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三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2-15
(宜昌市夷陵中学 湖北宜昌 430000)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在实施新课标理念和高考的双重背景下,有效提高解题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数学素养是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解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题、善于解题、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学会数学地思维,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高三解题教学包括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前者常出现于一轮、二轮复习的典型例题分析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探中抽知、串知成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解决数学问题;后者常出现于作业题、试卷评讲分析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在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中均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主动、积极、深度的参与解题教学活动。
一、高三解题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章建跃博士认为,概念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才是根本大法,只有围绕数学概念的核心开展教学,在概念的本质和数学思想方法上给予点拨、讲解,让学生在理解概念及其所反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细节问题、变化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这道题得分的情况不甚理想,笔者所带的是年级成绩较好的班级,全班50人,出错27人次。此题当时放在填空题第15题位置,除开极少数学生对此位置填空题的恐惧、不自信因素,更多是对数列的概念本质理解不够透彻。
从后来的总结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题意,对任意的两个正整数m,n(m≠n)都有(m-n)(am-an)>0转化为数列{an}在n∈N*上单调递增。学生中有如下思路与结果:
思路一:y=(3-a)x-3在(-∞,7]上单调递增,有3-a>0,且y=ax-6在(7,+∞)上单调递增,有a>1,故1<a<3;
思路二:除了a<3,还要注意端点处,即(3-a)7-3 ≤a,解得
正解:由题知1<a<3,由数列{an}在n∈N*上单调递增有解得
思考:部分学生未理清题意,误认为是分段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多数同学没有弄清函数单调递增与数列单调递增的差异,以为数列单调递增,其对应的函数也单调递增,其转化是不等价的。追根溯源,实则为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没有理清。数列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我们可以用研究函数的方法来研究数列,回到数列的概念: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通项公式为an=f(n),定义域为N*或其子集,图像是一系列孤立的散点。散点的变化规律与连续变化的曲线的变化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例思考的节点在于n=7和n=8时,数列{an}图像中两个点的比较。
思路一:
思路二:
思路三:
不妨设x1>x2>0,则等价于f(x1)-2x1>f(x2)-2x2,令g(x)=f(x)-2x,有g(x1)>g(x2)在(0,+∞ ) 上 恒成 立,即g(x)=f(x)-2x在(0,+∞)上单调递增,则在(0,+∞)上恒成立,有a≥ 2x-x2在(0 ,+∞ )上恒成立,解得a≥1。(教师点拨,与学生共同完成)
点评:思路一近乎解答题的做法比较庞杂,不符合小题小做、小题巧做的规律,学生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思维的节点未合理突破;思路二的问题在于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其转化是不等价的,且属于高等数学范畴,不是通性通法;思路三立足高考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利用单调性定义将问题转化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减)的问题,由导数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恒成立问题。
二、高三解题教学中可以适时采用变式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认知结构建构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脚手架搭起者。解题教学也不例外,在解题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组有中心、有联系、有层次、环环相扣的变式问题,给学生搭起辅助支架,以变式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这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完成学生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有益的。
思考: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通过创设民主课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习潜能,锻炼了学生“如何数学地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主动性得以加强,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的“无为”造就了学生的“有为”。
但在设计题目的活动中,对学生天马行空的设计教师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在肯定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设计的问题进行适当点评与修改。
笔者随后补充了如下题目:
1.已知直线过点P(2,1),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方程;
2.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8,求直线方程;
3.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思考△AOB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值,并研究当面积取得最值时直线的方程。
并与学生共同探究第3题,学生给出了这样的思路与解法:
生8:△AOB的面积不可能有最大值,但有最小值。考虑到△AOB为直角三角形,可以考虑设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依题有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到ab≥8,当且仅当a=4 ,b=2 时有面积的最小值4,此时直线方程为x+2y-4=0;
教师:哪位同学能点评一下这两种方法么?
生10:法一用两个变量a,b很简洁地表示了面积,法二只用了一个变量k来表示面积,两种方法均用到了基本不等式;
教师:点评得很好。方法二将面积S表示成了关于k的一个……?
学生:函数;
教师:方法一能否利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
教师:我们还能选择其他的变量来表示面积么?
生12:可设 ∠PAO=α,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刻画面积S,当且仅当时,有Smin=4,此时对应直线的斜率为方程为x+2y-4= 0 ;
生13:他的方法很不错,中间我们还可以使用柯西不等式来求最值,即当且仅当时,有Smin=4笔者随后给出了如下变式题:
变式一、设直线l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直线l与单位圆相切于点P,求△AOB的面积S的最小值。
学生思考片刻后,笔者鼓励完成解题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与大家共同分享,结果先后共有13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最后笔者与学生共同梳理、比较、提炼,摘录如下:
法一:设直线Ax+By+C=0,
变式二、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的最值。(或变为求PA·PB的最值)
变式三、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OA+OB的最小值。
变式四、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OA2+OB2的最小值。
变式五、已知直线过点P(2,1),且与x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OB的周长的最小值。
思考: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的最近思维发展区内设计问题,可尝试对来源于课本的习题进行改编,设计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析和探索,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寻求各种解题途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也很好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注意解后对多种解法进行反思、评价、提炼,深入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思维层次。
三、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解后反思的好习惯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把解题过程概括为四个环节:审题——探究——表达——反思。但在很多师生的眼里,认为解题就是前面的三个环节:认真审题读懂题意,在大脑中检索、联想并设计解题思路,严谨规范地写出解答过程。尤其是学生,他们解题的兴奋点大多在结果上,一旦解出正确结果,喜上眉梢,如释重负,却忽视了解后的反思。
案例三、已知函数f(x)= s in3x+ 2 015x, 对任意的m∈[- 2 ,2],都有不等式f(mx- 2 )+f(x)< 0 恒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反思知识点:单调性、奇偶性、导数、“一次”不等式恒成立;
反思易错点:关于m的“一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反思解题的实质:想办法“脱去”对应法则f这件“外衣”;反思用同样的方法做过的题目(学生举例说明)
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2,若对任意的x∈[t,t+2 ],不等式f(x+t) ≥ 2f(x)恒成立,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笔者随后给出如下习题,让学生思考与原题的区别:
实质:本题是“穿上”对应法则f这件“外衣”。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进行突破?还有其他的解法吗?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这种思路为什么行不通?本题能否进行变式、推广和延伸?
问题是数学的起点,解是问题的终点,数学思维活动是连接问题和解题的纽带和桥梁。在解题教学中,在注重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倡导理性思维、强化探究变式与拓展,变教师的主讲为主导、变教师的精辟分析为学生的思索感悟,要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冲突中层层深入,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