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岁的“三剑客”
2018-12-15江镕
江镕
在通常的观念里,已至古稀之年、耄耋之岁,应该做些什么?修养身心、休闲出游?还是含饴弄孙、侍弄花草?也许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心之所向,但却不是叶达森、袁兴穗和黄耀生这三位老人的优先选择。
如果不是详细了解,让人很难相信他们三人分别出生于1936年、1939年和1949年,今年年龄加起来正好230岁。因为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出龙钟的老态、暮气的神情,相反充满的是昂扬的斗志、忧民的情怀。
他们心系国家,悲悯农民,退休多年,仍无怨付出,致力于为改善农业状况、促进食品安全而贡献力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这三位老人鲜明的写照。
著书立说,转化成果,用知识为贫困地区创造价值
1957年,叶达森从华南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科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边上的昆明水泥厂工作,在此1年多之后,他又被调回到广州。当时叶达森所在的广东省建筑工程局正在筹备建立广东省建筑工程学院,年仅23岁的叶达森便被委以重任,牵头成立材料科学系,主攻硅酸盐方向。年轻的叶达森还真是不负众望,很快就将筹建工作完成,招收到60名高中应届毕业生,圆满完成了任务。
但只可惜好景不长,3年以后,国家明令禁止由厅局兴办各类学校,学院只培养了一届毕业生就停办了。
1966年,“文革”开始,叶达森以干部身份被下放到广东省安装公司下属的英德水泥厂,进行劳动改造,他先是做钳工,后来又转为电工。因为表现良好,3年后,叶达森作为第一批抽调回原单位的人员,返回省建筑工程局,担任工程师。
经过近十年的踏实工作和潜心思考,叶达森既具备了相当的理论高度,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可渭“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当一个可以让研究成果留存于世的机会来临时,叶达森在第一时间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
“那段时期全国大建水泥厂,水泥生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行业,为了提高水泥的产量和质量,国家工程部下属的建筑工程出版社就策划出版一套系列丛书,对全国的水泥行业进行规范和指导。这套书一共有6册,广东承担了其中2册的编写,领导认为我正合适,所以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那段时间里,叶达森不断钻研、思考,根据自己多年所学,将这两本书定为一本专讲水泥的生产设备,一本专讲粉碎与制成。特别是第二本,完全是叶达森依照自己的经验再结合相关理论而专设题目,填补了业界的空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982年,这套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发行,之后又不断再版两次,获得了热烈的反响。采访时叶老对我说:“现在我也还在想,如果有余力,我希望能再把这本书修订一下,再版一次。”这真是清晰诠释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一位老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而就在当年编写丛书的那段时间里,叶达森还自我加码,撰写了16篇相关领域的专业论文,翻译了3篇国外文献,并且申请了24项国家专利,留下了宝贵的科研成果。
而且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方面,叶达森也是成绩显赫。当时水泥行业蓬勃发展,云浮市的一位市领导也发现了一项商机——云浮盛产白色石灰石,这种石材含铁量很低,很适合用来制造白水泥。于是市长指派专人筹建了云浮白水泥厂,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大家对此却都是一头雾水。
幸运的是,这家厂的厂长曾在水泥行业的培训班上聽过叶达森授课,知道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便专门找到叶老寻求帮助。
叶达森很快应承下来,在设计、策划、投产、运营等各方面都承担了主要工作,还将自己的6项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倾囊而出,免费提供给工厂使用。
“首先在搅拌生料方面,我应用了空气喷射的方法进行搅拌;然后还原气体进行漂白。我也将节能环保的思路运用到生产里,把水泥窑的余热加以利用,回收以后用来烘干黏土,还有通过旁路风道把热量引出来用于发电。”
这些举措在当时都属于十分先进超前,所以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投产之后,云浮白水泥厂从第一个月开始,纯利润就达到了3500万元,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完全收回建设成本。
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云浮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每个月3000多万元的利润,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仅靠这一家工厂就帮助云浮市解决了相当大的财政难题。所以当时包括广东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事件,很多人都认为贡献首屈一指的叶达森一定会得到可观的收益,但叶达森最后却是分文未取。
看到云浮实实在在的变化,叶达森由衷地说:“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而从此之后,以科技手段帮助贫苦地区脱贫致富的思想,也在叶达森心里牢牢扎下了根。
建厂兴业,另辟蹊径,凭智慧为贫困地区寻找出路
在三人之中,与共和国同龄的袁兴穗算是“年轻人”了。他是叶达森的同门师弟,两人相识了40多年,理念上是始终如一的同志,事业上是相互促进的伙伴,生活上是私交甚笃的老友。
袁兴穗的求学轨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1968年,刚刚升入高一的袁兴穗因为“文革”而停课,无法继续求学,只能谋求生路,来到广州市槎头水泥厂成为一名工人。一线的工作虽然艰苦,但使袁兴穗对水泥行业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此后开创事业打下了专业基础。
1977年,“老三届”学生袁兴穗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顺利考取了“华工”,主攻无机化学工业中的硅酸盐材料。
1981年,袁兴穗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建材研究所,从事材料研究和水泥厂的设计工作。
“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后不久,全国都处于大发展的节奏中,水泥厂的建设也是遍地开花,所以在当时我们这个专业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经过文革、求学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历练,袁兴穗很快成为了一位实干型的科技工作者,2000年,袁兴穗调任到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科技园建材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主持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研究发工作。
也是在这一年,肇庆市政府招商引进项目,广州科技园建材公司在德庆悦城水泥厂投资建设了特种水泥项目(德庆建材有限公司),由袁兴穗出任总经理。他亲自携带团队、资金和器材进驻,修复破败两年多的厂内水电设施和旧生产线,一年后在复产普通水泥的同时开始建设特种水泥生产线,而在此期间,团队也开始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当时广州市正开始兴建生活污水处理厂,首家运行的广州开发区污水厂排放的污泥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所以区里的领导就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解决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我就和‘华工的李国基教授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悦城厂水泥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水泥协同处理污泥》项目的中间试验——将污泥水解成蛋白肽和氨基酸。蛋白肽可以作为培养基繁育原生态微生物菌群,制成农用微生物菌剂;氨基酸则能够制成氨基酸促生营养素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这几种资源化产品都是生态农产品的必需肥料,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使用富硒叶面肥之后,硒就可以富集在农产品的果实中,成为富硒农产品。”
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菌种,袁兴穗还带领团队还不远千里地将生长于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的菌群专门移植过来,并利用技术让这些长期生活在低温地带的菌种适应温暖潮湿的环境,最终制成适宜的农用微生物菌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好地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袁兴穗还专门在厂区内开辟了试验田,对产品进行实效测定,并编制了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和产品应用方法等技术文件。2005年该项成果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原本是与建材打交道,主攻水泥生产,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微生物处理后,这个竟逐渐成为了袁兴穗的主业。当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后,袁兴穗在这条道路上奋力探索、不断深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成为他与叶达森继续壮心不已的强大动力。
携手并肩,组建团队,以行动为贫困地区谋求发展
1997年,在广东省建筑实业集团公司担任总工程师13年之后,叶达森光荣退休,之后他返聘到广州科技园建材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专家。而2008年,由于环境突变,悦城水泥厂项目全军覆没,即将退休的袁兴穗也调任广东省建材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帮助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并寻找污泥资源化项目重生机会。
对于两位老专家来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后,利用科技力量助力扶贫攻坚,成为两人的一个强烈心愿。于是,2015年在两人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民间科技成果扶贫团队组建完成。团队与佛山市热火建材厂合作,重建污泥处置项目;又得到广州致美斋食品公司支持,获得了项目所需的污泥,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同年资源化产品便成功问世。
2016年,民间科技成果扶贫团队正式加入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智库,在广州市从化区乐明村和惠州市龙门县王宾村开展科技活动,向农户赠送项目试用产品,传授微生物肥料应用技术和生态种养技术。
叶达森说:“在王宾村,之前土地污染严重,种出的大米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我们就用糖厂污泥糖钙粉渗水调到适量稠度撒到田里,让它和重金属形成胶体沉下地,给表层留出空间,同时完全停止使用化肥,而是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富硒叶面肥。这样不但解决了重金属污染问题,而且产出的稻米都成为高价值的富硒米。经过检测,这些富硒米的硒含量达到每公斤222微克。乐明村那边的富硒米硒含量则更高,能够达到每公斤228微克。”
2017年,民间科技成果扶贫团队又与中山市扶贫办合作,在省精准扶贫点肇庆市德庆县文定村推广应用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实现了无臭无污染养猪;又采取“稻鸭共作”方式,在当地建设了80亩生态试验田。
所谓“稻鸭共作”就是指在同一片水田中,既种植富硒水稻又养殖鸭子。一方面稻田可以为鸭子提供水、食物和栖息场所;另一方面鸭子具有集群性和杂食性,可以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活动中还可以起到增氧效果,促进养分循环,增强植株抗性。两者可以相互促进,让农民获得双重收益。
2017年,这个老当益壮的团队还迎来一件喜事,他们又收获一员大将——黄耀生。
说起来黄耀生也是“苦孩子”出身,他小学5年级便辍学,跟随父亲搞副业以维持家庭生计。
成年之后黄耀生也是经历颇多,起初一直从事农业生产,1966年进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建筑工程队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
1978年黄耀生转到大队医疗站当赤脚医生,后来又被保送到广州市黄埔区的专业培训班学习了三年医疗知识。
1984年,黄耀生彻底转行,他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做水泥销售和配送运输生意,后来自己开办起混凝土搅拌厂、预拌砂浆厂和水泥粉磨厂,一直到70岁才交班退休。
在经营水泥生意时,黄耀生结识了业界专家袁兴穗,他的公司也成为广东省建材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发起和理事单位,两人在很多理念上都是不谋而合。
所以当他得知叶达森和袁兴穗在努力通过产业扶贫去改善农民境况时,马上也加入了民间科技成果扶贫团队,实地走访了不少农户,深感农民的劳作之难、农产品销售之苦,也产生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迫切心愿。
于是,在2018年,三位老人联合成立了广州耀信生态农业公司,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打通生态农产品销售障碍和帮助社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袁兴穗告诉我说:“耀信公司推广的农业富硒产业链技术主要有五大方向,一是用污泥制造农业微生物菌剂和富硒叶面肥;二是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三是进行富硒作物种植;四是制造硒芽米;最后是制造富硒畜禽饲料。”
针对硒芽米,他又向我介绍说,比起精米,糙米更富有营养价值,硒含量更高,但是因为质地较硬,往往口感不好。所以他们就将产出的富硒稻谷经过选种、脱壳、灭菌、发芽、烘干、包装等工序,制成既好吃又营养的硒芽米。
黄耀生说:“原来大米经常收购价很低,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收入微薄,现在我们就是构建城乡互联消费渠道,一方面要扩大这些富硒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老人、儿童、亚健康人群和普通人受益;另一方面也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三位老人还带我现场参观了一套加工设备,总体占地不大,就放在公司的里间。
老专家们说,很多有兴趣的农民和大学生都来公司直接咨询,他们就现场提供指导,而且不仅是广东的稻米,四川省甘孜州的青稞经过这项技术的改良,也成为了硒芽米。现在他们也延伸产业链,研发出富硒红曲酒醪、低温保质烹饪技术和建造家庭菜园方法,希望让每个家庭都能吃上更加安全、更富营养的食品。
采访结束,虽然他们的故事可能不是最精彩的,经历不是最曲折的,但三位老人的樣貌和话语却镌刻在我心里,难以忘记。
科研的方向有很多种,农业应该就是非常艰苦、清贫,往往费力却不讨好的那一种。
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样,扶贫可能就是十分困难、劳累,经常付出不得回报的那一样。
但在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纪,三位老人却偏偏为了农业发展、农民生计而奔波忙碌殚精竭虑,这种老科学家、老企业家爱国报国,惜民为民的精神,在急功近利、明哲保身的当下,显得格外珍贵,也值得所有后辈深深景仰,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