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产销一体”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2018-12-14严兴尧

福建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价值链茶叶实训

郑 余,严兴尧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在国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以及高校应用型转型本身需要等推动下,地方院校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几乎每个高校都建了创业园,甚至成立创业学院。在这些创业园中,茶叶因为和地方土特产、地方文化、大宗饮品等紧密相连,成为大学生营销产品的热门选项。更因为互联网+,大学生利用其电子商务的长项,为茶叶这一传统行业的销售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淘宝店”、“家乡特产”、“自产自销”、“有机茶”这些都是大学生电商卖茶的热词。然而与高校可挖掘的高等知识赋值相比,大学生的茶叶创业实践以及从中获得的教育是低端和有限的,大量是同质重复资源。我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茶叶创业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内“产销一体”平台发展新常态的“茶叶经”。

1 校内“产销一体”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

设计一个资源平台,它模拟现实一般生产经营的工作场景,能打通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它所需条件一般院校内部就可解决,还降低资源分裂的损耗,还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主动性。我们用一些理论依据将这个假设进一步具化:

教育即生活。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对于综合型院校而言,学校的专业分类对应就是社会的行业分工。应用型人才重在知识和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生活中的市场运行场景的迁移,学生在其中可“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为涵盖更多专业范畴,我们将平台命名为“产销一体”校内实训平台。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将学生培养成预期的人才。实训平台的运行者定位在学生,平台的构建指向是学生的学以致用,直接面向学生的学习领域。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平台在模仿公司化模式时应用价值链理论。另外,它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载体,在未来从业所需能力到在校应学知识的价值链回溯中,也吸收了价值链分析的思想。

课程的解构和重构。传统本科课程往往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逻辑。但进驻到本平台的课程,将根据真实工作情境下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解构和重构,课程成为学生个体学习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导向是课程重构的逻辑依据。

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利用“互联网+”打造出一个数据化信息平台,各种线下资源(学生可提供的专业产品)和线上资源(各类现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此平台上联接,分散到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可以“热点”的形式实现网络覆盖,打造出“虚拟为主、实体为辅”的平台运行方式。

综上,将学校视为社会、专业视为行业的“社区闭环”,以价值链分析和网络思维,以项目任务为线索把分散各处的专业实践资源作为热点,打造出虚实结合的“产销一体”校内综合实训平台,由学生专业社团按公司化自营,融专业课程、融创业实践,对传统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资源重新组合,努力实现两者的耦合。

2 校内“产销一体”平台的运行图构画

我们构画了校内“产销一体”实训平台运行图,如下:

2.1 平台的结构

平台由“一中心三系统”构成,即决策管理中心和生产、销售、保障三个系统:

管理决策中心——决定让什么产品项目进驻平台,给予多少资金支持,组建什么样的销售团队;成立负责总协调的办公室和完备的保障系统。学校的指导申报科技创新、竞赛项目以及项目实施支持等相关职能部门功能可融于此。

生产系统——学生在教师的相关课程指导下将专业所学知识应用转化为“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通过进驻培养方案中开出的正式实践类课程,使该平台沟通第一、二课堂。

销售系统——学生专业生产的产品通过学生提供的销售活动创造出价值。学生可以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也可以只负责生产将销售业务交由营销类专业学生负责。另外通过网络构筑一个服务外包任务发布和领取的虚拟平台,我们称为校内“猪八戒网”;实体平台为辅助和次要部分,类似是大型商场,我们称为校内“国美”。另外,还设了“营销节”之类的集中时限销售活动。

保障系统——生产、销售之外的所有后勤保障都有专业人士一条龙提供相应服务,包含员工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物流服务、法务服务、咨询和售后服务等。

2.2 平台的主核

2.2.1 跨专业能力的综合创业训练。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各专业学生分工协作,提升创业高度。现一般创业园内,往往只是以某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完成较单一化的创业,忽略了各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协作性。通过本平台的创建,可涵盖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园林、服装等多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围绕某创新创业项目组成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利用资源、分工协作、实现创业。无论是学生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还是专业生产专业销售以及为生产和销售提供专业的保障服务,学生在其中都能体验到传统课堂无法提供的偏向全景的行业价值链的前后端学习经验。生产类专业要了解市场,营销类专业要了解产品、服务类专业要了解客户,在这个平台,了解行业前后延伸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2.2.2 校内专业资源共享。通过行业知识价值链分析,以网络联结的方式,把一般高校都有的实践资源在规划、组合、集聚、管理的行动下构建出常态创业工厂的2.0网络升级版(不需要大面积的实体场所,每个分散在专业的实践资源都是“热点”,价值链可以使热点联接成全网络覆盖)。把学校做成一个全真型的社区,脱离对企业的依赖也能进行实战训练。通过该平台的对外开放机制,可提高原有实训室和设备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作为高校的重要资源,经过长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主要用于实践实训教学工作。但有些专业实训室由于面向的专业学生较少,设备特殊等原因,利用率很低,很多时间属于闲置状态。本平台主要是利用已建实训室,根据产品生产、销售需求对校内各种专业资源的灵活组合利用。突破原有实训基地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管理单位的局限,通过整合、优化、运行管理机制改革,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很好地使用这些设备,从而提高实训室及设备使用率。

3 茶叶“产销一体”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在上文校内“产销一体”平台上,以“茶叶”为主题,设计出专业的综合实训项目。一般地方院校大都是综合学科,文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工科类、理科类、法律类、艺术类等高频专业基本具备。以此为前提,新常态的“茶叶经”如下:

3.1 管理决策中心,全盘战略设计“泛茶叶”风投项目,挖掘每个专业可以为“茶叶”赋值的可能,以生产——销售——售后保障把知识热点进行勾画,并进行子项目招募。

3.2 生产系统,分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对于茶叶,实物产品有茶叶及其深加工,如茶叶制作的饮食产品、生活用品、艺术作品、美容产品等,每一品类的延伸都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服务产品,主要是文学、艺术的赋值,特别是包装设计上。每个生产团队提供相应的劳动成果。

3.3 销售系统,分虚实销售平台,主要交由管理类、营销类的专业学生来完成,他们应用专业运营知识,而非一般经验来组织销售。虚拟平台上主要是网络销售,实体平台主要是校园现场展销。

3.4 保障系统,主要是为生产、销售系统提供一切专业的服务保障。像物流、财会、知识产权、网站维护等都有专业学生来提供。

茶叶“产销一体”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是一个专业人士履职专业岗位的专业公司的“半虚拟”,与一般性的大学生“茶叶”创业项目相比,最突出的就是很浓重的“专业背景”,这也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初心的响应。

猜你喜欢

价值链茶叶实训
《茶叶通讯》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香喷喷的茶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