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2018-12-15郝美娜
摘要: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剩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之一部分。全画以描绘富春江两岸景色而著称,是黄公望山水画的代表作。本文对此画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综述,同时还阐释了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 笔墨
一、黄公望生平介绍
黄公望(1269—1354年),江苏松江人士,字子久。擅长山水画,学识渊博。曾担任浙西县吏,为人正直,管理银两谷粮,因遭人陷害入狱。出狱时年近半百,改号“大痴道人”。此后游走于江浙一带的山水之间,以诗画为娱、占卜为生。至正七年秋,黄公望已79岁高龄,与挚友无用禅师远走松江一同来到富春江畔的富春山居定居。他在山清水秀的富春山徘徊,空闲时间他便会在山居南楼舞弄笔墨,寄情诗画,画出了传世千古的名作《富春山居图》。至正十四年,86岁的黄公望在杭州逝世,埋葬在他的故乡常熟的虞山西麓,现今仍可见其墓。
黄公望的山水技法面貌有两种风格类型:作浅绛色,岩石较多,笔力魁伟,为一类;作水墨色,笔意简略,为一类。比较现存作品不难看出《富春山居图》当为笔意简略淡墨色的代表,也是他一生绘画最高成就的代表。《富春山居图》为长卷,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画幅纵长约33厘米,横长约636.9厘米。画面层峦叠嶂,层次分明,山川连绵,水平树静,惠风和畅。境景开阔辽远,又不失雄秀苍莽,使人心旷神怡。散散落落地掩映在山麓林间的村居,方舟江中心时而有垂钓者,画面让人于宁静处感悟平淡,于细致处品味天真。
二、黄公望艺术风格的形成
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黄公望艺术风格的形成。对黄公望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有北宋的董源、李成、米芾和南宋的马、夏诸家的绘画风格。后来元代赵孟頫的绘画理论“古意”说与“书法入画”也对黄公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元代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殊性改变了元代文人的地位与心态,对黄公望的艺术风格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另外,黄公望艺术风格的其他重要原因包括富阳独特的地域环境、元代作画材料的变革等因素。
三、《富春山居图》作品分析
(一)《富春山居图》的内容
《富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及沿岸初秋时的景色,横幅卷轴,人物随景移入,近处的山丘层层叠叠,远处的山林隐隐约约,整幅山徐徐展开映入眼帘,云山江水,苍苍茫茫,令观者赏心悦目。十几座山峦绵亘不绝,最后则是隐约的高峰。画中的村舍房屋、凉亭在山间点缀,林木茂盛,错落有致,水中有渔船垂钓,画面层次分明。取法董巨,但更为爽利,独出心裁。勾、皴、点、染,用笔提按顿挫转折。长披麻皴枯中有湿,浑然天成,洒脱不失灵气。全画淡墨色调,在山石上仅罩染若有若无的墨色,并用深墨色染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整个画面层峦叠嶂,草木葱郁,恰似一副江南骚客闲适抒情之韵。
(二)《富春山居图》的构图
《富春山居图》采用的是长卷构图的方式,画卷长近7米,似连环画一般徐徐展入。整幅山水主体景物与画面留白的空间比例几乎各占一半,画面虚实结合,令人回味无穷。纵向看,上面与天相连的是淡淡的远山,此起彼伏,扑朔迷离。下面与地连接的是明澈的湖水,渔舟掩映。画面中间的主体,山峦连绵不绝,树石相映成趣。简洁的整幅布局,宽阔悠远的画面,恬静舒适。
(三)《富春山居图》的笔法墨法
用笔和用墨的特点充分体现在《富春山居图》一画中。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一书中阐述了自己对笔墨的看法。他写道:“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涂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用笔有松有紧,巧妙勾勒山川树石。完美结合的笔墨既描绘了富春美景,又抒发了画家对人生不羁的追求。画面以线为主附加施以淡墨,笔墨浑然天成,线条的表现力被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利用线条的粗细、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画面,关注线条之间的审美关系,追求笔墨变化的自然发展。
四、结语
黄公望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纪元,作为“元四家”之首,“文人畫”被他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强大的艺术理论支撑使得其绘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绘画风格和艺术理论方面他深刻地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以及其后的历代画家,后代将他的作品作为山水入门必临摹的范画。黄公望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始终如一的追求时刻激励着我们,留世精美的艺术作品和对绘画技法的心得以及他所主张的绘画思想论著,都是美术史上学习研究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越力,尚刚.中国美术·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薛永年,杜娟.清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崔卫.黄公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博.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D].无锡:江南大学,2006.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
[6]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7]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郝美娜,女,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画人物创作)(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