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尴尬的『新中产』怎样理财

2018-12-15王莹莹

爱你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门槛收益

◎ 王莹莹

资金量较少、投资经验少是现在“新中产”阶层的普遍状态。他们收入不少,但依然焦虑:不断攀高的房价、教育、医疗、养老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他们有车有房,手里有一部分存款,但无法进入私人银行的门槛;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投资理财却是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刚开始进入有钱一族的“新中产”来说,到底要如何理财?学会买保险是新中产阶层的首要任务。虽然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对保险的认知并不深,甚至很可能被渠道“绑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很难找到一个有专业能力的保险从业人员,以提供合适的保险方案。

那么生老病死到底要先保哪一个?“病”对新中产阶层来说是最大的风险。“病”会产生无止境的开销,而且是紧急开销。你对医生说:“我的钱全都投资了,都在房子里,还有一个年终奖没领……”但很遗憾,病不等人。这时,需要有大笔资金先熬过这一阶段,然后才有机会去变现资产。由此,保险既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也是中产阶级的理财方式。

除了重疾,第二位需要解决的是身故后可能会给家庭带来的负债风险;第三个需要解决的则是长期的财务风险,即20年后,人老了,孩子长大了,依然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老”。很多人本末倒置,先买了养老险,却忽视了疾病带来的最大风险。

解决了风险问题后,如果手中的资金能够进入私人银行的门,可以先配置一点固定收益。这一部分钱其实是保证安全性跟流动性,如果够不到这个门槛,也可以买银行理财产品。

新中产阶层中,很大一部分人喜欢买房。长期来看,目前中国的房产可能还是一个保值、增值、抗风险的资产,但在政府调控的大背景下,想要像过去几年那样有大比例的增幅,创造财富神话并不现实。房产正在回归到抗通胀,甚至是居住型消费品上来,因此人们不能对房产有太高的投资回报预期。再加上房产的流动性相对比较差,没必要囤太多。

保险、固定收益、不动产其实都是保守性投资,如果想要更高的收益要怎么做,自己适不适合炒股?

商凌宇的答案是,能不炒股就别炒。因为股票背后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分析和研究,新中产阶层里的大部分人都很忙,工作、生活、家庭等压力,让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股票。此外,个人炒股有可能短期获利,但长期来看,大部分都成了“韭菜”。股市未來的趋势还是机构化。

总之,在做风险类投资时,你要先作好这部分钱直接损失掉的准备。如果你愿意,能承受得起,那你就可以投,但仍然要注意比例。股权类基金也属于风险类投资,做这类投资时,千万不要随便把大笔资金投到一个单项目股权里。(摘自《看天下》2018年第23期图/刘哲)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门槛收益
石头
踩门槛 为什么不吉利?与风水又有什么关系?
门槛杂说
“被中产”?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
谨防中产阶层由“敏感”转变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