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文学作品选择标准探究

2018-12-15田颖

参花(上) 2018年12期

摘要: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文学作品是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笔者站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的角度,从幼儿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对象的特定性以及教育的目的性出发,探讨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并得出: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要注重文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坚持作品选择的多元化。

关键词:幼儿文学教育活动 幼儿文学作品 选择标准

幼儿文学作品主要是指那些与0—6岁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种文学作品的总称,它包括诗歌、散文、童话、寓言、故事、幼儿戏剧等多种体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幼儿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对幼儿在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围绕某一具体的幼儿文学作品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中所展示的丰富内容,让幼儿感受文学的魅力,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幼儿提供全面学习语言的机会。

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也是活动开展的依据,可以说,幼儿文学作品的恰当选择是幼儿文学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将从文学教育活动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进行探讨。

一、注重文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文学性是幼儿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幼儿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学语言、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蕴给幼儿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于幼儿审美能力、文学理解能力、文学想象力以及文学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而不仅仅在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审美体验,使幼儿的文学艺术思维得到发展。因此,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考虑作品的文学艺术特色,注重教育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让幼儿去体会作品中丰富优美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从这些体会中获得美的感受,而不只是通过一个作品去明白某个道理。

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所持经验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接受能力。比如以幼儿故事作品《癢痒树》开展文学教育活动,中班小朋友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在小班却无法得到小朋友们的积极回应。因此,在文学教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接受文学作品丰富内涵的过程,是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与幼儿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经历过和体验过的东西,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作品内容的选择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要能够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然而,幼儿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世界往往是未知和已知的结合。对幼儿而言,在已有经验之上去发现和认识作品中所呈现的未知世界,是再有趣不过的事了。所以在准确把握幼儿现有理解水平的前提下,所选作品还应适度包含一定的未知内容,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提高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幼儿对作品的接受能力不仅仅反应在对作品内容的认知上,也反应在对作品形式的认知上。对作品进行选择时,在作品的形式方面也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特点。如内容相对浅显、结构相对简单的文学作品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情节结构相对复杂,内容较为丰富的作品则更适合中、大班的幼儿。幼儿文学作品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坚持作品选择多元化

幼儿文学作品以多样的形式包罗世间万象,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认识空间。在文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坚持全面平衡的原则,在作品的题材、体裁、情感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向幼儿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幼儿文学作品中,幼儿诗以其含蓄而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向幼儿充分展示了语言的形式美;幼儿故事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满足幼儿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优美抒情的幼儿散文为幼儿展现了一幅幅富有色彩、充满生命动感的画面;童话以其恣意盎然的想象为幼儿打造了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通过接触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情感内蕴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幼儿从中获得不同的语言信息,还可以让幼儿感知理解不同文学形式特有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从而增强幼儿对不同作品的语言敏感性,丰富幼儿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应从幼儿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对象的特定性以及教育的目的性出发,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才能给幼儿送去快乐的、活泼的幼儿文学作品,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田颖,女,硕士研究生,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幼儿文学及语言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