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2018年中关村创业家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侧记

2018-12-15蓝天阳北京

中关村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彩云自动人工智能

文 蓝天阳(北京)

“因为有了持久热爱,可以聚沙成塔,希望能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做出更好的东西。”

中关村被誉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创新要素聚集,创业氛围浓厚,已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集聚地。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放

自2010年开始,中关村杂志社联合海淀区文明办等共同组织“中关村企业家进校园”、“中关村名家校园行”等60余场宣讲活动,邀请纪世瀛、李开复、俞敏洪、夏颖奇、梅萌等社会责任感的各界知名人士以“三成三创”为指导理念,带着自己“成长、成才、成功,创业、创新、创造”的故事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畅谈创新经历和创业感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规划未来职业。此活动已成为海淀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宣传中关村创新精神及文化的一个品牌活动。

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此,2018年,中关村杂志社联合海淀区精神文明办等开展以青年创业家为主体的“中关村创业家进校园”活动,主要将创业者的崇尚创新、敢为人先、奋斗不息的创新文化基因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形成新时代的中关村精神,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动力。2018创业家进校园活动以人工智能企业为主。

2018年11月12日和27日,分别邀请了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放和彩云科技CEO袁行远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进行分享,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对话智行者 与未来SayHAI

11月12日晚,中关村创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放和同学们分享人工智能中无人驾驶产业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并用详实的数据和情景案例演示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种种场景应用。

张放,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士、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相关领域发表论文十余篇,专利20余项,曾工作于日本日产先进技术研究所,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逐渐成熟

张放的分享从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开始。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汽车未来发展的速度也将加快。自动驾驶在解放人类时间的同时还提高了人类驾驶安全性,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每人可以拥有一个基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智慧生活圈。国家智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将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提到非常高的高度,这也将是国家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有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是2020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十年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也相当于相当于国家在这方面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20年时间节点会在细分垂直领域和固定的实施领域实现自动驾驶量产。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在2025年左右,自动驾驶技术将大范围进行拓展和场景更新。

现在,我国自动驾驶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自动驾驶产业已经成为了全国一流企业必争之地。众多汽车厂商、互联网巨头企业也开始入局,在自动驾驶参与的企业当中,有整车厂,比如长安和北汽,国外包括福特、通用等均已参与到自动驾驶行业中。互联网巨头企业中百度算是自动驾驶领头羊。2017年11月份,百度CEO李彦宏就乘坐百度的无人驾驶实验车行驶在北京五环路上。Google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已落地中国。国内科技企业像BAT巨头都拥有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相继取得了无人汽车路测牌照。IT企业或者说共享出行的企业或者是芯片制造商进入这个行业,说明这个行业虽然对制造车辆来说利润率不是很高,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不断深化中,其对于背后所代表的未来方向来说,它是非常有潜力的行业。

当下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万物互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互方式。未来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未来影响城市的形态,包括改变出行的形态和交通的形态。各大企业设有专业战略部门对未来技术进行分析探索,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非常值得大家投入的方向。当然,现在自动驾驶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人类驾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自动驾驶和人类开车类似,人类通过眼睛识别周围的障碍物、行人和车辆,通过脚踩刹车、制动,大脑判断弯道和超车。自动驾驶汽车则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系统识别周围的障碍物,由自动刹车、自动油门、自动换档等执行机构。中央处理系统就相当于大脑,它来决策交互行为,这是自动驾驶的根本。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给自动驾驶所做的分级,从0级完全的人工驾驶到5级完全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定义,如目前比较火的自动泊车机器人在停车场代客泊车,主人下车离开后,由车辆自动进入停车场,预设到空闲的车位,这就是第4级的自动驾驶。第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全部时间、全部路况和环境中完成动态驾驶任务的全自动化。

自动驾驶技术是一项长链条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也不可能做所有的工作,做所有的技术和垂直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各取所长,你擅长做感知,我擅长做控制,他擅长做网络安全,大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蜗必达和蜗小白年底将实现量产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也是国内第一家自动驾驶的初创公司。“我们成立的时候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大家认为,自动驾驶不是近期能够落地和出现的一个产品。可以说,我们是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初创公司的先驱,顶着这个光环,大家压力非常大,因为先驱有可能变成先烈的。”张放的自嘲式介绍引来大家的一片笑声。

有着一支清华背景专业的核心研发团队,智行者在业界很快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份额。2016年公司与长安和北汽合作,为长安提供自动驾驶服务,提供了从重庆到北京两千到三千公里全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行者在无人驾驶方面的行业嗅觉和先天产业优势,也引来了资本的青睐。企业在2016年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17年获得京东和顺为资本的A轮融资,2018年年初,又获得百度领头B1和B2轮融资。2017年公司推出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物流车——蜗必达。在清华、人大校园内能看到行走自如,躲避障碍物自如的蜗必达。在雄安新区,无人清扫车——蜗小白已经开始了清洁卫生的使命。无人驾驶汽车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社会和生活。

张放解释,自动驾驶的产品的量产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从量产的三个定义看,目前国内还没有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量产首先要有量,至少要到大几百台的量才能叫量产;其次是技术和标准;第三是价格。”综合考评后,严格来讲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公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量产。

2018年是自动驾驶关键词就是落地,每家公司都在强调落地。公司的蜗必达和蜗小白两款产品2018年底也实现量产。

智行者公司现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示范课题承担单位之一,是承担单位中唯一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承担2022年冬奥会对外展示的项目,对公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虽然无人驾驶有着法律与技术层面的问题,还会遭遇一些社会难题,只要有梦想,有追求,终究会成功。

彩云科技CEO袁行远

不想当同传的天气预报员,不是好的 AI 工程师——彩云的创业故事

11月27日晚,彩云科技CEO袁行远来到北京科技大学,给学生们带来一场有关人工智能的精彩分享会。主题是《不想当同传的天气预报员,不是好的 AI 工程师——彩云的创业故事》。

袁行远,彩云科技CEO,集智俱乐部核心成员,曾任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主席。2009年7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数学系。曾就职于阿里巴巴。2014年4月至今带领公司开发出“彩云天气”和“彩云小译”两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品惠及上亿人。

彩云科技的“彩云天气”开启了亚太地区分钟级高精度预报的新时代,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从事互联网商业气象服务的创业公司。时至今日,彩云科技已成为唯一同时支持中美欧日主要发达地区高精度天气预报服务提供商,分钟级高精度天气预报的覆盖面积为全球第一名。彩云天气APP拥有超过一千万的用户,每天为公众和开发者提供超过3亿次高精准天气预报服务,间接这服务人数是5亿次,人均服务人数全球第一。

袁远行给同学们分享了大学期间做的几件事情,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同以后的创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久热爱 聚沙成塔”成为分享会的热点词。

谈及大学生活,袁远行非常兴奋。大学期间的生活,可以用天马行空,才华横溢来形容。那个时候精力特别旺盛。对于突发的想法总是第一时间去实践。整个大学期间,进行了十几个项目。比如说在火车上看着三体的小说,就想着用刚学的微积分方程去解它。然后早八晚十,有时拿块面包当午饭,泡在自习室里,整整一周时间。

趣事一:科技展览间歇写成的3D游戏

大学期间,他把高中时做三角函数的实现3D的应用原理,利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转换,做成了可以旋转的3D产品:两个人可以打仗的3D坦克。袁行远举例说,在笔记本电脑里面有两个镜子,通过左边的镜子看这个图像和右边的镜子看图像,它就能够实现裸眼3D的效果。这可以说是虚拟现实的雏形。

大家现在看到虚拟现实眼镜是cardboard,你可以通过放大镜,在这个地方把手机放进去,左眼看到一个屏幕,右眼看到一个屏幕,就可以看到虚拟现实的效果。当时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大概是2005年、2006年,iPhone还没有发布。智能手机远远没有普及,在电脑上,实现这样的效果,“这是当时我在大学时候做得我认为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他兴奋的告诉大家。

cardboard让他对3D非常有感觉,形成了热潮即虚拟现实。在2014年9月份公司拿到了cardboard原形,在2014年12月,公司做了基于cardboard的虚拟现实聊天室,在一个宇宙空间当中可以飞行,两个人可以在这里面聊天。

学习过程当中,他学会处理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看懂天气预报的图包括雷达图,雷达的图是三维截面的扫描。现在通过彩云天气APP上面的图像,从中可以看到全国的图像。

趣事二:在大学校园对着笔记本电脑边唱边走

故事起源于大一一次和同学的聊天。当时的搜索引擎都是按照关键字搜索,不会按照内容进行搜索,譬如想搜索音乐旋律的内容时,因没有文字内容,就不容易实现了。他突发奇想,尝试做“旋律识别”软件。

识别的过程就是搜索的过程也是数据处理的过程。但怎样能够让计算机把它听懂呢?数据结构应该怎样设计?这些问题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一绕竟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活。

他走在校园路上,听MP3时都在想这些问题。期初,用流行C++,硬编程,写规则,试过好多的方法都不行。直到2007年,终于能够识别一首歌,并有了五成的准确度,但后续仍找不到问题在哪里,怎么样升级。当时恰巧看了一本书叫《人工智能未来》,上面描绘注意力层级结构,给了一些灵感,尝试利用数字识别,貌似还比较成功,但是也不是非常完美。

至到2008年快要毕业的时候,旋律识别没有做得很成功,内心很苦闷,仍没有放弃。有一天在校园晃荡时,突然突发其想,莫非是旋律有可能是时长不定,如果计算所有可能的时长,并且把它所有的概率求出来,而不是尝试抛弃某一种,而是能够涵盖各种不同的情况!茅塞顿开,为了找准旋律,他在大学校园对着笔记本电脑边唱边走,竟成为校园一景。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旋律识别终于成功了。今天各种小程序能够快捷方便准确的识别音律,但对于10年前的当时,还没有神经网络,也没有那么多网络可以给你玩的,你就得自己手写,通过坚持不懈地思考去想。

后来,通过旋律识别软件,通过了淘宝网副总裁的面试,拿到淘宝北京的工作。再后来用计算机学习做了商品的排序,在北京加入了一个组织叫集智俱乐部,大家聚一起讨论人工智能爱好的内容等等。

趣事三:科幻大会与偶像对话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里有阿波罗13号的登月舱和航天飞机等各种各样的展品,进门第一个展品是进取号的模型,是科幻的电影里面的东西,正是50、60年代的科幻激励着美国航天事业,不停向前发展,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正是这些科幻小说当中的人工智能不停激励着我们前进,把这件事情真正实现。

袁行远是一个科幻迷,在读书的时候几乎只读科幻小说。寒暑假的时候把老家当地的新华书店的一个书架科幻小说全部读一遍,也借读完大学图书馆的科幻小说。也读完了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英国的阿瑟·克拉克世界科幻“三巨头”作品。

2007年,袁行远不远千里到成都参加世界科幻大会,彩云科技就是从这次大会上找到的灵感。作为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粉丝,有幸和刘慈欣进行了交流。“三体是外星世界,这个世界里面的星球不断被摧毁。为什么被摧毁呢?因为星球有的时候离太阳太近太热,有的时候离太阳太远太冷,没有办法预知什么时候离太阳太近什么时候离太阳太远,核心的问题如何绘制出一份精确的万年历。”刘慈欣的话在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看来,这就是一个算数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做出来呢?做一个数字预报系统的想法由此诞生。

通过三体,后来研究了天气图。发现重要的并不是把天气的数据展示出来,而是能够对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情况做分析。云层是暂停还是继续?云雨往哪个方面飘?云是生长还是消散的?对未来的预测,后来他运用深度神经网络研究它,但是最开始在大学里所做的东西有着很大的贡献。

彩云天气通过对深度神经网络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可以按分钟预报天气,还可以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测。袁行远介绍,数值预报体系可以通过统计的模式和常微分方程做一个智能数据预报的产品,实现未来360小时精准预测,比日本气象厅和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数据更加准确,0—6个小时之内准确率世界第一,目前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分钟级预测。

趣事四:OOPS字幕听打计划

谈到“彩云小译”,袁远行非常自豪。在2016年,偶然一次,他发现Smarhome运行得非常好,甚至可以做出远超过人类翻译的水平,“彩云小译”软件就此诞生。这款软件上市三个月之内获得一百万的下载,给公司带来600万美元A轮融资。其中不乏袁远行对语音技术方面的敏感,更是他在语音识别方面知识积累的水到渠成。这也是缘于在大学期间参加的“OOPS字幕听打计划”。

朱学恒,著名的台湾地区奇幻文学教主,《魔戒》中文译者。他发起开放式课程计划(OOPS),要将M.I.T.(麻省理工学院)的1800门开放式课程全部翻译成中文,这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庞大的民间翻译计划。袁远行被他的热情感染,也参与了这个公益项目,进行数学课程的翻译,最后跳入了字幕组的行列。OOPS字幕听打计划,他受益良多。海量的外文影片的字幕积累,使他带着他的彩云小译遨游在中英文的“语料库”中自由切换。

袁行远现场展示了网页翻译的功能:“我们可以把它拖拽到书签栏,再打开一个英文的网页,点击书签栏,网页就会被变成中英对照的样子,对大家来说看新闻和消息是非常方便的,关键是我们的翻译可以进行局部修改的。”彩云小译可以对PDF文档进行翻译,查阅外文资料等,方便快捷,目前每天有一亿字的翻译量,形成巨大有社会影响力的东西。

袁远行最后深情的说,当下所做的事业都源于大学期间不经意的几件事情,看起来不是很有关联的事情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有了持久热爱,可以聚沙成塔,希望能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做出更好的东西。”袁行远最后向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做出了邀请,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猜你喜欢

彩云自动人工智能
一路彩云奔小康
自动捕盗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彩云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STM32的自动喂养机控制系统
Stefan Greiner:我们为什么需要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