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端午节

2018-12-15张家龙

参花(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绒线雄黄酒粽子

张家龙

时间的长廊里,又一个端午节转瞬即逝,午后坐在客厅里,目光所及却没有多少节日的情趣,心头竟生出一丝空落落的感觉,唯有童年端午节母亲忙着煮粽子的身影和粽子出锅时的清香味挥之不去。

童年的端午节总是农村最忙碌的日子。五月初的家蚕正猛劲儿地吃桑叶,刚收割下的油菜堆满了场院,田野里的麦子一地金黄,春玉米地里农人正弯腰锄草间苗,老老少少没一个闲人。

母亲再忙也记着为几个孩子准备过节的粽子。节前的头一天,母亲忙完了农活儿,在夕阳的余辉里带着姐姐们到庄西南的水塘边去打芦苇叶子。母亲边走边反复叮嘱姐姐们,要挑选那些墨绿色的宽阔厚实的嫩苇叶,说用它包出来的粽子既清香可口,又不漏米粒。晚饭后,母亲把两小碗糯米加上两小碗普通的饭米与一捧红豆混合后放进黄盆里浸泡,大约一两个小时后,用细竹篾篮子除去浑浊的米水,洗上两三次便成为包粽子的主料。母亲说,这米浸泡后既饱满又湿润,包出的粽子密实有形,特别是在煮的过程中吸水均匀,膨胀适度,熟透的三角形粽子便出落得圆鼓鼓胖嘟嘟的格外诱人,绝不会有破裂漏米粒儿的,更不会出现夹生的现象。

端午节的早上,天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为了节省时间,她将头天晚上领着姐姐们一起包好的粽子和洗净的蒜头、鸡蛋一起放进烧柴草的铁锅里煮,熟了之后母亲用她那洪亮的嗓音吆喝我们围着那张低矮的方桌子坐下来。我瞥一眼低矮的土坯墙厨房里满脸是汗的母亲,那件白纱布上衣的前襟和后背早已湿透,肩膀上搭一条旧毛巾,灿烂的笑容完全遮挡住了她忙碌的辛苦,我幼小的心底不觉生出些许无可言状的感动与幸福。方桌上两只大蓝花碗里堆满了香喷喷的粽子,那只白盘子里放着七八个热乎乎的鸡蛋,小瓷盆盛满了煮熟的蒜头,母亲一边擦汗一边说:“鸡蛋一人一个,粽子一人两个,蒜头随意吃。”我们都坐齐了,母亲变戏法似的端出那只小巧精致的红色花瓷碗,里面放着大约两汤勺诱人的红砂糖。那年月只有生孩子的妇女和生病的老人才能吃上奢侈的红砂糖,农家孩子见到红砂糖没有不垂涎欲滴的,但是我们几个都很自觉地扒开粽叶,用粽子的一个尖角轻轻地蘸一点儿红砂糖。懂事的姐姐们蘸过一次之后舍不得再蘸第二次,她边吃边不停地提醒我和弟弟留点糖给最后吃的母亲和父亲。一阵悠扬而雄浑的布谷鸟的鸣叫声从爬满绿藤的农家小院上空由近渐远,我和弟弟一边吃粽子一边调皮地拉长嗓门模仿着布谷鸟的声音。母亲端着一碗粽子送给隔壁的三奶奶,刚回来跨进自家的门槛,被我们俩的表演逗得咧嘴笑起来……乡村清晨的空气里飘过一阵阵熟悉的炊烟的味道,和往日不一样的是微风里多了一份淡淡的粽子的清香和邻居家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我们姊妹几个每人一个鸡蛋都攥在手里舍不得剥开吃掉,各自抓在掌心里把玩着,一会儿放到脸颊上亲亲,一会儿用舌尖在鸡蛋壳上舔舔,再放到鼻尖上嗅一嗅,宝贝似的从早晨收藏到天黑,才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对着结实的木桌子或是坚硬的土灶台磕出几条裂缝,慢慢地用指尖一点点剥下细碎的蛋壳……

中饭后,有两件事母亲无论多么忙都是要亲自来做的。首先是烧一大锅艾草水给我们几个孩子洗澡,洗过艾水澡再用父亲泡好的雄黄酒抹在我们的肚脐和耳眼处,如果家里有几个月大的小孩子,长辈们还得用少许的雄黄酒象征性地抹在他们屁股下的隐蔽处。母亲忙碌着,额头上不时滚下成串的汗珠,她抹一把挂在眉毛上的汗水,笑眯眯地说:“这艾草水洗澡是去毒气的,保佑你们平安过夏天,这雄黄酒是防止那些毒虫子钻进孩子肚子里的,特别灵验!”抹过雄黄酒,母亲开始为我们扣绒线,她把两天前从集市上买来的五颜六色的绒线慢慢地展开,怕扯乱了,母亲不许我们伸手帮忙,独自小心地捏着绒线的线头慢慢地拉出一尺左右便停下来,张开手指量一下,将绒线放在嘴里用牙齿咬断。从弟弟开始扣起,先是脖子再到手腕和脚脖子一一扣上。我隐隐地觉察到母亲淡淡的笑容里满满的都是幸福与慈爱,亲切的目光中流淌着无尽的祝福与期待!她轻声地念叨,绒线是防止蛇蝎伤害孩子的,千万不能随便扯下来的,要等到阴历六月初六那天早上,由她親手帮我们剪下来扔到堂屋的房顶上。她还说这绒线五颜六色的就是天上彩虹的化身,扔到房顶上面,花喜鹊衔去了,到了阴历七月初七那天,它们飞到天上用许许多多孩子剪下来的绒线搭成一座彩虹桥,牛郎和织女就可以在天桥上见面。当年,我不知道母亲讲述的神话故事是在老家那片黄土地上孕育出的一个新版本。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对母亲的说法确信无疑。每到阴历七月初七的那天晚上,农家成群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起聚集到生产队的麦场上,躺在芦苇席子上,对着浩瀚的星空去辨认银河、牛郎和织女。长辈们说,凡人是看不见那绒线搭成的彩虹桥的,我们用稚嫩的童心坚信着自己的平凡!至今记得,星光下,一阵凉风吹过,青蛙的叫声比白天显得清晰而响亮,母亲坐在我们乘凉的芦苇席一角,讲她小时候,外祖父的家境殷实,慈祥的外祖母在端午节除了给母亲姊妹四个准备纯糯米的粽子、五色的绒线、雄黄酒、艾草等,还会特意提前三五天去集市上给母亲和大姨每人买一个锦丝绸做的精致而漂亮的香囊,那香囊里装有朱砂、雄黄、香药,母亲和大姨佩戴在胸前,从前庄跑到后庄,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那香囊既体现长辈的一份爱心与呵护,也是家庭富有的象征与显示。母亲说,她七八岁的时候,端午节的头两天就主动帮外祖母去打芦苇叶包粽子,外祖母煮一大锅粽子,有咸的,也有甜的,不仅是供家人吃的,还为几个帮工的准备上一份,让他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享用。特别是那个姓范的长工,家里有个女儿和母亲同岁,外祖母节前赶集时会毫不犹豫地为那个小女孩也买一份绒线和一只精美的香囊,范家人总是千恩万谢的。

老家的民俗中,端午也叫娃娃节,无论家里经济多么困难,做父母的都要在这一天给孩子们买块花布做件新衣服。一般的家庭出于节省只选择替孩子们买个背心,做条短裤,既少花钱,又能让孩子们快乐一个夏季。童年,艰苦的农家孩子对端午节的渴望,除了粽子、鸡蛋、绒线,还有那几角钱一件的背心和短裤,可他们哪里知道这小小的渴望都是父母省吃俭用一分一角积攒起来才让他们如愿以偿的呀!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母亲在端午节之前一两个月就为我们的新背心和短裤钱着想了,除了卖些鸡蛋和鸭蛋,母亲还和父亲伺候一片山芋秧子。父亲经常在太阳下山后用剪刀把山芋秧剪下来,我们几个孩子便在马灯下一根一根地数,五十棵一束,四束叠加成二百棵用稻草捆扎成一个把子。第二天天没亮,父亲就用扁担挑着山芋秧赶早集去卖了,那时候两百棵一个把子的山芋秧只能卖一角钱左右。

如今的端午节,饭桌上的粽子各式各样,有腊肉的、红枣的、五谷杂粮的等等,有的品牌粽子,一份可以卖到几百元钱。但是在我的心里只有童年母亲带着姐姐们亲手包的芦苇叶米粽子才是最香最甜的!

猜你喜欢

绒线雄黄酒粽子
好吃的粽子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民国时期国货运动下国产绒线营销策略分析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喝雄黄酒过端午
绒线小猫
一壶雄黄酒 许尽端午愿
切莫乱饮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