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8-12-16甄宝艳
甄宝艳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朗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核心部分。高效的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让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在语文课堂上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为语文应用实践而服务。无论所朗读的文章是何种内容与形式,都会最终转换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小学生年龄阶段特殊,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于语言学习而言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朗读教学,采取各种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与行为习惯。
一、指导预读,提高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课文文本进行预读,在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课文的预读与准备工作。这一过程的重要目的在于初步掌握每个段落的意义,标注对于自己而言存在困难的地方,然后运用适当的情感朗读课文。
以《小木偶》一文为例,在预读环节中,教师必须充分掌握自身的情感,尤其在朗读到令人喜悦的段落时,脸上、肢体上应当有开心的表情与反应,而在朗读令人悲伤的段落时,语气应当适当放缓,朗读时的音调也应当适当放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读时,应当指导他们学会通过控制并调节语速的方式来改变情绪,以更好地表达文中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前有目的性的课文预读,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指导与改正,指导学生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合理的情感。同时,还应当规范学生的朗读习惯,在文本朗读中应当做到吐字清晰,且音调必须配合文本内容情感的变化而产生抑扬顿挫的差异,进而才能够促进朗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示范朗读,培养兴趣
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会直接决定他们参与课堂朗读环节的积极性,进而还会对朗读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培养他们对于朗读的兴趣,让他们保持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参与朗读,这比任何一种常规意义上的教学方法都更具效果。换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必须充分明确兴趣对于朗读的重要意义,将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作为关键性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构建诗中的意境。在学生都沉浸在意境中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播放配好的古典音乐,效果会更好。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瞬间爱上语文朗读,被语文朗读的魅力所吸引,被教师的朗读情感所打动,从此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示范性朗读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朗读所产生的语言魅力,以教师为示范,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现出课文所需要表达的意境,让学生能够被教师感染,并积极模仿教师的方式展开朗读训练,从而促进朗读兴趣的提升。
三、角色朗读,体会内涵
在教师为学生示范阅读的基础之上,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与热情,在班级内构造出一个相当浓厚的朗读氛围。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差异化的方法展开阅读教学,并尝试通过引入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悟阅读的精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全班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分组并指导各个小组的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以情境对话的方式来再次阅读全文。教师可以在课前环节中准备好一些道具,将场景布置在课堂上,让学生身处于一种轻松且愉悦的氛围下展开阅读训练,对课文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他们将文本中语气较重的部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阅读出来,充满情感,以充分表达“做人不要骄傲,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这一中心思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朗读,从而促使学生对课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设置情境并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将自己代入文本当中,以深刻领悟文本的中心思想以及含义,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所有段落、成语以及词汇,充分掌握人物动作以及各种表情中所表达的情感,并与自身情感进行融会贯通。
四、结语
朗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传授相关知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着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表达情感,锻炼语言,最终全面提升语文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章来.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7(18).
[2]魏玉玲.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