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2018-12-15李济辉
李济辉
【摘 要】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特别适合学生自学,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自主、综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数学素养
一、微课“微”在兴趣性和灵活性
小学生的学习从兴趣开始,因为他们活泼、好动,热衷色彩鲜明的图片或动画,喜爱悦耳动听的声音。冗长的课堂实录以及题海战术让学生不再向前,通过微课,将课本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在美轮美奂的微课视频中仿佛身临其境,在玩中学、乐中学。小学生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有时碰到抽象复杂的题目会有畏难情绪。微课就可以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问题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学生可以通过专门制作的微课动画,对题目进行演示,进行深入地理解。在课堂上应用微课是灵活多变的,教师通过引导,结合微课展示,突破重难点,培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得心应手。微课融入数学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架,达到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为数学课堂增添光彩。但我们不是为了微课而微课,而是让微课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而体现独特的优越性。
二、微课“微”在自主性和选择性
微课是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而精心选材、设计、制作而成,它体现的是精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放到网上、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同学们利用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观看微课视频,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是课堂。这样的流动课堂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同学们在观察、动手、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素质。例如:二年级下册的“平均分”对同学们不是问题,但有一种“和、差”后的平均分,有些同学到了高年级也理解不清。例题“猴哥有10个桃子,猴弟有6个桃子,要使兄弟俩桃子同样多,哥哥要拿几个给弟弟?”很多同学都理解为把哥哥多余的部分“10—6=4(个)”给弟弟就行了,这样导致哥哥少了,弟弟多了,还是不一样多。学生可以在何时何地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动画演示和音频视频轻松的理解“要继续把哥哥多余的4个平均分,即4÷2=2(个)”。
三、微课“微”在巩固性和延伸性
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掌握好新课内容,或者无法突破性的理解重难点,而老师也无法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期末复习,由于时间紧、内容多、知识广等,学生可以在课后找寻相应的微课进行查缺补漏,可扫除了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从而实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要求。其实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可以进行延伸学习,特别是在学习空间图形等抽象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能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应用,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此时微课的优势更能展现出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时,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平移”、“旋转”后,有意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就可以从微课中学到“平移”是方向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一种运动,而“旋转”是方向不同、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且围绕一个点或一条线进行的运动。比如汽车行驶,对于整辆车来说是在平移,而对于车轮来说是在旋转。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牟双. 小学卷 翻转课堂与微课[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 王春堂. 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