一把手”此时此刻采取的是摇一摇的方式,摇到了李德泽。呵,中奖了。李德泽早就使用微信,但是朋友圈很小,一般不对外扩展。这个“一把手”,接不接受,验不验证?李德泽一时间竟然拿不定主意。
不知道哪根神经起了作用,李德泽接受验证了。很快,他了解到,这位“一把手”是参加省委党校县委书记学习班的学员,东水县县委书记,名字叫解民心。现在,这位县委书记就坐在台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两个人在微信里交谈并不多。但是,来去匆匆,公务繁忙,李德泽并没有与县委书记解民心见过面。
这一次面对面谈话,两个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时间和谈话主题的关系,解民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发表了他对渤海市饮浪湾开发区这个“一把手工程”的看法,观点明确,言辞激烈,直中要害。
谈话结束,解民心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起身告别。
走到门口,解民心突然转过身来,郑重其事地说:“李……德泽,我看准了,你是一个志存高远、重情重义的好人。你现在的职务比我高出许多,与你相比,我是一个小人物。你,天降大任,指日可待。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说几句话,仅供参考。我认为,你应该审时度势、锋芒藏住,快刀斩乱麻……”
气氛有些悲壮!
李德泽紧紧握住解民心的双手,一言不发。
解民心动情了,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德泽,说实在话,想当初,我也想方设法接近高层领导,靠近能够决定自己仕途升迁和命运的权贵人物。能够与你相认相识,是我的幸运。特别是你今天给我的感觉,净化了我的心灵……尽管我们职务级别相差很大,前途更不可以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同样是我们这个民族需要的、难能可贵的精英!”
李德泽同样激动万分:“解……民心书记,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做我们这个党的忠诚战士,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解民心又说:“德泽,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人身安全……我这个书记虽然职务不高,但还是有些实际权力的。我们县与渤海市市区接壤,有什么困难,特别是省委第一巡视组的领导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个电话,不敢说千军万马,我的快速反应‘部队完全可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与县委书记解民心分别后,李德泽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有继续安排谈话,寸步不离地守候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惴惴不安地等待来自省委的绝密机要件。
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省委机要局的车子还是不见踪影。
在房间里待得有些腻烦的李德泽,想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便走出房间,来到室外,在海边蹊径散步。但是,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宾馆正门口……
按照中央的部署,省委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下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按照规定,省委巡视组组长从省委巡视组长库中抽调,一般由正厅级领导干部担任,按照一次一授权的要求,每次根据巡视任务、巡视地点确定组长人选;省委巡视组按照次序,依次类推,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巡视组;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和正、副厅级巡视专员,由省委选拔任命;省委巡视组一般工作人员,由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选调;各巡视组根据任务要求,从各省直单位和市抽调了一部分财政、审计、城建、国土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参加巡视工作。
李德泽是个例外,他是从省委副秘书长的岗位,被安排到省委第一巡视组担任正厅级副组长的。省委第一巡视组由十三人组成。组长王震世,是一位刚刚年满五十八岁的老同志,之前担任省会城市的市委副书记,老资格的正厅级领导干部。
因为以前就有接触了解,李德泽知道王震世作为一位老同志、老领导,领导水平非同一般,政治上也很成熟。毕竟是在官场叱咤风云几十年的老同志,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透露出独到的从政技巧和领导艺术。比如,在巡视工作动员会上,他的讲话在按照标准讲稿进行的同时,也脱稿讲了些许所谓的题外话。题外话不多,却话里有话,绵里藏针。李德泽觉得,那些话振聋发聩、如雷贯耳,很解渴,比官样文章的套话官话更有震撼力,更有警示作用。
李德泽知道,多少年来,王震世把握全局能力很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其实,多年来,王震世是省会城市不是一把手的一把手。甚至有一个时期,市委一把手岗位出现空缺,书记调到外省担任省长后,王震世还主持过市委全面工作,行使过一把手职权,大家普遍认为市委书记位置非他莫属。没有料到,半年后,机遇在顷刻间与王震世擦肩而过,新市委书记不期而至,已经找到市委书记一览众山小感覺的王震世,又回到了原点,继续履行市委副书记职责。
在接近任职年龄界限时,王震世的朋友们都希望组织上能够破破例,网开一面,适当延长他的政治生命,安排官运始终不济的他到市人大或者政协担任一把手,解决副省级职务,也算是对他多年来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工作的一种补偿和安慰。据说,省里市里的一些领导认为王震世劳苦功高,理应得到褒奖照顾,私下里和公开场合有过承诺,表示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给他提供一个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可是事与愿违,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却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王震世仕途人生的最后一里,行进在了省委巡视组这一不同寻常的路上。
对于一般人来说,遇到这样的仕途挫折,大多是心灰意冷,要么是一气之下就此告别政坛,回家颐养天年,要么是和组织上讨价还价,堤内损失堤外补,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一把手,赚得钵满盆满。但是,王震世的表现却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他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尽心竭力支持新任市委书记工作。他的高风亮节,确实令不少人感慨万端。
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组建时,省委书记李克难点将,要求王震世御驾亲征,出马挂帅。李克难与王震世进行了一次倾心的交流沟通。一番促膝谈心后,王震世愉快地接受了省委交给的新任务。
王震世曾经真诚地对李德泽谈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能够在省委巡视组走完自己的政治历程,也是功德圆满,无愧于一生的选择……既然选择了从政为人生职业,就要严以修身,善始善终。
省委巡视组的巡视工作性质,和市委副书记的职责虽然不至于有天壤之别,但还是有所不同。有的人形容,二者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关系。这一比喻虽然不一定准确,却也有些道理。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利器,被人们视为反腐利剑,牵动着反腐最敏感的神经。王震世迅速转换角色,走马上任,开始巡视工作。
巡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现问题,在中央《巡视工作条例》授权的13种工作方式范围内,灵活舞剑。
省委第一巡视组在王震世的领导下,在到达渤海市巡视前,已经研究学习了一些独门“剑法”。比如,“老虎”如何打?“苍蝇”怎样拍?他们制定了一些办法措施和方案。又如,省委第一巡视组要与一些领导干部“面对面”,其“打虎拍蝇”的利剑如何出招?如何使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王震世总是能够提出不少招法。大家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就是不一样。
省委第一巡视组还有一位副厅级巡视专员,名字叫安妮。从她的名字就可以感觉到,这是个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讲究人生韵味的女性。安妮容貌靓丽,言谈举止不俗。她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担任国家一个文化部门的处长。一年前,她随调防的将军丈夫来到本省,在省委宣传部当处长。不久前,拟提拔为副巡视员的她,被省委安排到省委巡视办公室担任副厅级巡视专员,分配到第一巡视组工作。给李德泽的初步印象,安妮不缺乏工作热情,缺乏的是工作阅历和经验。
按照工作计划,这次省委巡视组在渤海市的巡视工作为两个月时间。巡视的重点,是对市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巡视监督,着重了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党风政风、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巡视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听汇报、个别谈话、问卷调查、查阅文件、明察暗访、接待信访、设立公开电话、设征求意见箱等。
此外,巡视组还将根据工作需要列席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其他有关的重要会议,听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党政主要领导重大事项报告,根据情况与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或诫勉谈话,对巡视组发现的优秀干部或群众意见大、综合素质较差的干部向省委提出提拔或调整的建议等。为了开展好巡视工作,巡视组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办公大厅和巡视组的驻地设立征求意见箱,方便干部群众反映和提供情况。在渤海市的巡视工作刚刚启动,各项“规定动作”已经开始,个别“自选动作”也在规划之中。
夜幕降临,巡视组召开了内部会议,研究分析下午的一对一谈话情况。
为了保密,王震世提议,会议不在月亮湾宾馆会议室开,采取巡视组成员集体到海边,边散步边交谈的方式。
刚刚开始的一对一谈话,总体情况不错。谈话对象对省委第一巡视组的到来,普遍表示欢迎,同时,也谈出了一些问题和问题线索。饮浪湾开发区这个“一把手工程”,也是谈话对象反映的问题焦点之一。
在省委第一巡视组来渤海市巡视前,巡视组曾经到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局、省信访局等有关部门了解了一些情况,阅读了一些群众来信和群众来访情况摘编。据已掌握的线索情况,渤海市“一把手工程”饮浪湾开发区,是渤海市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关于这个“一把手工程”,可谓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在海边进行的碰头会,是大家畅所欲言、拢情况、谈体会、提建议的内部会议。
王震世最后总结:“我们这次巡视工作的范围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等,重点是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还是那句话,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四个着力,精准发现问题,形成有力震慑。注重发现在党的十八大和教育实践活动以后仍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巡视组还要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着力发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纪律、腐败、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征地拆迁、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行使权力方面存在的以权谋私、权力寻租、贪污贿赂等腐败问题;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的突出问题;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买官卖官、带病提拔、超编配备干部等问题。”
开局不错,效果良好。
李德澤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他强调说:“现在要集中力量,把谈话工作这一步夯实了。谈话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的巡视工作主要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和有关情况介绍,列席有关会议,受理信访举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抽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明察暗访,下沉一级或两级,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主要负责人的下级单位了解情况等方式开展工作。为广泛听取意见,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也要重视巡视组公布的举报电话、设立的网上信箱作用,认真及时受理干部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根据有关要求和巡视工作职责,主要受理反映市一级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问题,以及与巡视工作有关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执行政治纪律和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视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也要按规定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李德泽也提到了渤海市的“一把手工程”。对于这个典型的政绩工程,多少年来始终议论纷纷。对于这一工程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以前市里的领导层大多采取回避态度。据了解,对这个“一把手工程”,群众反映最为强烈,问题极其严重。
李德泽认为,尽管这一工程是往届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的,主持上马的,决策错误有其历史原因。但是,现任的市委主要领导,特别是市委书记范国政,出于维护市委原书记吴敬元威信的考虑,并没有采取措施纠正,而是千方百计粉饰掩盖,甚至作为执政的重点,继续推进这个“一把手工程”。
李德泽觉得,这个问题,涉及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和执政理念,巡视组不能漠视,更不能不如实向省委报告。不能得过且过、麻木不仁。否则就是省委巡视组的失职,就对不起这里的老百姓。
李德泽说:“鉴于渤海市的情况,我建议省委和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此次常规巡视的基础上,接下来安排对其实行专项巡视。结合专项巡视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一般围绕某一事项、某一方面问题,采取‘点穴式、巡查式和回访式,实现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结合。”
李德泽的一番话语,使王震世陷入了沉思。许久,他慢声细语地说道:“德泽,你我都在官场磨炼了许多年了,你当过县委书记,又当过省委书记的大秘书,我官至省会城市的市委副书记,你我不敢说明察秋毫,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是有的。我们巡视组一定要负责任,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虽然违纪违法是个别人、少数人,但是,他们污染了从政环境,败坏了党的作风,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他们拿老百姓的血汗钱来染他们的红顶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就是把天捅个窟窿,不要这顶乌纱帽,也要把问题清清楚楚搞明白,看看下面掩盖些什么肮脏东西,有多少‘老老虎、‘大老虎……”
李德泽热血沸腾,十分赞同王震世组长的观点。
安妮不好意思反驳慷慨激昂的王震世,也不能拿李德泽说事。但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李德泽给安妮留下的印象很好,她觉得这个人很深刻,也很有抱负,值得信赖。与此同时,她又觉得李德泽有时候有些天真,也有些过于认真了。
散会后,安妮留了下来,和李德泽两个人沿着海岸线,又往前散步。当然,她是有话要说。
步行道空无一人。路灯发出微黄的光,被蒙上一层缥缈的水雾。
安妮按捺不住地说:“德泽……我就不称呼你副组长了。我们两个人,年龄不差上下,职务有高有低,能够在省委巡视组这个特殊的组织里共事,也是一种缘分吧。我虽然是部队家属,对省里的政治格局,对具体的一些现实情况不怎么清楚,但是,对你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你已经‘入围了,提拔升级到副省级可能是触手可及的事情了,我有些心里话,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说。”
“……怎么,我们现在在一个巡视组,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我们没有‘代沟,沟通没有困难,任務目的是相同的。”
“好吧,那我就不拐弯抹角了……”安妮眼睛望着路灯,慢声细语:“德泽,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领导,也应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且可能成为一方新领军人物……我很敬佩你……可是,我感到,现在的政界已经不是从前了,执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你,在所面临的重要时间节点,更应该尽量避开矛盾旋涡,以保护自己的羽翼,等待时机成熟,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安妮望了望远处海面的点点海火:“渤海市……这里的孰是孰非,是非曲直,省委主要领导心里应该十分清楚。现代化社会的优势是,领导者可以掌握的信息量大,了解情况的渠道多,时空概念不能和过去相比。我爱人说,他们部队正在装备的先进武器,可以观察到几千几万公里外敌人脸上的胡须……对不起,我扯远了。我的意思是,我们既要完成巡视工作,又不要过格越权。”
安妮叹了口气:“那个‘一把手工程闹得纷纷扬扬,听说有年头了,上面牵涉常务副省长吴敬元,涉及对他老人家执政业绩的评判,并且吴副省长极有可能担任下一任省长。还有……牵涉更大的高官。下面呢,扯骨连筋,一长串大小干部,情况非常复杂,是一潭浑水,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如果我们不知天高地厚掺和到里面去,弄不好可要跳进黄河洗不清啊……”
李德泽停下脚步,注视着安妮,等待她说下去。
安妮坦率地说:“德泽,你知不知道人家怎么看待我们巡视组的?告诉你吧,说什么的都有。我挑几句刺耳的给你听,听了你可不要垂头丧气啊!就在咱们省委大院,有的人说咱们巡视组是养老院,是照顾安置再就业职工的第三产业,巡视专员是聋子的耳朵闲摆设,可有可无。你想想,我们有必要拿自己当盘菜吗?再说,阳春白雪难以为继,曲高和寡孤家寡人,烦恼皆因强出头。如果不自量力,可是要成为众矢之的。不能够什么事情都钻牛角尖,一根筋。当然了,工作我们还是要做的,不能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出纰漏。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就像士兵射击,不能脱靶。”
不愧是将军夫人,讲政治的同时强调精确度。
“……我无所谓,一不是巡视组的领导,二和地方政界联系牵扯的不多……什么时候中央军委一声令下,爱人到别的战区了,我就随之离开了。可是……可是,你就不一样了……”
李德泽完全不同意安妮的观点。他滔滔不绝地述说了一番巡视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共产党人的忠诚……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是,情急之中,李德泽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语言。
安妮摇了摇头,苦口婆心地说:“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这些大道理,还要和我们面临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李德泽摇了摇头,还是不同意安妮的观点。
李德泽想起了私下交流时,王震世说过的话:“我这是最后一次有效行使职权,谁让我们共产党蒙羞,我就要舍得一身剐;谁要是让老百姓吃苦受难不痛快,我就要让他体无完肤,不痛快一辈子……”
安妮拍了拍李德泽的肩膀,以示友好关心:“王震世……王组长的情况比较特殊,说心里话,他老人家的从政生涯即将结束,用不了多久,就要告老还乡了。设身处地来想一想,他的心情应该很复杂,算得上是一言难尽吧。他追求的,应该是功德圆满,人去政声后。也许……也许是他老人家在仕途上遇到了挫折,没有得到合理使用,意气用事……我们……主要是你,应该从长计议,潮起潮落,每一次退潮,都是更大一次潮涨的准备……”
李德泽不再说什么了。
安妮缓了缓,说:“你不要嫌弃我絮絮叨叨,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从政环境变化了。听老一辈说,他们刚刚进入官场时,干部队伍里还有些工农干部,那一茬干部早就退得一干二净了。说实话,老百姓真的很怀念那些工农干部。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对那些喝过墨水的年轻人,该表扬的痛痛快快表扬,该批评的抹下脸来不留情面批评,年轻人也不生气记仇,因为那是真正的关心爱护,是真情!”
安妮往前走了几步,回过头来:“那些干部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身,说话老百姓爱听,办事老百姓放心,因为心连心所以心贴心。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简单,好像都没长花花肠子、弯弯心眼,一心朴实地干工作。没有什么阴谋阳谋、显规则潜规则,没有看见谁跑官要官,更不懂得溜须拍马、阳奉阴违。说实话,不管谁当了一把手,也很少搞‘一言堂的,不耍花架子,搞标新立异、好看不中用的东西。谁得到提拔升迁,大家都打心眼里服气,为什么?人家是有真才实学,一锛子一斧子干出来的!”
安妮望着天空的繁星:“现在的干部学历高了,玩心眼儿、能说会道的人多起来了,有一些人没有精力干工作,一门心思研究升官发财,不择手段明争暗斗,搞阴谋诡计,连身体和灵魂都可以出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搞五湖四海,却热衷于拉帮结伙,建立自己的帮派体系。封建王朝那些見不得人的权谋,竟然被奉为至宝。江河日下,人心不古!贪官污吏层出不穷。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将军一个令……德泽,你应该有风险意识……我……我是为了你好啊……”
领教了,看来安妮也是典型的“倾诉家”,李德泽不怀疑她这一番话语的真诚,相信她是肺腑之言、有感而发。他也知道,论权威性和影响力,省委巡视组毕竟不同于中央巡视组。有些机关干部也认为,中央巡视组才称得上握有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人家有黄马褂,可以面君朝圣。省委巡视组虽然使命也很重要,但是,大家都在这么一方有限的区域内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要真正履行使命任务,确实需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劲头……
可是,李德泽早已经下定决心,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省委巡视组的责任,为了自己内心里恒久的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不是三分钟热血,也更不是政治素人的意气用事。他只是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当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动了感情,说:“……安妮,谢谢你的关心和提醒。好在随着政治民主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深入,执政者不再神神秘秘、高深莫测,不可能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所顾忌、随心所欲,靠忽悠糊弄老百姓升官了。没有真本事不好混日子了,要有真刀真枪的真本事。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一遛。权力的运行也必然要有监督和制约,靠歪门邪道往上爬的道儿,越走越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安妮叹了口气,不说什么了。她服了……李德泽这种人,但愿不是唱高调的。
〔责任编辑 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