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文数据库应用与“一战”史研究*

2018-12-15

军事历史 2018年6期
关键词:战争数据库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结束已有百年,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各有侧重的研究。信息时代、数据平台,为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一战”史提供了良机。文章在概述近二十年来“一战”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介绍几种优秀的外文数据库,并对如何利用机遇、迎接挑战作以总结。

一、近二十年来“一战”史研究概述

“一战”开启了人类战争史的新纪元。百余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并书写这段历史:传统史学关注帝王将相的军事决策和关键性战役;二战后兴起的新军事史关注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21世纪初,环境史学者逐渐关注前线士兵与战争环境的互动——人们书写“一战”史的视野逐渐下移。

近20年来,西方学者的“一战”史研究成果丰硕。既有从传统军事史的角度对“一战”起因的再思考,也有关于“一战”战略战役战术的煌煌巨著;①如Hew Strachan,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The First World W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既有前线官兵的战时经历,也有少数族裔和战俘的历史影响;②如[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1914—1918)》,项颐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Tim Grady, The German-Jewish Soldier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History and Memory,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11;Heather Jones, Violence against Prisoners of War in the First World War: Britain, France and Germany, 1914-19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既有堑壕体系中的人地关系,也有驻军对阿尔卑斯山的遐想。③如Dorothee Brantz, “Environments of Death: Trench Warfare on the Western Front, 1914-1918”, in Charles E. Closmann ed., War and the Environment: Military Destruction in the Modern Age, 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Press, 2009; Tait Keller, “The Mountains Roar: The Alps during the Great War,” Environmental History, vol.14, No. 2, 2009, pp.253-274.

此外,还有统一的学术组织。国际“一战”史研究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irst World War Studies)2001年9月8日成立于法国里昂。研究会旨在开展跨越国家和学科界限的学术讨论,鼓励同资深研究者的对话,促进创新研究,并通过研究加强公众对“一战”的理解。[注]http://www.firstworldwarstudies.org/about.php,访问时间:2018-10-11.会刊《“一战”史研究》17年来共发表“一战”史论文120篇,书评83篇,涉及战争进程、起因影响、前线后方、女性及少数族裔、帝国与殖民地、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近20年来,《世界历史》、《军事历史》和《军事历史研究》共发表国内学者相关论文23篇。《世界历史》共11篇,含5篇国际关系史,2篇政治史,4篇新军事史。《军事历史》共5篇,含2篇传统军事史,3篇新军事史。《军事历史研究》共7篇,含5篇国际关系史,1篇国别史,1篇新军事史。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国内学者对“一战”的关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史等传统领域。

有学者明言:“最有挑战性的并不在于‘一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研究都已很充分……始终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于,几百万人如何以及为何能在这场总体战中坚持四年。”[注]Graham Seal, The Soldiers’ Press: Trench Journal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Preface, p.xi.可见,“一战”史仅有宏大叙事是不够的,尚需微观的个案研究。法国“一战”后已出现的对一线士兵日常生活的审视,就有助于增进对“一战”的认识和理解。但若想开展这样的研究,需要对一手史料的获取和解读。外文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史料难题,中国学者得以与西方学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一战”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各具特点的“一战”外文数据库

目前国内可见的“一战”外文数据库主要来自三个机构:美国信息服务商普若凯斯特(ProQuest)公司、英国亚当·马修学术出版社(Adam Matthew Digital,AMD)和英国在线档案馆(British Online Archives,BOA)。这些机构在建立各自的“一战”数据库时注重专题、避免重复、穷尽信息。因此内容各有侧重,风格各具特点,为“一战”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元和用户友好型的在线电子资源。

普若凯斯特公司与帝国战争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创建了“‘一战’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数据库”(Trench Journals and Unit Magazin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是“一战”西线基层部队自办的出版物,内容、立场和视角与官方出版物多有不同,英、法、美、加、德军都有出版。堑壕期刊由步兵、炮兵、工兵等部队自办;部队杂志则由医院或医疗船、战俘营以及救世军、“士兵妻子与母亲联盟”等民间组织自办。数据库收录战地出版物有英法德三种语言、共1500多种,时间从1914年一直到1919年底。二者主要刊登诗歌、绘画、短篇小说、笑话、戏剧和文章,多数作者使用匿名或者化名,此外还有些商品广告。这些文献直接来自前线官兵并服务于前线官兵,收藏了官方档案忽略的战地生活与战斗信息,为系统研究双方老兵的战时经历与思想状况提供了直接史料。

亚当·马修学术出版社的“一战”专题数据库有四个子库,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经历》(The First World War: Personal Experiences)、《第一次世界大战:宣传与征兵》(The First World War: Propaganda and Recruitment)、《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视化资料与情景纪实》(The First World War: Visual Perspectives and Narratives)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The First World War: A Global Conflict)。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资源与珍贵资料,来自世界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战争纪念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经历》收录了大量日记、信件、明信片、随笔、剪贴簿、个人物品照片和回忆录等珍贵资源。这些资料不同于官方出版物或官方发行的报纸,而是从战争亲历者的视角,通过他们的描述或记录来展现“一战”的方方面面。主要的内容与主题包括:军队及内勤的日常生活与常规事务、堑壕战与战争情景、前线食品供应与后勤补给、战役与冲突、军事训练与军队纪律、作战武器与战斗装备、战友情谊、战争与死亡、健康与医疗、敌军的情报侦察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宣传与征兵》重点收录战争期间政府、舆论和相关机构对战争宣传的各类资料,文献类型包括手稿、宣传海报、明信片、传单、手册、报纸消息摘录和图片等。主要内容与主题有:征兵与训练、前线士气与后方士气、不同宣传形式的影响效果、革命与叛乱的潜在影响、通过审查制度控制群众意见的效果、争端与纠纷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视化资料与情景纪实》收录了大量摄影照片、手稿、画作与海报、个人记述资料、视频剪辑和实物照片等。其中的摄影照片反映了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美国和德国等国军队作战以及战场的场景,如陆海空战、部队行军照片、堑壕战、战争前线志愿者服务、战俘、难民和军事运输等。手稿包括前线战士与亲朋的来往信件、战争志愿者服务记述等。画作与海报收录了400多幅油画和300多幅水彩画、铅笔素描,以及大量宣传海报、战争中描述女性的宣传材料等。个人记述包括大量的战时日记、前线的所见所感等。视频剪辑共45段,展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如军队行军、作战、医疗服务等。3D实物照片共200多张,包含作战武器及装备、交通工具、军队制服和徽章等,其独到之处在于可以用鼠标拖动、旋转、缩放和打印,方便读者从不同视角审视实物的整体与局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大量收录了相关官方文件和民间文件,包括日记、手稿、口述史资料等,有助于从全球的视角审视“一战”,特别是西线之外的、以往被忽视的帝国和殖民军队。主题包括了巴尔干、俄国、非洲和中东远东地区的战事,华工的贡献,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方面的视角,美国的参战,封锁与海战,空袭,爱尔兰的动荡,俄国革命,沦陷区生活,巴黎和会,战后裁军、救济与重建等。数据来自加拿大葛伦堡博物馆、美国胡佛研究所图书馆和档案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和国家档案馆。这一数据库有着不同于前三个数据库的亮点:一是提供了英国政府档案,自上而下地了解当时英国殖民地军队的参战情况,英国参与的海战、空战以及和谈等;二是提供了有关俄国革命的日记、官方报道等;三是收录了大量西方士兵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军人的战时经历;四是收录了英美红十字会以及战争受害者救助委员会的相关记录,有助于开展医疗史、战后救助与重建的研究。

除“一战”专题数据库外,亚当·马修学术出版社还建有“医疗服务与战争:1850—1927”数据库(Medical Services and Warfare: 1850-1927),着重收集了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内战和“一战”期间的医学报告与病例,以及回忆录、日记、照片、明信片和实物等。数据库全面收录了南丁格尔的5000余封书信、笔记和报告,并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可对手写文稿进行全文检索。所录内容为深入研究当时医疗服务与战争之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审视在“一战”这样的总体战中,医疗兵的经历、战地抢救技术与规章、敌我关系与医患关系时,数据库内容弥足珍贵。

英国在线档案馆建有“战争研究专题数据库”,其中与“一战”相关的内容也较为丰富,主要收录在以下四个子库中。

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军官日记,1914—1919”(British officers' diaries from World War I, 1914-1919),大量收录了来自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的“一战”纪实资料,比官方记录更丰富、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官兵的见闻,如何准备战斗,如何在战争中生存,心理状况等。其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分析参战官兵的书信和日记,可以了解不同衔级官兵的战争认知。

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反战运动”(Conscientious Objection during the World War I),收录了英国法庭和民主联盟关于反战运动的全部档案资料,反战者联盟组织的完整报告,以及大量会议纪要和精英人物的言行记述。上述手稿、报告、会议纪要、新闻剪报、笔记和小册子,记述了参加者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一战”期间英国反战运动的整体情况,是研究反战运动的珍贵资料。

三是“英国军事家档案:军事战术与军事史,1881—1935”(Military tactics discussed in letters to and from military leaders, 1881-1935),收录大量来自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National Army Museum)的珍贵手稿。如战术与军事史专家亨利·斯潘塞·威尔金森(Henry Spenser Wilkinson,1853-1937)与伊恩·汉密尔顿(Ian Hamilton)上将、威廉·罗伯逊(William Robertson)元帅等指挥官间的书信,以及“一战”重大战役的战术问题等文章,反映了英军高层对“一战”相关行动的认知与反思。

四是“英国外交官报告: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西班牙内战,1863—1939”(World War I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 as reported by an Ambassador, 1863-1939)。埃斯梅·霍华德(Esme Howard)曾任英国驻西班牙大使(1919-1924)和英国驻美国大使(1924-1930),经历过诸多重要历史事件。数据库收录了霍华德从政期间的各类资料,包括个人手稿、来往公文、政治与外交档案、重大战争与历史事件期间的外交斡旋文献记录等。资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一战”、巴黎和会和西班牙内战等。

三、基于数据库深化“一战”史研究

上述数据库收录的大量一手文献,对中国学者从事原创性的世界史研究助力不少。笔者以“‘一战’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数据库”为例,谈谈数据库为深化“一战”史研究提供了哪些可能。

首先,通过生活史研究,了解“一战”具象。笔者与学生依托“‘一战’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数据库”,探讨了西线堑壕中的人鼠关系,梳理了人鼠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化轨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前线战地环境与官兵经历和战争记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注]详情参阅贾珺、考舸:《“一战”西线堑壕中的人鼠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数据库有关堑壕鼠的信息,有影像史料和文字史料两种。影像史料包括照片和绘画,笔者从所载老鼠的耳廓形状、尾长与身长之比等特征,判断堑壕鼠的种属为褐家鼠,继而结合文字史料判断褐家鼠跟随部队辎重来到野地,杂食性使褐家鼠成功替代了原有的优势种群——田鼠,也给驻军带来了鼠患。从战地刊物上的官兵书信、拟人化小品、捕鼠方法大全、鼠皮收购广告等文字史料,可以梳理出人鼠相遇—鼠骚扰人—人捕灭鼠—人鼠共生的变化轨迹。这一研究看似碎片化,实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停滞的战线对前线官兵的摧残,以及人性在战争中的扭曲与调试。由此,一位法国老兵将自己的回忆录命名为《一只老鼠的回忆》也就不再让人诧异了。

其次,借力数据分析,做些比较研究。数据库的便捷还体现在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的可能性上。众所周知,“一战”期间中国北洋政府以工代战,近二十万劳工前往欧洲战场服务。他们的境遇如何?形象如何?笔者使用“Chinese”、“Chinese + labour”和“Chinaman”进行搜索,命中数分别是3079、302、485。“Chinese”较为宽泛,对劳工的指向性不强;“Chinese + labour”对劳工的指向性强,但命中数最少;“Chinaman”的命中数居中。带有贬义色彩的“中国佬”命中数高于公允的“中国劳工”,足以说明当时中国劳工的境遇。用“Chinaman”指代的中国劳工,通常是怎样的形象呢?笔者在“Chinaman”命中项里找到一篇来自堑壕期刊——《加拿大生活》——的短文,题为《可怜的剃头匠》,[注]“Pity the Barber”, la vie Canadienne, Mar.1, 1917.讲的是有个中国劳工去理发,剃头匠称“1.5法郎全套服务”,但这个“全套”在中国劳工看来是“圈套”——剃头匠理过头发、刮过胡子后就收工了!中国劳工非常气愤,大声说话并比划着要求剪指甲、掏耳朵。剃头匠勉强做了这些,要求涨价到5法郎,围观者纷纷嗤笑,认为中国劳工贪小便宜,掏耳朵的要求尤其过分。这实际上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因为这些服务在中国理发师傅那里确属“全套”,且还应加上修眉和剪鼻毛两项。“全套”还是“圈套”,评价标准都来源于人们自身的生活经验,类似的矛盾或是笑话恐怕还有不少。

第三,整合政府档案与民间资料,共同建构“一战”全景。尽管历史学者运用新军事史和新社会史等理论与方法,改宏大叙事为微观研究,使“小人物”因其在战争中的“个人史”“生活史”为人所知而不再沉默,体现了新史学不同于传统史学的志趣与贡献,但是传统史学的价值同样不应忽视。政府档案的准确性往往要高于个人资料,且较少受个人情绪、知识结构以及眼界的制约,因此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有效整合政府档案与民间资料,共同建构“一战”全景。惟有如此,才能全面和深入地审视“一战”,反思世界和平之不易,批判帝国主义之扩张。

猜你喜欢

战争数据库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风吹“偏”的战争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他们的战争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