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菂:创业服务路上的逐梦人

2018-12-15习牧歌北京

中关村 2018年12期
关键词:车库公寓创业者

文 习牧歌(北京)

如果说苏菂创办车库咖啡给创业者提供了办公和交流空间,那么YOU+创业公寓是让创业者住在一起,让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孤单,而创业博物馆,则让创业者有了一个追求精神极致的地方。

车库咖啡是中关村第一家创业咖啡馆。苏菂,则是车库咖啡的创始人,但他服务创业者的梦想和激情并未止步于此。当前一个梦想基本实现后,他的后一个梦想就会闪现,而他,往往按捺不住天性中求新求变精神,投入到下一次逐梦之旅中。

如果说车库咖啡给创业者提供了办公和交流空间,那么YOU+创业公寓是让创业者住在一起,让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孤单,而创业博物馆,则让创业者有了一个追求精神极致的地方。

喜欢有趣、有意义、有变化的生活,让他特别关注创业和创业者,因为创业和创业者能够提供最多的创新,并给社会提供价值。在这种关注中,苏菂也成了创业服务领域的连续创业者。

“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热乎的感觉”

2012年的一天,下午4点,车库咖啡馆正是人头涌涌的时候。

来到这里,找个宽敞的地盘都有点难度。你不可能一个人再单独拥有一张桌子,只能和别人拼桌。然后,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们,可能随时攀谈起来,交流关于创业的一切。

这是车库咖啡里常见的一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人在这里相互碰撞,寻求合作。

创新、创业是中关村的“主旋律”。中关村西区,更是一块风水宝地,新浪、微软、创新工场等等科技创新型公司集聚于此。它和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也就是半小时的路程。所以,当“车库咖啡”出现在中关村海淀图书城附近的一个隐蔽的所在的时候,不见得奇怪。

车库咖啡一景

创办车库咖啡之前,苏菂在别的公司干了5年,最后的职位是战略投资部总监,这个工作让他体会到投资人寻找项目的艰辛,尤其是在路途上浪费了太多时间。辞职后,他就想,将创业者和投资方聚在一起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

作为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馆,最初的时候它占地800平方米,能容纳150人左右。创业者只需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因为自由放松的氛围在,来这里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可以说,车库咖啡不仅是创业者的低成本办公场所,也是投资人的项目库。

车库咖啡越来越受到欢迎。 “对于创业者来说,资金、资源、社交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开放办公环境,不仅降低了办公成本,还降低了社交成本。车库咖啡经常举办创业投资和技术交流活动,团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伯乐’随时会出现在门口。”苏菂说。

车库咖啡创办只有7个月的时候,就已有13家曾在这里办公的创业团队找到了资金,成立了公司。

为了让咖啡馆更聚焦于创业者,苏菂还为车库咖啡制定了一些原则。比如,车库咖啡晚7时之前不接待任何活动,白天要保证纯粹的办公环境,拒绝所有商业活动,拒绝任何企业的包场需求。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伤害我整个商业模式”。对于经济上的营收,苏菂至少是不急切的。“我没有太多利益追求,如果某一天我去追求这些东西,可能心态就会变了。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特别热乎的感觉,今天到这儿来的所有团队,都一视同仁。”

与时代相关,创新创业的热潮渐起,苏菂开始见识数不胜数的各路人马了,政府官员、资本大鳄、天使基金人、创业先锋、知名企业家等等纷纷来访。大家为创业者和琳琅满目的科技创新项目而兴奋。

但成立基金、创办投资公司、与政府合作,这些都不是苏菂最先考虑的,他想的是如何帮助创业者创业。“我认为,让我这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就是,5年之后,有几家非常好的公司曾经在我这儿奋斗过。”

车库咖啡并不仅仅是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搭桥,也在为创业者和创业者搭桥。

在车库咖啡进门的两侧,“招聘墙”上是一张张需求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帖子。帖子用钉子钉在一起,有厚厚的一沓,而且每天都有新帖。很多IT高手或者其他领域的创业者都在这里呼朋引类,寻找同伴。

当然,最后形成项目组或团队,有的会走向成功,有的也会因为失败而解散,但车库咖啡依然是他们的家。

由于人气聚拢,生意趋于火爆,“车库”的营收逐渐好转,开业才一年,就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虽然鱼龙混杂,车库还是涌现了不少成功的创业团队,例如风靡海内外的"魔漫相机"、一度备受瞩目的垂直类招聘网站“周伯通”、领军无人机领域的“极飞科技”、做颠覆性动画制作工具的"皮影客”、圆普通人影视梦的“微星辰”、拍三分钟创业视频的“一见”……。此外,这里还是无人机送快递、比特币的开矿机、快递智能寄存柜等这些创意项目的策源地。

苏菂自己估算了一下,每年来到车库的创业者至少5万人、创者团队1000多个。车库咖啡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孵化出的创业团队里已经有4个年收入过亿元人民币,有110多个创业团队在车库获得投资、70多个团队在车库完成团队组建,还有很多个被并购案例。

“这次,我们要让创业者住在一起!”

大约现在2014年的时候,车库咖啡实现了苏菂初设的目标。在苏菂的建议和推动下,车库咖啡所在的整条街变成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满街飘着咖啡香。

但当大街开始人头涌涌起来的时候,苏菂倒有点茫然了。原来的目标已经达成,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他还不知道。直到他遇到了广州做YOU+青年公寓的刘洋兄弟。

现在,他带着新的梦想而来。“我们要打造一个乌托邦乐园”。他说。他将和刘洋合作,让“创业”和青年公寓结合,产生化学反应。

“这次,我们要让创业者住在一起!”他说。

这段时间,苏菂三天两头要出差。他和创业伙伴刘洋、刘昕等,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到处搜寻3000-10000平米的独栋楼,“长期租用,多多益善...”。

北京YOU+创业公寓有两栋正在动工,一座在苏州桥,一座在上地。在苏州桥的面积有12000平方米,将作为YOU+创业公寓的总部。而在北京之外,上海和广州的创业公寓项目也在热气腾腾的推进中。苏菂要不断来往于几个城市。除

此之外,作为北京创投圈的一个名人,他也被全国各地的各种创业活动所邀请。

一说起YOU+创业公寓,他就会两眼放光,激动起来。“我们要逆天了。苏州桥的创业公寓有万兆宽带接入,思科网真网络高清会议系统,各种娱乐设备,可以烧烤,还有几万块一台的奥运级跑步机设施......。”甚至,他透露,在苏州桥的公寓,还有篮球场的配套。

而这不是建一两栋楼的问题。苏菂说,YOU+的计划是今年开建10栋公寓,明年后年更多……也许是个逆天的数字!

这个设想甚至让他自己也心惊肉跳。如果说苏菂以前的主要活动范围是800平方米的车库咖啡,那么现在他的活动范围将成千倍上万倍地扩大。有迹象显示,他和YOU+的其他几位创始人将一起打造一个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内部,一切可以互联、共享,并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跨越地域的阻隔。

苏菂和You+董事长刘洋在一起

YOU+公寓其实像一个带有乌托邦形式的社区试验。它塑造了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内部布置很别致。底下有大厅,有花园,楼顶可以烧烤。房间都是LOFT格局,主要用来休息和睡觉。每个房间都可以个性化布置。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比如吃饺子可以在走廊上,大家各自搬出凳子,摆个长桌,就成了宴席。想吃火锅,在群里发一个声音,往往一帮人就可以很快聚拢起来,结束后AA制一算账就可以了。

YOU+实行了对用户本身的筛选和对房客的社交KPI考核,并规定了三不租:45岁以上的不租、带小孩的不租、不爱交朋友的不租;并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住户之间相互交流。它可能是当前中国城市长租公寓里社交化元素最多的公寓。

作为联合创始人,苏菂将负责给原来YOU+公寓带来更多的创业资源和互联网理念,并促成更多的配套支持。比如新布置的思科网真系统,可以让创业者的思想碰撞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以店为核心,可以把思想碰撞搬到网络上来。我们在北京可以‘列席’广州店开的创业交流会。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苏菂说。后来的发展也基本符合他的预期。YOU+创业公寓逐渐成为有一定准入资格的内部开放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情怀、有温暖,不断聚集着一批有创造力和有正能量的人,他们可以互帮互助,相互砥砺,成就每个人的梦想。

“做一个纯粹追求精神极致的地方”

时光又转移到2018年,此时的苏菂,已经从YOU+的日常管理逐步退出。而在过去的两年里,又有一个梦想憋在那里,生根发芽,慢慢破土成长。

3月22日,他第一次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心愿:“我下一步要为社会做一个类似但不完全是记录创业者历史的博物馆的新模式,纯粹追求精神极致的地方。完全ngo化。”

在接下来6个月的时间里,他和身边逐渐组建起来的团队日夜兼程,为这座理想中的博物馆添砖加瓦。

他希望博物馆做三件事,一是做科技的编年史,把过去30年间对科技有过贡献的企业,包括被人遗忘的企业记录下来;二是老物件的收集,让apple2电脑、 286电脑、 5寸软盘、磁带、录像带、打字机、声卡、汉卡等已经消失于历史里的东西在这重聚;三是记录创业人物的精神和趣事,做一个创业精神的博物馆,给到这里的年轻人以激励。

最初,他借用了朋友赵东在立方庭的办公室办公,每天和几十个朋友交流和碰撞思路,每天讲十几遍差不多同样的故事,不断在沟通中丰富这件事的想法和不断开有趣的脑洞。

然后,梦想落地,见风就长。各种资源纷至沓来:各路新老朋友陆续上来数百件曾经的老科技产品。廖天华带来了Windows95中文试用版软盘、键盘哥带来了汉卡、翁晶送来了东方快车翻译软件……

域名投资人戴跃捐赠给了创业博物馆一个域名:chuangye.com.cn。

博客中国的方兴东博士和甜夏、海淀区老书记申建军表示,愿意一起共建博物馆的第一部分历史的内容。

YOU+总设计师齐舒雁和李军、张谢勋等著名设计师愿意来做免费的设计。

年轻艺术家凡仔和画家吴俊自愿承担制作“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创业”雕像。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刘丁,准备用他的几个专利技术协助共建这里的科技部分。

人员方面,6名来自不同领域,各有技能,但不要求薪资的全职同学自愿加入团队,希望为共建这里付出一份力量。

资金肯定是需要的,苏菂发起了初期的捐赠,7天之内即受到了400多万元捐款。

海淀区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纷纷表示大力支持,在场地和政策方面提供便利。

……

9月15日, “创业博物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张。在这里,有联想、金山的“创业之门”,有计算机和IT硬件历史老物件的陈列,有刘关张桃园“创业”的雕塑,有创业者的会议室和“达摩洞”,也有数不胜数的创业故事。

苏菂绕了一圈创业服务之路,又回到了创业大街。这次,他要为创业者提供一个追求精神极致的地方。

“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意思、有意义”

创业是从0到1的努力,创业者是孤独的。从创业咖啡馆到创业公寓,再到创业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苏菂不断地为创业者的社区努力。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服务机构经有很多家了,黑马会、3W咖啡、言几又、Binggo咖啡、京东奶茶馆等纷纷而立,但“社区”基因最强的,可能还是车库。苏菂称:车库咖啡只关注创业者这个群体。“初期我想建立创业和投资之间的扁平化交流,但做着做着,创业者之间的互助和那种精神更加打动了我,甚至远远比创投更重要。”

社区与一般的商业机构相比,目的性应该不是那么强。比如一般的网络论坛有各种专项区域,也有“灌水区”。社区应该是好玩的,需要被体验的,不容易被定性的。

尽管苏菂后来逐渐退出了车库咖啡的管理,车库咖啡本身也不断转型。但车库咖啡作为一种精神多少保留在了大街上、保留在中关村。而YOU+和创业博物馆,则是把车库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和升华,在物理上服务于创业者,在精神上鼓励着创业者。

很难追溯苏菂怎么走上了这样一条路。他最初的职场身份是电脑和IT服务销售,做得相当成功。但可能是天性中对人和生活本身的关注,让他逐渐从纯商业的工作中慢慢脱身而出。

苏菂喜欢玩,他曾带领着车库的人骑车去春游,比如去寺庙学禅,请400个车库的小伙伴一起到中国科技馆的IMAX影院看《变形金刚4》的零点首映。

收养流浪狗并为它建立公众号、为了一碗兰州拉面周末火车专程从北京奔赴兰州,这些事情发生在苏菂身上,都显得不足为奇。

在一次公众号的写作中,他写下了:“今后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做到两点:有意思、有意义。”

大约10年前,苏菂有一个叫虞鑫的朋友在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为了考察全球变暖,虞鑫作为中国绿色和平组织的代表去了北极三个月进行科考,每天写博客传播他在那里看到的事情,其中一组视频和照片打动了苏菂:北极熊不再在冰川上行走,而是需要跳跃——因为全球暖化,它们没有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苏菂问虞鑫:你会一辈子都在绿色和平工作吗?对方的回答是:也许我一辈子不会在绿色和平组织,但我一辈子一定会在社会型企业。这让苏菂印象深刻。

“社会型企业”就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营利事业。“你会发现长存或者伟大的企业其实都是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在支撑。我当时做车库的时候就希望寻找一个模式能够让这存在到老,并且是一直有意义的到老。我发现我能力和时间心态都不足以用商业的方式做到这件事。那只能想办法做一件精神层面的事。”苏菂说。

或许这就是苏菂从初期的车库咖啡,到YOU+,再到创业博物馆,一直追求的东西。某种永恒之光的指引,让他走到现在,而只有这样地走,他才能感觉到自在。

猜你喜欢

车库公寓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妙趣车库门
互联网创业者
从车库中来,到车库中去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