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靓”起来
2018-12-16杨晨
杨晨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是老师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又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依据。但是当前形势下,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作业程式化、机械化严重。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追求高效,还应在作业的布置上做到润物无声,渗透德育,真正让作业发挥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作业;德育;儿童;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还记得这一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翻阅《辞海》时,看到其中关于“作业”的定义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也不知为何,突然一时兴起,就把作业这个词语在电脑中又百度了一下,想看看两者之间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可是当看到电脑定义的那一瞬间,我震惊了。不知从何时起,作业居然被定义为老师认为越多越好,学生认为越少越好的一种奇怪的让人无法解释清楚的东西。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作业就是学生放学后必须写的令学生崩溃至极的东西或者是一种让中国学生崩溃的刑具。当刑具这个词语出来的时候,我突然不寒而栗。曾几何时,本是一种常规的正常教学活动,本是我们教学中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的作业,却已在悄然中慢慢变味,在无形中进入了一种让人无法释怀的怪圈。看到此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在想,那么对于我的语文教学来讲,对于我的孩子们而言,我又该如何不让作业成为我的孩子们的刑具呢?我该如何让作业真正成为辅助老师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助手?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从自己所教授的语文课尝试开始改变,努力着让孩子们的作业“靓”起来。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还是婀娜多姿的柳树,抑或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无不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要如何把这样的美感传递给学生?又如何通过这些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呢?我想单凭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借助作业来巩固学习效果。但是作业又该如何布置,既不能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因此,上一学期开始,我们三年级组就已经根据学校的要求,统一对学生的作业分了类,要求老师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时间,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正在这时,我们班的一次美术课,突然给了我灵感。那天,美术课后,看着我们的美术老师在黑板上惟妙惟肖的画面,看着虽然早已下课,却依然沉迷于绘画中的孩子们,我有了想法。第二天,语文课上,当《燕子》这一课,在孩子们的朗读中,已经越读越有味道的时候,我知道时机成熟了。 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读得太好了,不仅读出了情感,还读出了画面感呢,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真的觉得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都飞到咱们班的教室里了。”孩子们都笑了。我继续说道:“可是,杨老师总觉得,要是光让这只小燕子飞到我们的教室里,似乎还不够,老师还希望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能飞到大家的作业本上呢!”孩子们会意地笑了。一些反应快的孩子,已纷纷拿出了画笔,拿出了本子,雀跃地画了起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绘画的过程中。一时间,教室里静极了,可是这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幸福极了,再也无法掩饰住自己内心的愉悦。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第二课《古诗两首》《咏柳》的教学完成后,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画笔,兴奋地给古诗配上了画。当第三课《荷花》教学完成后,我还没来得及布置作业,孩子们就激动地对我说:“杨老师,快点布置作业啊,我们还等着绘画呢。今天,我们一定会画得更漂亮。因为我们美术老师已经教过我们如何画荷花了。”听着孩子们的话,看着孩子们眼睛里闪出的光芒,我会心地笑了。
记得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曾经说过:“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有声之诗。”可见,语文与美术有着深厚的渊源。记得有位老师也曾经说过,语文的画面感、意境美与美术的构图、意象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当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加上想象的翅膀,以相应的画面呈现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把文本中的意境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联想,得到了充分的还原、再现,达到了心领神会。
对于作业,孩子们不再害怕了,他们喜欢上了这样我手绘我心的作业。对于语文,他们也更喜欢了,他们喜欢上这样给他们无限想象空间的学科。于是,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课《果园机器人》教学完成后,孩子们绘出了一张比一张出彩的图画,甚至还出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机器人,在作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既有文字又有画面,如艺术品一样的作品……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儿童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纯正、童话与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恋与呵护,以及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了童年。”是啊,让孩子们的作业“靓”起来,这只是我教学中的一次小小尝试。作为孩子童年的陪伴者、教育者的我,也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与身边这些如此敬业又如此亲爱的同事一起,用心去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