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15甘倩冰
甘倩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积极推广,目前,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有特色,表现为课堂更加活泼、更加灵活,如合作学习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它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日益广泛起来,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是紧密相符的。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特对小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13-02
一、合作性分析,防止疏漏与遗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碰到难题之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是首要的。如果让学生们通过合作性分析,利用优势互补的学习方式,围绕所要解答的数学题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可以有效防止数学知识点的疏漏与遗忘。以人教版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为例,可以以本班学生作为例子,进行这样的分析讨论:每5个学生一组,分析与除法的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问下学生可以联想到哪方面的数学知识与需要注意的易错点。接着每个小组派出以为代表进行回答,比较下哪个小组代表的回答分析既正确又全面。在此过程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进行合理引导与指导,对有关知识错漏予以点评与纠正。
二、合作性探索,激发无限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探索的精神。知识世界就像浩瀚大海,无边无际,人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坚持不懈的探索,无所畏惧的前进与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合作性探索,有助于偏内向的学生克服自我,打败内心的怯弱,让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探索中,获取成功的硕果,激发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以人教版四年级“三角形三条边”关系的教学为例,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以合作性探索作为纽带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数学老师画出一个三角形△ABC,提出疑问:如果小明家在A点,学校在C點,小明走什么样的路线才可最快到达学校?问题抛出后,让学生通过分析后作答,勇敢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答疑过后,老师展出一根吸管,提出疑问:如果将吸管剪为3段之后,它肯定就会构成一个三角形吗?抛出疑问后,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发一根吸管,让学生动手实践,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性探索,看看是否任何一种剪法都可以组成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合作性探索实践,学生会发现并非任意剪法都可组成三角形的,只有在两边之和比第三边大,以及两边之差比第三边小的情况下,才可组成一个三角形。
三、合作性解答,弥补漏洞,获取真知
其实数学上对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与探索,通通是为解答问题做铺垫的。合作性解答,是防止数学知识出现漏洞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这样的手段集思广益,获取真知。
以人教版六年级“简便运算”的教学为例,如算式25×104,这个算式应当怎样计算?学生很快就会见疑起思。对于部分基础知识强的同学来说,正常运算也是可行的,可是,我们的学习主旨是奔着简便运算去的,假如再改成125×888这样的算式时,再以寻常法计算是不是就太繁琐了呢?有没有更简便的运算办法?紧接着学生们就会纷纷开始探讨解决之道。学习目的为简便算法,那么其中肯定有规律可寻,以此展开分析,25与125是经常性能碰到的特殊性数字,可以试着对尾数实行分解,得出一个与25、125相乘较为容易的数,如4和8。学生间实行合作性解答,通过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不但可以激发大脑思维,还可互补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四、合作总结,拓展思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本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总结探讨,数学也是一样。小学数学是属于基础性阶段的学习,若想基础扎实,通过层层学习之后还需要总结巩固,把已有的知识烙在脑海里,还可便于思维的拓展。
如老师需要对某一章节开展归纳总结教学时,可以以小组形式,组内成员将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以黑板报形式展示出来,实现小组间的合作总结。又或是小组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总结,如计算各种图形面积的方法,加减乘除间的关系等等。在这样的合作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将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与经验介绍予人,同时也吸取别人的,以便思维的拓展运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合作分析、合作探索、合作解答以及合作总结一步步的将数学问题予以解决,将数学知识一个个收入囊中,刻入脑海里,提高学习数学的整体效率,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虎玉莲.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