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的底层假设和价值逻辑
2018-12-15
柳进军
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执行院长
自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现代科学发展已有300余年历史。这漫长的科学研究史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历史。回顾各学科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假设基石→定理体系→现象世界”是人类通用的思维结构之一,而假设是认知和思维活动的起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一度被认为完整地描述了宇宙一切运动现象,其中第二、第三定律阐述基本运动规律,而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则是一条无法被纯理论或者纯实验证明的假设。
假设既然是起点,那么它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特质才能成为一套理论体系的基石。首先,假设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公认性。例如“经济人”假设就在古典管理学派得到一致认可。第二,在假设推演出来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不会找出反例。整个牛顿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定理或推论与第一定律相悖。第三,假设公认程度影响整套理论体系及其应用范围。例如,欧几里得公理公认程度较高,在人类理性范围内几乎不证自明,这使得欧几里得几何学应用最广,影响最深。而“经济人”假设公认程度相对较低,以至于古典管理理论应用仅20年后,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当代管理理论迅速崛起。
至于股权投资,实际上是通过当下的资本投入分享未来的增值空间,即所投企业在T1时刻的价值是a,无论是处于上升或下降通道,在T2时刻它的价值增长至a+b, T1时刻投资的目标是为了分享一定比例的价值b。如此看来,股权投资实际上也是认识和判断一类事物(企业增值空间)的活动。因此,笔者尝试采用上述思维结构构建股权投资的理论体系。那么什么是股权投资的假设基石和定理体系?首先是未来观,即未来虽未到来,但假定未来的基因(可能性)已经存在,这一形态决定了当下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也是判断一个产业或一项技术价值大小的标准。二是变化观,即假设市场由变化构成,a时点的市场经历无数变化成为b时点的市场。那么一旦我们认识了变化就能认识市场,而认识了变化的动力、趋势和状态就可认识变化。如易经就是中国古人发明且常用的认识变化的方法体系,《易经》认为事物内部的阴阳是变化的动力,阴阳的强弱决定变化趋势,对抗的结果决定事物状态。三是维度观,即假设高维空间存在,表现在物理上,就像是在三维空间中增加时间维度成为四维时空,表现在市场上,就像是大数据的出现增加了新的生产要素,具体的说,以前服装企业会关注服装的颜色、版型、风格,大数据的出现使其能够且必须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喜好。
那么到现象层面,应当如何认识和判断?笔者谨以以下案例来说明未来观和变化观的应用:未来观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判断“赛道”是否正确。比如随着物质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会更加关注使用物品获得的快乐感、幸福感,对占有物品的需求逐步淡化,不占有却享有的共享经济就会是未来的可能性之一,那么秉持共享理念、关注使用体验的产业就会具备更大价值空间。
变化观更重要的则是掌握识别动力、趋势和状态的工具,形成对价值空间更深入的认识:一是通过机探究价值变化的动力和状态。就像耕种时间影响农作物收成,大数据积累量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二是通过频率找寻价值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科学家发现,弦是宇宙,也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那么变化的根源也是弦,变化的规律就藏在振动的频率中。这就像心电图反映健康变化,K线图反映股市变化;三是通过结构看到价值变化的趋势和状态。这就像从化学结构看到物理性质(金刚石和石墨),从年龄结构看到社会形态,从产业结构看到国家经济状态。
从提出假设到构建定理体系再到解释现象是长久以来人类智慧积淀形成的思维方式,笔者依照这一逻辑提出了股权投资的假设和定理体系,投资者可据此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价值的变化,判别价值空间的大小,做好产业和企业选择,最大限度发挥资本的价值和效益,实现资本有效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