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成立周年纪

2018-12-14通讯员朱玮希李津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湖州浙江文明

通讯员/朱玮希 本刊记者/李津

四季更替,岁月如梭。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一周岁了。

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鲜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两山”理念,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十月,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正式在湖州市委党校挂牌成立。

一年来,学院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在省市委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特色学院、高端智库、开放平台”三大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引育优质师资、打造精品课程、优化教学基地,努力拓展培训渠道、挖掘培训资源、提升培训实效,学院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被中组部列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并授牌,同时被列为G60科创走廊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基地。

立足新起点

5月,国家公务员局举办的浙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对口培训班在学院开班。国家商务部“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发展研修班来学院开展教学。

10月,学院迎来了首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级干部进修班。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来学院开展教学……

作为全国首家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后,学院以研究生态文明理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生态文明经验、指导生态文明实践为主要任务,承担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等职责,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学员。

一年来,学院始终把特色作为立院之本,按照建设全国一流、特色鲜明新型干部学院的目标,大力推进建设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学习践行“两山”理念的主阵地、宣传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主窗口,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教学核心,依托浙江和湖州丰厚的生态文明教学资源,着力构建契合时代要求、彰显生态特色的教学体系,设计开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湖州实践”“习近平‘两山’理念的形成、发展与践行”等60余门精品课程,编撰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汇编》等系列配套教材,培育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经济”“社会治理”等品牌班次,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员需求。

截至目前,学院承接承办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商务部、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等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上海、天津、湖南、四川等27个省区市专题培训班17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达1.3万余人次,并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

安吉余村现场教学。

聚焦高质量

过去的一年,学院始终把质量作为强院之基,把建设发展放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中来定位和思考,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不断拉高标杆、提高站位,着力加强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全面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引进、培育生态文明方面的高层次专家人才,目前学院有专职教师31名,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3人。同时建立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浦院、浙江大学等院校和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良好合作,多渠道柔性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层次师资50余名。学院着力选优配强生态文明教研专业力量,通过跟班学习、导师帮带、集中培训、蹲点调研、外派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针对性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学院教师应邀赴中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安徽行政学院、江南大学等地授课。

深入推进现场教学基地“长廊计划”,突出“生态+”品牌特色,充分整合三所分院资源力量,打磨提升安吉余村、德清莫干山、长兴水口乡等20余个生态文明现场教学“名基地”,形成了覆盖乡村振兴、绿色制造、全域旅游、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教学基地集群,使现场教学成为教育干部的主渠道。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13次来湖州视察指导情况,以“习总书记来湖考察足迹”为主线,设计开发了余村、黄杜村、南太湖等多条精品线路。综合运用体验式、访谈式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打造“现场观摩讲解、学员感悟交流、教师总结提升”的一体式特色化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学院内专门建立了全省首家生态文明展示馆,全面展现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历程,充分展示“两山”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湖州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开馆以来,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领导干部50批次3000余人次。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方面,学院成立重大课题组,围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专题,确定了13个研究课题,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两山重要思想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湖州模式研究》等重大课题。

构建大格局

“学院始终把开放作为办院之要,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价值传播、实践经验走出湖州、走出浙江,走向全国,着力搭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价值传播、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年来,中央和省级媒体先后集中报道学院教学办学经验,新华社《浙江组建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助力“美丽中国”》获省委书记车俊批示。

为加强宏观管理、统筹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学院理事会,市委书记出任理事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常务副理事长,并出台《理事会议事规则》,形成市委牵头抓总、市委组织部统筹协调、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具体负责、理事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学院建设发展。建立与中央党校、浙江省委党校以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知名院校的合作关系,加强人才、项目、学科的互动交流。

为注重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学院加强与省内红船干部学院、四明山干部学院、义乌干部学院等三所干部学院的合作,探索跨区域联合办班,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加强现场教学基地的联动,发挥集群效应,扩大整体影响。开辟学院门户网站、“生态之音”微信公众号、《生态文明》季刊、生态文明专题数据库、专题电视栏目“两山红印”、日报专栏“两山潮”,不断扩大学院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乘风破浪正当时,勇立潮头谱新篇。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最大特色,牢牢把准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这所干部学院,正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猜你喜欢

湖州浙江文明
请文明演绎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文明歌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