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darsat-1数据的北极海冰SAR图像自动分割研究
2018-12-17赵庆平于力刚张馨月
赵庆平,于力刚,王 耀,张馨月
(1.淮北师范大学 a.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b.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安徽 淮北 235000;2.塔斯马尼亚大学 信息技术与系统学院,澳大利亚 塔斯马尼亚 7005)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极地海冰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冰监测对气候变化研究和航行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海冰监测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种能产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穿透力强等特点[1],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海冰SAR图像的分割是图像处理(解译)的重要环节,加拿大冰署(CIS)的海冰分析员曾对Radarsat-1/2所提供的大量的海冰SAR图像进行处理,制作冰况图,以反映海冰的密集度、类型和尺寸等信息,但由于当时缺少有效的业务化分割工具,只能由海冰分析员对图像进行人工分割,而人工分割费时耗力,且其精确度和分辨率均是有限的[2]。因此,实现海冰SAR图像的自动分割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海冰SAR图像分割的实时性要求,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此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目前已提出的海冰图像分割方法中普遍采用了提取SAR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海冰的方法[3-5],纹理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灰度共生矩阵、Gabor变换、小波变换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等。和强度特征相比,纹理特征通过描述像素的位置分布特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海冰SAR图像分割。
基于Radarsat-1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Gibbs采样标记步骤的海冰SAR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经由像素到区域再到大尺度区域这一途径,把区域化标识、Gibbs采样标记以及区域合并等操作组合起来,以有效提高分割算法的准确度。
1 分割算法
假设把图像分为n(冰)类,S是栅格上的一组位置,s∈S是栅格中的某个位置。
图像分割是把原始图像转换成符号,即
R:{Is|s∈S}→{xs|s∈S}。
(1)
通过这种方式图像空间被划分成n个分割段Ω1,…,Ωn,得到
a)Ωi={s|xs=i,s∈S},
c)∀i≠j:Ωi∩Ωj=φ。
(2)
在上面的定义中,任一Ωi可以是单个区域,也可以是一个不相邻区域集合(区域集群)。每个区域中的像素具有相同的类标记。
图1为算法流程图,图中虚线给出了本文所提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区域化表示、计算区域特征、Gibbs采样标记和区域合并。实线代表了未包括Gibbs采样标记步骤的分割流程,称之为基于区域的MRF(Markov Random Field,MRF)图像分割算法。
图1 算法流程图
1.1 预处理及区域化表示
由于SAR图像受相干斑噪声的影响,如果直接进行分水岭分割,过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后续的分割与分类的准确性。因此,在分水岭分割之前需进行SARD滤波[6],在保持地物边界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过分割现象,减少分割时间。SARD滤波是将各向异性扩散引入传统的自适应相干滤波器,构造偏微分方程来消除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区域化表示的目的是消除雷达图像的噪声影响,并识别显著的同质区域。具体步骤为:
对滤波结果进行分水岭分割[7],获得大量同质区域,每个区域v由一组属于该区域的位置Sv构成,通过把各位置的特征矢量{ys|s∈Sv}平均到每一个区域的特征矢量yv上,可以有效降低斑点噪声,此过程称为结构去噪。接下来构建区域邻接图(RAG)[8],在RAG中,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区域,结点之间的弧表示相邻区域之间的共同边界。分水岭分割及RAG表示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U(x)表示区域的一元属性,U(x,y)表示邻接区域之间的二元属性。
图2 区域邻接图构建示意图
1.2 计算区域特征
假设特征模型服从高斯分布,则矢量ys的分布是n个高斯函数的混合,这里n是类的数量。通过期望最大化(EM)算法求解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2]。
根据给定的观察数据和所有参数的当前估计,假设πi代表类Ωi的先验,ωsi表示位置s属于类Ωi的概率。EM算法通过计算E步骤进行迭代:
(3)
迭代M步骤:
(4)
(5)
(6)
经由上述EM算法获得的参数就是初始使用的参数。在每一次迭代中进一步更新参数,使用M步骤计算参数。在本文中对大量不同初始值进行了随机选择,在少量迭代后,选择具有最小能量的值,并经由更多次迭代进行细化,以获得最终解。
1.3 Gibbs采样标记
Gibbs采样标记的目的是要找出每个分水岭区域的最优标记,这是通过找出标记的配置来完成的。最小化的成本函数表示如下:
(7)
其中,Ri表示第i个区域;ls表示区域Ri的类别标号;μls和σls表示区域Ri内所有像素的均值和标准差;C表示双位团邻域系统;g(st)表示边界强度函数,即边界惩罚函数;点s和点t组成属于不同类别的邻接区域的共享边界的点对。
1.4 区域合并
在每次迭代的同时进行区域合并的操作,减少了区域的数目,降低了优化过程最优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运算速度。邻接区域可以合并的条件如下:
(8)
其中,Ri和Rj是两个邻接区域,同时Ri和Rj的类别标号不同;Rk=Ri∪Rj;NRi表示区域Ri的边界点的集合;ηs表示s点的邻域系统[2]。当δE为负数时,即区域合并前后能量减少,表示区域Ri和Rj可以合并,否则不能合并。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指标
评价海冰图像分割效果常用的两个度量指标是分割精度和Kappa系数[9]。分割精度是指正确划分像素的百分比。Kappa系数定义如下:
(9)
式中,P(A)为观测一致率,P(E)为期望一致率。Kappa系数的范围为[-1,1]。
2.2 实验数据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选择两幅不同的海冰SAR图像,应用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和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分割测试,结果如图3,图4和表1所示。两幅测试图像中第一幅是由Radarsat-1模式于2003年2月18日采集的S. Laurence Bay图像,包括初期冰和平滑冰两类,如图3(a)所示;第二幅由Radarsat-1模式于2006年11月27日在Beaufort海上空采集,包含初期冰和平滑冰两类,如图4(a)所示。
对比图3中(b)(c)和图4中(b)(c)可知,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出现了海冰类型误分的情况,即原属于平滑冰的区域被错误地划分为初期冰,同样,原属于初期冰的区域也被错误地划分为平滑冰。而且定性地看,对于Beaufort海冰SAR图像,基于区域的MRF算法的分割结果(图4(b))显示出了更多的歧义性,特别是在中、右区段,而本文提出的分割算法的分割结果(图4(c))具有更好的区域连通性,在同样的区域能够比较好地兼顾边界位置定位和区域一致性,图像中孤立区域明显减少。
(a)原始海冰SAR图像;(b)基于区域的MRF算法分割结果;(c)本文算法分割结果;(d)地面实况图
(a)原始SAR海冰图像;(b)基于区域的MRF算法分割结果;(c)本文算法分割结果;(d)地面实况图
方法S. Laurence Bay海冰SAR图像分割精度(%)Kappa系数分割数所用时间/sBeaufort海海冰SAR图像分割精度(%)Kappa系数分割数所用时间/s基于区域的MRF算法76.890.748 629 1532380.640.776 435 48525本文算法81.630.796 514 6861287.750.857 316 45718
由表1可知,对于S. Laurence Bay海冰SAR图像,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的Kappa系数是0.748 6,精度为76.89%,而本文提出的分割算法Kappa系数是0.796 5,精度为81.63%;对于Beaufort海海冰SAR图像,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的Kappa系数是0.776 4,精度为80.64%,而本文提出的分割算法Kappa系数是0.857 3,精度为87.75%。数据表明本文算法更有效地实现了海冰SAR图像的准确分割。
本文算法利用Gibbs采样标记实现了海冰SAR图像的准确分割,克服了分割特征鲁棒性差的问题,并从特征的鲁棒性和分割过程的自适应性两方面提高了对SAR海冰图像结构的认知能力。另外,从表1还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分割算法与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相比,大幅度减少了分割区数目,从而降低了计算量,节省了计算时间。
3 结论
本文针对Radarsat-1获取的海冰SAR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割算法,该算法经由像素到区域再到大尺度区域这一途径,把区域化、Gibbs采样标记以及区域合并等操作组合起来实现对海冰SAR图像的分割。将本文算法运用到由Radarsat-1所获取的两幅真实海冰SAR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精确定位边界和生成较大均匀区域方面该算法具有优越性,同时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这为实现海冰SAR图像的准确分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