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亘村之战的兵法解读与文化影响
2018-12-15★
★
七亘村,位于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在这里两次伏击日军,使这个晋中东部偏远的小山村,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永远载入了抗日史册。本文试从兵法与文化两个角度对这一经典战例进行剖析。
一、作战经过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第129师第386旅进抵山西平定地区。当时日军正猛攻娘子关,为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七亘村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往东至石门是一条5千米长的峡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险峻。刘伯承经过实地勘察,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第772团在七亘村附近待机。
10月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在200多名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第772团第3营放过敌前卫部队,然后依托有利地形发起突然袭击,经过2个多小时的战斗,除少数日军逃回测鱼镇外,共歼敌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继续向旧关抄袭。他判断七亘村仍然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再从日军目前的作战特点来分析,他们屡胜之后骄横异常,向预定的目标执拗地突进,不理会一些小的损失。况且根据“用兵不复”的原则,他们万万想不到八路军会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于是,断然决定还在七亘村给日军一个突然打击。
28日晨,日军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而来,前后有100多名骑兵、300多名步兵作掩护。
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第772团第3营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组成了严密的火力网。由于负责增援的第2营因天雨路滑,没能按时赶到战场,致使部分敌人乘夜色朦胧逃脱。这次伏击,虽未达到全歼目标,但也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同时也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使困在旧关以南的曾万钟部1000余人,从敌人的包围中被解救出来。
七亘村之战,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抗战初期第129师进入太行山以来取得的又一场胜利,它不仅直接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而且对鼓舞军民士气、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具有积极意义,而此次战斗所体现出的高超战术运用则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兵法解读
七亘村之战,体现了刘伯承既深谙兵法原则,又能在具体指挥作战中灵活运用的高超指挥艺术。
(一)关于知彼知己的问题。情报是作战行动的前提,更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在中国传统兵学中,情报问题是个“全知”问题,不仅要求将帅掌握己方情形、天时地理,而且必须想方设法地侦察获取敌方情报,特别是对后者的掌握程度,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环节。七亘村战斗前,刘伯承通过各方面的情报,对敌情作了深入的了解,并准确地判断出敌人的作战意图,进而定下战斗决心,制定出具体的作战计划。他有一句名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注]杨国宇,陈斐琴编:《刘伯承用兵录》,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112页。。刘伯承所说的五行,是指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和时间这五个要素,基本涵盖了主客观各个因素,从而保证了情报的全面性。传统兵学中,对情报问题认识最全面客观的,非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莫属!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地形篇》,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05页。,孙子将情报问题概括为彼、己、天、地四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宏观全面、系统客观的情报体系。而刘伯承的“五行术”,可以视为对孙子这一“全知料敌”思想在具体战斗中的细化。正是凭借着对敌情我情、天时地利的重视与掌握,刘伯承分析到日军急于打通正太路,且一向骄横等因素,势必会再一次进军七亘村,从而准确地预判了日军下一步作战行动,成功地在七亘村地区两次伏击日军。
(二)对“势险节短”的运用。“势险节短”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势”的发挥问题,是对战争中军事实力发挥的要求,其关键在于迅猛短促、快速突然,是集速度、力量、时机、节奏于一体综合发挥的体现。“势”的发挥是一个综合复杂的事项,其能达到何种效果,取决于指战员对主客观实际的综合统筹,而借助某些特殊的天时地利条件,则更加有利于“势”的发挥,正所谓“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计篇》,第12页。,诚如此言!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势篇》,第83-84页。,“势险节短”对时机、速度、节奏等因素有着特别的要求,是对军事实力综合运用和灵活发挥的体现,其在战争中往往能够达到使敌人毫无招架之力、触之即溃的效果。“势”的发挥有高下好坏之分,实力弱小的一方,如果借助有利形势,巧妙地发挥有限的资源与力量,往往能够以巧克拙、以弱胜强。七亘村之战中,刘伯承凭借有利的战场地形,加上隐蔽设伏产生的突然性效果,果断出击,充分地达到了迅猛短促、快速突然的效果,从而陷敌人于慌乱无措的境地,这是八路军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重要原因。
(三)对虚实理论的绝妙运用。军事领域中,虚实指军事实力的强弱、大小等有余与不足形态的外在表现,其理论内核在于以实击虚、攻虚击弱。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虚实篇》,第112-113页。在孙子看来,虚实是作战理论的核心问题,这一点也得到后世兵家的普遍认可。战国时期的兵学家孙膑在与田忌讨论军事问题时指出,“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注]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7页。。唐太宗李世民则感慨地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注]《李卫公问对》卷中,(清)续古逸丛书景宋刻武经七书本。刘伯承无疑是谙熟虚实之道的高手。敌人兵力相对较弱而无备,又处于运动之中,是谓虚上加虚,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可谓以石击卵,胜券在握。两次伏击做到了“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形篇》,第69页。,刘伯承可以说是真正的善战者。而将敌人的辎重队作为攻击的对象,则是在众虚之中,选择了关键之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在第二次设伏时,刘伯承再次采取了虚虚实实的手法,通过示形的手段,使敌人误以为八路军主力已经撤离,从而又一次达成了攻虚击弱,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四)创造了灵活用兵的典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兵贵在权变、因敌制胜,而墨守成法、拘于常规,不仅有纸上谈兵之危,而且往往自缚手脚,易于陷入被动挨打之境。七亘村之战,在很多人看来,同一地区重复设伏违背了孙子“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虚实篇》,第112页。的兵法原则。实际上,孙子提出了那么多的兵法原则,机械地照搬这些原则是不行的,变通才是用兵的精髓所在。如何变通呢?孙子告诉我们要“因敌而制胜”[注]杨丙安校注:《十一家注孙子·虚实篇》,第112页。。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指挥了著名的井陉之战,列背水阵,出奇兵,击败赵军20万众,一举灭亡赵国。众将不解,说背水列阵是兵法大忌,为什么反而取胜了呢?韩信回答说,兵法上不是还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吗?事实上,以区区数万之众,对阵赵国20万大军,采取一般的战法是根本无法取胜的,是韩信的变通成就了汉军的胜利,也成就了他的英名。七亘村重复设伏与井陉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韩信是形势的需要列背水阵,是变通;刘伯承根据对敌情的准确判断而重复设伏,亦是变通。南宋名将岳飞曾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注]《宋史》卷365,《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376页。七亘村之战,刘伯承的指挥确实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三、文化影响
七亘村之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经典中的经典战例,不仅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且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对于这一战役,不仅各种版本的战史、传记大书特书,而且还成为影视作品津津乐道的话题。新近拍摄完成的《刘伯承元帅》,用了近一整集的篇幅,再现了这一伏击战的指挥和作战过程。在另外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八路军》中,第二次伏击则成为交流游击战经验时,国共两军高级将领共同观摩的样板战例。这当然是艺术的构思,却反映出这一战例受到文学家的青睐和赏识。更有甚者,在电视连续剧《抗日名将左权》中,再现了重复设伏的一幕,只不过指挥员与伏击地点发生了变化而已。七亘村之战作为文学题材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七亘村之战,论规模与影响,仅就抗日战争来说,远不及平型关大捷,更遑论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然而,它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学家和影视家。究其原因,我想是它所显现的精妙指挥艺术和兵学智慧,成就了其经典的独特地位,也因此成为世人永恒的话题。它告诉我们,在兵学王国的殿堂里,唯有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消除思维的盲点,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