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葛浩文的翻译作品
2018-12-15马竞侠
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视角, 探究了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在英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时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强调了“译入语文化调试”及“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对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作用,为生态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道路。
关键词:生态翻译 文化调试 适应 选择
一、引言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著名的中國文学翻译家,其翻译作品满足译入语文化需求,并在译作中呈现诸多“生态”特征,所有这些奠定了他在翻译界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在现代,基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态”一词常常与“和谐共生”一起出现。生态翻译学则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正如葛浩文翻译作品的特点一样。
二、葛浩文作品中的“生态”体现
(一)译入语的文化调试
葛浩文的文学翻译打破了传统理论的框架,不再拘泥于文字的严格对应。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葛浩文会依照作品中相异的文化背景,巧妙地运用翻译手法,使作品的内容尽可能地向读者表达清楚原文的内涵。除此之外,葛浩文的翻译作品因其独特的翻译方式又使作品能够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与理解。由于语言环境不同所导致的文化上的差异,在遇到原著与译入语文化价值观产生矛盾冲突时,翻译者在翻译时就必须做到适应译入语的文化。因此,译文中所产生的创作性改编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正是葛浩文翻译作品中,“生态”性的表现最为明显之处,也是其有别于其他译者之处。
举一个例子,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并没有用“直译法”,而是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文中张扣辩护道: “近几年来,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我父亲所在村庄,种一亩蒜薹,要交纳农业税九元八角,要向乡政府交纳提留税二十元,要向村委会交纳提留三十元,要交纳县城建设税五元(按人头计算),卖蒜薹时,还要交纳市场管理税、计量器检查税、交通管理税、环境保护税,还有种种名目的罚款!”此处,葛浩文教授的译文与原著对照,选择省略了中国法律政策的一些细节,因为国外读者基本不了解中国的法律政策。如果译者对于这些细节做出太多的描述,国外读者反而会对此著作失去兴趣。
此外,在《丰乳肥臀》中,葛浩文对一些有明显文化标记的词也采用了译入语文化调试法。比如“顾头不顾腚”译为“forgetting all about their hindquarters”。葛浩文为了使读者对异域文化产生好奇和兴趣,在尽量传达等值的修辞、文化等信息时,也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在翻译中采用译入语文化调适法使译文更加符合国外读者的习惯,帮助读者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文化。作为文化“调解员”,葛浩文通过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把中国文学推向了世界,使中国文学的地位在全球化时代得以提升。
(二)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
《纽约客》杂志曾报道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 John Updike) 所说:“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作为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最多的西方译者,葛浩文的出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葛浩文的译作《生死疲劳》中,在处理对于目标读者略显陌生的文化负载词时,他进行了选择。例如:“你难道看不见他的身体已经像一根天津卫十八街的大麻花一样酥焦了吗?”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并未对“天津卫十八街大麻花”加注释,也没进行解释,更没采用其他翻译法。一般来说,麻花可译为“fried dough twist”(麻花状油炸面包),而葛浩文将其翻译为“fried fritter”(带馅油炸面团),表达略有不同,体现出他对译入语用词的选择有所斟酌。而“天津卫十八街”则被翻译成“on Tianjins Eighteenth Street”(在天津十八街),只代表此特产出自何方,没有向目标读者传达这一地方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历史渊源。
三、葛浩文译作的生态翻译观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生态观对高质量译文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研究翻译路径及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刻解读、重新认识,剖析了葛浩文翻译风格的基本特征,引发了我们对翻译对象、翻译的评判标准、翻译的价值创造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适应性,也要保证译者对文化信息选择的有效性。葛浩文的译作既维护了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也为相对“弱势”的文化在“强势”文化背景下谋得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
[2]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5).
[3]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01).
[4]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06).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葛浩文翻译思想的生态学研究”(项目编号:WY2015124-C);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在美国的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YYD248)。
(作者简介:马竞侠,女,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文化语言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