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声音的处理技巧

2018-12-15李晓曦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降噪声音纪录片

摘 要:声音作为修饰精神世界﹑传递内在情绪的直接元素之一,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纪录片中的声音属性里有三个重要元素,即人声、音乐、音响,这三个元素在纪录片作品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本文将从这三个元素的角度浅谈在纪录片实际创作过程中对声音处理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降噪

作者简介:李晓曦(1990-),女,山东济南人,艺术硕士,任职于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纪录片的声音由人声、音响、音乐三种要素构成,三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纪录片的实际创作中,各种声音要素在采编时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多次实践经历,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声音的处理技巧做了如下总结:

一、人声

人声分为对白、同期声和解说词,对白是电视剧中声音的主要成分,它的作用主要是推动戏剧的发展,而纪录片中出现的人声主要是同期声和解说词。同期声的使用是纪录片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同期声的处理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话筒选择的技巧

采访同期声普遍使用的是外接有线枪式话筒,它的优点是录制的声音有空间感、立体感,不会出现无线话筒“声音太实”的现象。但是如果拍摄的环境太过嘈杂,使用这种话筒就避免不了噪音的干扰,因此在室内或是被摄者活动范围不大时,可以采用外接枪式话筒,而在嘈杂环境中或是被摄者活动范围比较大时则使用无线强指向性话筒,因为无线话筒最靠近声源,可以有效减轻环境声的干扰。但在拍摄运动镜头中使用无线话筒时,一定要把无线话筒牢牢地固定住,避免因为衣服的摩擦而产生噪音。

(二)减少噪声的技巧

第一,将话筒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一般来讲,话筒不能和声源离得太远,话筒与声源的距离近,可以减少环境噪声,突出录音对象;而如果话筒太近,讲话人的气流声又会使话筒产生另外一种噪音,以至于使语言不清晰;拾音的位置上,我们常用把话筒置于声源的下方,而这样很容易使话筒入画影响画面的构图。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拍摄时我们通常采用话筒杆从摄像机的上方斜45度角对准被摄主体来拾取声音。而当拍摄活动范围大的情况或是需要长焦拍摄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采用无线话筒来拾音。无线话筒的摆放位置最好放在胸口中心偏上的位置,还要提醒被摄者不要做强烈的运动,避免产生噪音。

第二,可以通過与被摄场地人员的沟通解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录制时可以用便携式吸音材料对现场进行一下布置,也能有效减缓噪音强度。再比如遇到大风天气时,收录的采访声音会有风的噪声,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防风罩,没有防风罩的可以用伞在旁边撑一下,把必须录制的镜头录完。

第三,在室外有环境音的场景下录制采访,后期对声音剪辑后,同期声会出现底噪声不一致的问题,因为环境音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流大的时候就会嘈杂,人少的时候就会相对安静,但是对采访声音的剪辑不是连续的,这样就会造成背景音有跳跃的现象。处理这一问题的技巧是,一定要在现场录一段此场景的连续背景音作为衬底声,剪辑时把这条音频放在单独一条音轨上,音量调低,搭配上该场景中每一段的环境声实现平缓过渡,避免出现特别明显的跳跃声音。当然,如果拍摄中实在避免不了的噪音,后期剪辑时可以用au音频编辑软件来对声音源进行降噪处理。

二、音响

纪录片中的音响不仅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产生使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建议拍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对需要的环境音单独录制三分钟以上的时长,为后期剪辑提供便利,就像出现低噪音跳跃的情况,我们可以顺利解决。

在音响剪辑的处理上也有一些小技巧。当音响量差别比较大的两个场景转换时,不一定必须让音响保持着相同的音量完全与画面同步切换,例如,在纪录片《品味济南》中,前一个场景是室内人物的采访,后一个场景是在曲水亭街上嘈杂的空镜,两个场景之间音响音量差别很大,编辑时如果以原有音量伴随画面同时切换,会使然在听觉上感到很突然,这时,一种方法是可以对后一个场景的声音进行由弱到强的处理,使两个场景之间的音响音量自然过渡,避免了听觉上突兀的感觉。另一种方法是,在前一个场景结束的前1~2秒插入后一个场景由弱到强的声音,通过环境的嘈杂声由弱到强,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场景。

三、音乐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音乐的处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音乐的插入也是需要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对于音乐这一方面,它主要是与画面发生关系,音乐是画面情绪、气氛的补充和延伸。在音乐的编辑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音乐的选择要与影片主题、风格、节奏相统一,例如反应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应该搭配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快节奏剪辑的影片,不能搭配缓慢的音乐;第二点,在音乐音量的控制上,凡是有解说词和同期声采访的段落,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在保证人声音量较大前提下,适当选配小音量的衬托性音乐,千万不要使音乐在音量上喧宾夺主;最后,在后期编辑音频时,尽量用扬声器进行监听,耳机会与实际的播放声音有误差。

结语:

纪录片和其他的影视类型一样, 是视觉和听觉交融的产物。有了声音的介入和带动,不仅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而且为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因此要加强对纪录片声音采编技术和技巧的研究,为纪录片的魅力展现提供更佳的艺术表现手段。

猜你喜欢

降噪声音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语音信号的降噪研究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声音在动态图形中的应用
空调噪音的来源、诊断和降噪研究
水下结构覆盖粘弹性材料的降噪复矢径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