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达成母亲的心愿
2018-12-15濑户内寂听
◎ [日]濑户内寂听
我有个熟人的女儿两次自杀未遂,不久之后便来到我的住处拜访我。我们姑且把她称作愁子吧。
在日本,她家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大公司里能干的候补董事,母亲是音大毕业的才女,也曾梦想着成为一名歌剧女皇,直到和她父亲相恋以后才放弃了自己的歌剧梦想,嫁为人妇并生下三个孩子,立志成为贤妻良母。
考虑到照顾三个孩子并没有花费她太多的精力,母亲便在家里办了个钢琴学习班,还组建了一个合唱俱乐部,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母亲把自己未能完成的音乐梦想寄托在排行老二的愁子身上,希望她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家。
和愁子一般大的孩子都在尽情玩耍时,愁子却得日复一日地上着难熬的钢琴课。不用说,不管是在小学时期还是步入中学之后,愁子的钢琴水平都是学校公认的第一,参加比赛也拿了好多奖回来,母亲为此很欣慰。
但是上了中学以后,愁子对钢琴的厌恶达到了顶点。可即便如此,她还是鼓不起勇气去向母亲摊牌,因为她知道,母亲对自己的期待越来越大。
像往常一样,她依然每天练八九个小时的钢琴,边弹边掉眼泪。愁子与孤独的邂逅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让朋友艳羡的家庭和家族、盛大的钢琴比赛授奖仪式、在朋友中首屈一指的钢琴技能以及由此获得的尊敬及荣誉,愁子身上尽是光环,可她是如此孤独,谁都无法理解她的痛苦,真是令她心烦意乱。
终于,在日积月累的压力下,愁子在上中学二年级的那个春天患上了神经症。
在浴室想要把自己的手指割下来,也是那个时候的事情。庆幸的是,这一幕被偶然去浴室的顺子给撞见了,愁子才没有落下重大伤残。即便如此,想想也是让人后怕。
经历这件事以后,家里人整天提心吊胆的,而愁子的孤独感反而愈发浓重了。
愁子起初只是为了得到优秀的母亲的夸赞,憧憬着有一天能变成像母亲一样出色的人。
然而,人世间是不存在绝对相同的两个人的,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也不尽相同。哪怕是亲兄弟,也是性格各异。如果因为别人不能像自己所想的那样理解自己而动怒的话,便是无理取闹了。
十个人有十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理所当然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见解,妄想让别人产生和自己相同的感受和想法,那是绝不可能的。因为和自己不一样而责怪对方,到头来只会把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苦不堪言。
我是一个活得非常自我的人,很多时候都是风风火火的,自己想到什么便会立即付诸行动。见了那种慢性子的人,自己干着急也没用,这时候我会想:“他怎么能这么慢呢?”然而,在见多了所谓的“慢事”之后,我才渐渐理解,和自己“差不多就行”的心态不同,他们追求的是慢工出细活。
“啊,这正是那个人的优点啊!”我对对方的印象不禁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就这样稍稍改变一下看待事物的角度,大多数的人也就能和谐共处了。有时候缺点也可能是优点。
说起什么最恐怖,再没有比人生价值观的不同更不幸的了。如果双方无法达成理解,那么对彼此都是个悲剧。这个时候,即便作为夫妇共同生活,也会心生嫌隙。正因为是夫妇,所以彼此的孤独更加难熬。
价值观相同的同伴,不管是作为恋人还是夫妇,我想他们都会是最幸福的。父母和子女价值观的不同,大多会加深彼此的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文明病。对于那些感受迟钝、缺乏想象力的人来说,他们大多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
因此可以这么说,能够感受到孤独的人都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