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干预对口腔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分析
2018-12-17刘英杭菲彭巧君
刘英,杭菲,彭巧君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口腔医学中心颌面肿瘤外科,3内分泌科,4门诊部,乌鲁木齐830054
口腔癌大多发生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主要包括唇癌、舌癌、颌骨癌等,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高[1]。口腔癌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口腔护理[2]。目前,手术治疗是口腔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行病灶扩大切除,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口腔组织出现损伤,对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生理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研究显示,给予口腔癌患者积极的治疗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集束化干预主要是由循证护理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文分析了接受集束化干预的口腔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患者的症状、体征符合口腔癌诊断标准[6];②患者均住院接受口腔癌相关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口腔癌;③患者意识清楚,积极配合治疗及术后干预;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出血性疾病;②有感染性疾病;③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④有影响患者精神及心理状态的相关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6例口腔癌患者,其中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均接受集束化干预。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96例口腔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6例和观察组(集束化干预)50例。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41~67岁,平均年龄为(55.29±4.48)岁;病理类型:舌癌14例,唇癌18例,颌骨癌14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5.46±4.50)岁;病理类型:舌癌15例,唇癌20例,颌骨癌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如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口腔及皮瓣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并进行负压引流干预。
1.2.2 集束化干预 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对责任护士进行相关心理培训,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进行干预;②向患者讲解口腔癌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恶性肿瘤,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③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充足的营养;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案,指导患者掌握口腔自我护理方法,定期对口腔护理效果进行评估;⑤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口腔护理的方法及口腔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⑥为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⑦对术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采用鼻饲的方法,避免因食物在口腔内滞留而发生感染;⑧拔管后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进食。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症状 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失眠、恶心呕吐、疼痛、疲劳、腹泻、便秘、吞咽障碍)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3.2 并发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切口感染、皮瓣部坏死、肺部感染、术后创面出血、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1.3.3 生活质量 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8]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4个维度。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4 焦虑与抑郁 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1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总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低,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失眠、恶心呕吐、疼痛、疲劳、腹泻、便秘、吞咽障碍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65、9.767、5.700、5.237、6.571、5.422、6.424,P<0.01)。(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s)
症状失眠恶心呕吐疼痛疲劳腹泻便秘吞咽障碍6 5.1±4.8 6 8.1±5.9 5 9.2±5.9 5 7.1±5.1 6 0.1±7.0 5 9.2±4.8 6 3.1±5.9 5 4.8±6.2 5 6.2±6.0 5 2.2±6.1 5 1.1±6.0 5 2.1±4.8 5 3.1±6.0 5 5.2±6.1对照组(n=4 6)观察组(n=5 0)
2.2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皮瓣部坏死、肺部感染、术后创面出血、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皮瓣部坏死、肺部感染、术后创面出血、应激性溃疡的总发生率为10.0%(10/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8.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P=0.022)。(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n(%)]
2.3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的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25、5.918、3.624、4.093,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1
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4 2.0±5.1 5 2.5±6.0 a 4 3.0±6.6 5 5.5±5.8 a 4 3.3±5.9 6 0.1±6.5 a 4 5.0±5.9 6 1.1±6.5 a 4 2.5±4.9 5 9.1±6.5 a b 4 3.2±7.1 6 2.5±5.8 a b 4 3.9±6.2 6 5.1±7.0 a b 4 5.1±6.1 6 6.2±5.8 a b时间对照组(n=4 6)观察组(n=5 0)
2.4 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4、4.201,P<0.01)。(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b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1
心理状态评分S A S评分S D 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4 2.1 5±9.2 3 3 4.5 6±5.8 9 a 4 4.5 8±6.2 3 3 6.2 8±5.8 9 a 4 2.5 6±1 0.1 2 2 9.5 6±6.4 5 a b 4 4.1 2±5.8 9 3 1.1 2±6.1 2 a b时间对照组(n=4 6)观察组(n=5 0)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口腔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创面大、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愈合缓慢等因素,患者术后无法正常进食,产生严重的心理、生理负担,生活质量下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11]。因此,给予患者术后相应的干预,对提高口腔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集束化干预主要是为提高护理效果而制定的护理措施,由美国研究所最先提出,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规范、优化的医疗及护理服务,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腔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治肿瘤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根据临床需求,医护人员逐渐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3]。口腔癌患者得知病情后,会对自身生命安全担忧,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若不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更加严重,影响预后。放疗会导致口腔癌患者发生口腔炎,出现味觉改变,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4]。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缓解,接受集束化干预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接受集束化干预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效果优于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集束化干预是对口腔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干预,改变患者对口腔癌不正确的认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集束化干预强调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有效地促进机体组织修复,同时集束化干预还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予患者健康指导,确保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15-16]。本研究显示,患者接受集束化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可见集束化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本研究显示,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切口感染、皮瓣部坏死、肺部感染、术后创面出血等并发症,但接受集束化干预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证实集束化干预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术后给予口腔癌患者集束化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