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矿山崛起祖国南疆
——贵州盘江股份公司火铺矿机械化智能化建设纪实

2018-12-15袁朝张道林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子系统矿井机械化

文/袁朝 张道林

新一轮科技大潮涌动的当下,传统煤炭产业的出路何在?贵州盘江集团以脱胎换骨的勇气推动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属下的盘江股份公司火铺矿按照贵州省政府和集团的统筹部署,奋力开拓机械化、智能化科学发展新路子,一座智能化矿山在祖国南疆巍然崛起,彰显出勃勃生机。

新时代的探路者

机械化、智能化一直是盘江人追求的梦想。可要实现这个梦想谈何容易!

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火铺矿是一座开采近50年的老矿井,为国家能源工业作出重要贡献。

几年前,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的落幕,全国煤炭市场“寒冬”肆虐,煤炭价格“跌跌不休”,持续波动的煤炭市场给盘江人带来严峻考验,职工收入大幅下降,井下从业人员辞职及离岗的较多,企业招工越来越难,井下劳动力严重不足。彼时的火铺矿由于资金不足,机电设备投入减少,机电设备逐渐老化,维运成本高、故障频率高、可靠性降低,加之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延伸,生产辅助战线不断拉长,生产岗位仍然要使用大量的人员,安全压力增大,人力成本增高,煤炭生产经营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

新时代,煤炭企业出路在何方,盘江人在努力探索突破方向。

2017年5月23日,贵州煤炭工业转型升级会议在贵阳召开。正是这次会议,将火铺矿与一省、一行业的前途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会议印发了后来被业界简称为“九号文件”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及其三个附件。“九号文件”描绘了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蓝图,并明确了实现这个蓝图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意见》规划的七大重点任务中,有一项就是在2017年的“试点阶段”,明确“选择盘江股份火铺矿等矿井开展智能工作面机械化采煤试验,积累应用参数和智能化设备使用经验,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智能机械化采煤工艺,总结形成经验逐步推广。”

在新一轮贵州煤炭工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在没有参照模板的情况下,火铺矿成为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探路者。

火铺矿被赋予探路重任并非偶然。

“眼光决定未来,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在煤炭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盘江资本总工程师黄寿卿由衷感叹。在黄寿卿看来,火铺矿及其所属盘江大家庭,能够被贵州省选中作为探路者,其实更应该称之为“有准备者”。黄寿卿认为,盘江集团一路走来,正是在历史所给予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作出了正确的抉择,才会从第一步的领先开始,走到步步领先的今天。

以火铺矿为例,1970年12月接产后,1972年便在其平二采区使用MLQ-80型采煤机组,火铺矿首次成为盘江第一,也是当时的贵州省第一;1984年,火铺矿和月亮田矿先后引进使用DY-150型机组,标志着当时的盘江矿务局进入了高档普采阶段;1987年,火铺矿在其北三12121采面装备综合采煤机组,开启整个盘江矿务局的综采机械化进程,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公司于2007年6月告别了使用了40多年的炮采,进入了全部使用机采的崭新阶段。

众志成城,志在领航

在黄寿卿提供的一份于2017年11月7日召开的 《关于煤矿智能机械化盘江服务基地建设促进会的备忘录》里显示,为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贵州省能源局先后在贵州盘江采矿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建立了煤矿智能机械化技术服务基地、在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建立了煤矿智能机械化装备技术服务基地、在中煤盘江重工有限公司建立了煤矿智能机械化装备制造服务基地。

据了解,这次促进会对“促进什么”“靠什么促进”、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协同会议和专题会议机制等等,均作了科学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其实更像一个向智能机械化迈进的总动员。而其中,这些煤机生产服务商的“盘江血统”清晰可辨。

“领航煤矿智能机械化,盘江准备好了!”黄寿卿说。

盘江集团和盘江股份公司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贵州省能源局的组织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煤矿智能机械化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

按照“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基本思路,盘江集团和盘江股份公司组织火铺矿精心研究确定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项目改造方案。2015年8月,火烧铺矿正式启动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设计工作。2016年9月,完成项目系统设计及技术规范书的编制工作。项目建设十一个子系统,分别为:千兆工业以太环网,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平台,矿井动态水文监测系统,地面工业机房远程监控系统,地面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井下主运输胶带运输机集中控制系统,井下水泵房远程监控系统,矿井安全云建设示范项目(局部通风机远程监控系统),采面下运及石门普通胶带输送机远程监控系统,掘进工作面普通胶带输送机远程监控系统。投资2600余万元。采取公司指导、煤矿实施、边生产边改造的方式进行建设。

盘江股份公司高度重视火铺矿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工作,人财物给予充分保证,并专门委派副总工程师桂峻浩全程跟踪督导项目建设。火铺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抽调20名工程技术人员及机电技术骨干成立项目组,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攻坚克难,梦想成真

在机械化、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火铺矿干部员工发扬攻坚克难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圆梦成功。

针对“边生产、边改造”这个难题,火铺矿攻坚小组商定,统一利用生产检修的空隙时间抓紧实施项目改造。只要一到检修的时段,总会出现一大帮项目改造人员盯着同一台电脑忙着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场景。

由于设备老化,保护功能达不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的要求,火铺矿组织全部攻坚人员下井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试验,历经上百次改造,并更换部分材料零件,终于解决了设备老化问题,最终达到了综合自动化对设备的要求。

综合自动化网络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不可靠因素,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网络大风暴。针对这一问题,攻坚小组确定把所有外网接入工业控制环网全部撤出,保证综合自动化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所有攻坚小组成员的记忆里,一次处理故障的经历印象深刻。一天深夜,综合自动化网络系统全部瘫痪,远程操作不了设备,严重影响了矿中心生产任务。如果不立马找到风暴造成事故点,后果不堪设想。副总工程师黄国焱见此情况,即刻带领所有攻坚人员带上网络检修设备,紧急前往事故点进行检修。五个工业环网等于五个点,一个点一个交换机上就有10多条线,黄国焱带领攻坚人员从广场3万5变电所开始查,逐点断开检查每一条线,两天一夜没合眼,经过仔细排查修复,终于使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恢复正常。

在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发现各子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原有设备技术改造、维运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他们不等不靠,及时同相关厂家咨询研究解决各子系统设备可靠性问题办法,并请来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破解难题。

为建设一支高技能技术人才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以满足矿井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和使用的需要,火铺矿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常常在夜里,培训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参培人员如饥似渴学习自动化知识。火铺矿还派专业攻坚小组成员外出学习编程,弥补缺少编程人员的“短板”,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经过刻苦攻关,火铺矿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项目从2017年4月开工至10月初步完成,2018年1月17日至18日,贵州省能源局组织专家对火铺矿申请验收的煤矿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通风子系统、压风子系统、排水子系统、运输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等七个项目,进行地面和井下现场测试检查。这一天,贵州省第一家智能化机械化示范矿井通过验收,盘江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

转型升级再出发

火铺矿的信息化改造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实施从采煤到洗选整个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各类安全生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大幅度减少了从业人员,改造后促进了设备操作从“一人一机”的“有人值守、无人巡视”到“一人多机”的“无人值守、有人巡视”的转变,促进了从“一人一岗”到“一人多岗”的转变,火铺矿运输系统原来4个采面至井口300多人,减少了120多人,辅助岗位同比减少值守人员89人,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井下一线,解决了招工难、井下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难题,每年人工成本一项便可节约500多万元;生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改造后,13174采煤工作面月均出煤62688吨,同比增长21%,割煤机每割一刀煤的时间,由平均210分钟缩减为185分钟,缩短“无效等待”时间25分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实现自动化后,整个项目与过去相比,每年将节省电费100多万元,大幅减少能耗;实现分选过程中的分类管理,实现精煤、混煤、矸石分类处理,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实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祖国南疆挺立起一座智能化机械化矿井,走出一条领航贵州煤矿智能机械化、智能化新路,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六实现、六提升、两促进、两解决”的作用和效果,在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改造方面的示范意义不可小觑。

盘江集团尝到了机械化智能化建设的甜头,属下的盘江股份其他矿井借鉴火铺矿模式,积极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建设。目前,金佳矿、土城矿的“单轨吊”、火铺矿“长钻孔精准消突”等综合自动化项目已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另两个项目也在推进中。

新时代征程不停步,转型升级再出发。在未来的征程中,盘江股份公司火铺矿将进一步瞄准“采掘生产机械化、安全监测数字化、安全管理信息化、机电集控化、运输智能化”的目标,通过自主创造、关键性引进和管理创新,全力打造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矿山,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矿井。

猜你喜欢

子系统矿井机械化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机车6A视频子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